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能素质在播音员主持人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03王立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能播音员广播电视

姜 壮,王立元

(乐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乐山614000)

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广播电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媒体、融媒体等传媒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能力素质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有效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保障栏目的质量与收视率,使制作团队的创意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资讯的精神诉求。因此,新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融媒体意识、市场观察能力及相应的人文素养,所以在播音员主持人培养过程中,提升其高能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播音员主持人高能素质的基本内涵

播音员主持人的高能素质是推动主持人职业发展的内在特质,具体包括创造力、责任心、自信心、动力、努力以及专业态度、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协调能力等。高能素质彰显人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有效体现人的内在素质价值,符合新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培养的客观要求,对其岗位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培养目标层面上,播音员主持人需具备多样的职业技能,拥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态度,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革新创新业务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播音员主持人高能素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先决条件,是使其得到更好、更快发展的素质保障。

首先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人才培养层面上,创造力的提升有助于他们对现有学科知识体系及岗位组织机制的理解,引导人才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内化和对新知识范畴进行探索,是落实泛化学习理念最有效的培养方式及方法。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对播音主持机制、内容及形式的创新能力,更要鼓励他们在融合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前提下创新当前的播音主持理念,从而促使传统媒体焕发新动力。

其次是注重文化素养。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及思想理念,能够使人才在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形成切合时代发展特征的职业观,因而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道德修养、思想水平及文化气质得以提升。在行业层面,由于传统媒体的行业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气质及语言表达能力,而高能素质能够帮助人才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形成“个人魅力”,即主持风格。

再次是注重“二心二力”,即责任心、自信心、动力和努力。责任心主要指人才对岗位工作的主观态度,是影响岗位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自信心、努力及动力则是持续推进岗位工作有效发展的内在特质。这种特质的形成及发展具有鲜明的内潜性,必须从人才的思想与价值观层面入手,使其将个体发展目标与组织整体战略相结合,充分融入组织机构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在行业层面,责任心与自信心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必备要素,是影响栏目播出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缺乏责任心,将导致栏目播出效果受影响;如果缺乏自信心,将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和职业发展。

最后是专业态度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态度与责任心具有鲜明的内在联系,是“责任心”的内涵延伸,是影响岗位工作质量的直接因素。专业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会大众对栏目质量的评价,进而影响传统媒体平台的健康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指人才在岗位工作中对专业问题的处理能力,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则具体表现为应变能力,即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问题,确保节目播出的质量与秩序,提升栏目播出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的能力,因此应变能力既是高能素质的核心能力,又是基本素质。

二、提高播音员主持人高能素质的重要性

提高播音员主持人高能素质的重要性主要与其所在岗位的特殊性和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发展紧密相关。

首先是岗位特殊性。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党的喉舌,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因此播音员主持人除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之外,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及深厚的文化素养,唯有如此,才能为大众提供社会咨询,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以此实现对大众的思想教育及行为引导。

其次是社会责任感。新闻报道是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使社会大众充分了解社会实际及生活现状的关键手段,尤其在社会问题发生后,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正向激发大众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态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大众能够通过新闻报道深入了解社会不良现象,进而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将自身的理解及意见传递给相关部门,从而推动社会治理的实现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降低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几率,在这个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与引导作用。

最后是职业发展。播音主持工作是直接将新闻素材呈现给社会大众的终端环节,而文化素养、形象气质、主持质量及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评价,进而决定其职业发展周期。通常来讲,播音主持工作虽无明确年龄限制,拥有高能素质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年限可长达数十年,但“花瓶”主播昙花一现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可见影响播音主持职业寿命的关键因素是播音主持能力及个人影响力,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结合栏目特性,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形象气质及语言风格,使受众在心理层面上提升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认可程度,最终提升广播电视栏目的收视率或收听率。此外,加强播音员主持人的高能素质,还可以有效提升栏目的质量。在新媒体、融媒体及群体传媒平台的快速发展的视阈下,广播电视行业所面临的竞争日渐激烈,如何提升节目的收听收视率及使栏目的社会影响力最大化,进而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取长远的发展,除了客观因素外,播音员主持人对节目质量影响较为明显,如果播音员主持人的外在形象或生活作风欠佳,社会大众将难以对其达成认同感,进而影响栏目内容的呈现及传统媒体的长远发展。以央视主持人董卿为例,综艺节目主持人出身的董卿,在地方台和中央台经过多年的历练后,主持风格愈发从容自如。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董卿优雅的谈吐展现了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快速的即兴表达能力,也体现了董卿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比如,当嘉宾康震笑谈如果有人答不上题目,那就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董卿即兴说:“如果答上了,还得了本期的擂主,那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啊!”董卿提到的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诗的内容既与嘉宾的点评呼应,又与节目的赛制巧妙结合,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同时也使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印在观众心上。

