APP下载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应从师德师风建设抓起

2020-03-0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中心学校李玉让

关键词:道德品质师德师行为习惯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中心学校 李玉让

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而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师德师风。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在实施德育的进程中,必须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中的德育主要包含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时期正是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及正确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从小就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那么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受益终身。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需要父母和教师共同努力,但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因此教师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在学生的心里地位是非常高的。教师如果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人格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将会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学生也会一生受用。反之,则会使学生一生都受到不良影响。

很多时候,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教师职业道德观念不强,缺乏责任心,缺乏爱心,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不加以制止,任其任性妄为;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却漠不关心;有的教师还会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的教师不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经常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等。这种种行为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会对学生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要想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师德师风建设抓起。

一、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一定要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因为热爱,才会付出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否则就会对事业产生得过且过的想法,对工作不能积极对待。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心中如果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这里所说的爱并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爱,而是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行动的爱。教师如果发自内心地关爱、尊重与信任他们,学生对教师也会非常信任和依赖,对教师说过的话和强调过的事都会谨记于心。反之,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处处和教师作对,很容易走入歧途。教师要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生,微笑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让学生从心底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依赖。教师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学生,不要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要时时关注,在遇到问题时,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针对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引导学生养成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的优秀品质,使班级氛围和谐友爱。

二、日常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认真负责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三个方面。首先,要对学生负责。在日常教学中要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的观念,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引导。教书和育人同样重要,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书育人是需要花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表现为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中的知识讲解程度、课后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以及对学生进行家访等工作。对学生负责还表现在与学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上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要对家长负责。家长把学生送进校园,是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高度信任,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教师的培养下变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为了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家长进行交流,对学生在家以及在校的表现进行相互沟通,以此来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最后,要对社会负责。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质量的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危害社会治安,危害他人健康,影响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工作认真负责,确保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学生。

三、注意自身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身上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所以要注意自身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高。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职业使命,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种教育理念贯彻到底,要做到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教师要学会在工作生活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爱戴、家长尊敬的合格教师。日常工作中,教师也要积极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认真反思总结,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借助学校为教师提供的机会和平台,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四、注重为人师表

在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典范和表率,学会以身作则,把为人师表的良好品质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才能才会得到学生的崇拜和仰视,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到为人师表:一方面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教师自己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影响学生,使学生发生改变。大量的数据表明,要求学生做到的事,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去教育感染学生。另外,在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言行举止等方面也要注重言传身教,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更有说服力,更加有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言行举止以及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一定要做学生的好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师德师风起到关键作用。教师要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时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师德师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