三、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

(一)媒体受众分化严重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广播电视受众群体的分化与分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需要社会大众拥有特定的数据接收设备,如机顶盒、智能电视、收音机等。以传统媒介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人群逐渐步入中年或老年,而青年群体对新兴信息技术拥有较高的关注度,有较大意愿及条件从计算机终端、移动智能设备中获取社会信息,这导致传统广播电视的受众群体出现严重的层次分化。

第二,生活环境影响广播电视收听渠道获取的便利性。如高校缺乏主动在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如寝室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置广播电视设备的意识,学生更容易利用电脑或移动智能设备通过网络获取社会资讯。再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异地就业的青年群体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选择合租的方式居住在城里,因此主动购置相关广播电视设备的可能性较小,等等,加之大多广播电视节目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收听收看,单独购买广播电视设备则成为一种非必要开支,从而间接地导致广播电视受众的分流。

(二)传统媒体弊端突出

传统媒体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能够极大地丰富社会大众的精神娱乐生活,然而在新媒体、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平台的问题日渐突出,难以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首先,传统媒体缺乏互动性。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大众在接收并理解网络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反馈,使信息生产者进一步明确信息的挖掘及生产方向,提升信息的传播质量。然而,由于传播媒介的封闭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呈现单向性的特征,社会大众在被动接收信息的同时,难以将主观感受与主体意识进行及时地表达及呈现,这使传统媒介陷入发展困境。

其次,传统媒体缺乏大众化的话题体系。社会大众在接收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生活需求的话题相对困难。节目话题或内容的确定主要以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引导为主,这种现象在广播节目中尤为突出,部分话题甚至难以激发社会大众感官体验,这直接导致节目的收听收视率下滑。与广播电视相比,互联网媒体平台能够通过评论区机制,有效引导社会大众参与不同形式的话题,进而根据话题的关注度及深化程度,形成全新的内容体系。可以说,在话题导向问题上传统媒体要远远落后于网络媒体。

最后,在数字时代下,广播电视的栏目内容与社会大众的情感体验及生活存在较大距离,在栏目的策划与设计中对普通大众的人文关怀远远不足。普通受众对国外新闻思政、专业领域的关注度不高,而对涉及民生问题信息的需求则持续增长,这与传统媒体的节目设计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虽然部分电视媒体在栏目设计及制作中,形成了关注百姓民生的制作理念,但影响范围有限,大部分广播电视机构依旧以传统的栏目制作体系为主。而在新媒体节目中,草根主播的大量出现,能够有效地满足百姓与受众的心理诉求,丰富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受到节目设计理念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的有效融合难以从根本上实现。

(三)融媒体意识逐渐增强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机构对融媒体的关注度日渐提升,先后构建了融媒体发展中心、新媒体制作部门等平台,通过新老媒体的有效融合,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提升新媒体产业的权威性、专业性,进而为新媒体与自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示范作用。然而融媒体发展不仅要求广播电视媒体构建出体系完善的融媒体机制,在充分探索社会大众信息获取方式、规律及喜好程度的同时,加强相关专业队伍的建设,更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拥有较强的融媒体意识,通过融媒体平台提升栏目制作的质量及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继而使播音员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机构向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媒体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充分利用直播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大众传递新闻资讯,承担起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重任,然而与体系完善的新闻传播平台相比,自媒体及新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限制较少,对他们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存在语言表达、价值观导向及行为规范等问题。这间接地影响到广播电视机构的整体形象,不利于传统媒体的快速发展。但若以广播电视机构的从业标准要求播音主持人的融媒体活动,则不利于加强栏目与社会大众间的情感联系,融媒体发展将失去意义。因此,基于我国广播电视机构的融媒体发展现状,落实播音员主持人高能素质的培养这一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播音员主持人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教学理念制约素质教育的进程。播音主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突出专业的学术性,提升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效率,尤其是在语言能力方面,需要在结合学生特征及课业表现的基础上,融合表演、语言学等学科内容,以此形成独特而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部分专业教师却依旧将传统的教学理念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责任心及专业态度。学生在灌输式、宣讲式的教学环境中,形成定性思维,缺乏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评价以专业考核及学分评定为基础,陷入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互不相关的误区中。虽然播音主持的理论教学是实践应用的先决条件,然而缺乏实践应用过程,将导致理论教学沦为空中楼阁,难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尤其在素质培养层面上,由于素质教育的潜隐性及灵活性,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形成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使素质教育逐渐与人才培养的初衷相违背,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高能素质的形成与提升,严重影响到我国广播电视机构的健康发展及融媒体战略的有效实施。

其次,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当前阶段,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在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譬如因早期专业创设类别上,播音主持专业划归文学大类,大多学校都是从文学专业或新闻传播学专业出发,所开设课程更多涵盖的是新闻传播学、电视传播学、心理学及语言文学等方向。并且在课堂教学方面,普遍停留在理论传递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层面上,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及艺术院校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影响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无法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规律的播音员主持人奠定基础。其中,在教学模式上,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播音主持内容、风格及内涵层面上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然而播音主持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及课程教材却没有得到显著的发展,与社会严重脱节,导致人才培养工作滞后,难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播音员主持人。虽然我国高校及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的构建上,开始逐渐注重对教师的社会经验、专业能力的考察,但即便拥有较多从业经验及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却在传统的师资力量构建体系下,更多高校依然大量存在着“出高校后进高校”“学生毕业变教师”的现象,过分看重学历背景及科研能力,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依旧会出现现有知识体系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对称的问题。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已经与行业一线、大众需求产生脱节,进而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等问题,这不利于高校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发展。

最后,严重忽视人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我国高校及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普遍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自然科学及人文素养的重视,导致人文课程沦为形式,难以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性、思想理念及文化素养。最终使学生的形象气质、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态度的培养工作难以提上日程,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职业成长。播音主持岗位虽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个人形象气质及应变能力具有严格的要求,然而却更加关注播音员主持人的思想性、价值观及情感表达。根据美国传播学学者德·坎培的观点,个人的精神状态,思想理念及处事态度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微表情及语言节奏呈现出来,即使语言内容较为积极,如果语言表达者精神状态及价值体系出现问题,其表达出的语言内容将有明显的消极倾向。

除此之外,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形象气质及主持风格与个体的思维理念、情感状态及价值体系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增强对学生内在特质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培养播音员主持人高能素质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新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新理念

首先,播音主持专业传统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不利于高能素质人才的培育和养成。因此高校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育人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培养目标,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融合发展。乐山师范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有“音乐鉴赏”、“播音与主持实践”等校本课程,融合多种元素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并对照行业先进节目体系,以视听市场需求为参照,建设培养高能素质播音员主持人的教学体系。“音乐鉴赏”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非强行要求学生解读所谓经典,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艺术形式的了解和探讨,培养学生的主观鉴赏能力和发散思维,为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形成奠定基础。“播音与主持实践”课程则跳出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框架,以一线媒体平台主流节目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基本特征,通过综合运用相关技能,最终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整套节目的采编播一体化工作。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应逐渐转变传统理论化教育的模式,将素质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主体内容,提高实践教育的比例,提升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再次,在学生的评价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探析学生的情感特征及思维特点,提升教师对学生思维动态的认识,进而通过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及教学体系,提升教学体系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最后,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人生发展规划和学业发展性评价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探寻出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不足及问题,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对播音主持岗位需求与专业教育目标的完全融合。

(二)构建出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在教师培养层面,高校要强化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就要构建培养教师梯级发展机制,变革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构建教师顶岗挂职机制或教师实践教学体系。应以集中研训和个体研修相结合,组织教师参与到地方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工作中,并通过论文撰写及教师评优机制的应用,充分提升教师参与社会研究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应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共享育人策略,促进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转化。通过制定课题研究任务的方式,使专业教师深入到广播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从广播电视发展的角度,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尤其在融媒体背景下,专业教师应在探析新媒体、自媒体对播音主持工作影响的同时,明确播音员主持人所应具备的内在特质,即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心、专业态度、融媒体意识等,从而将社会发展需求,全面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

最后,在教学层面,应将播音主持的岗位目标与课堂教育目标相融合,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提升课程的实践性,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内层特质,使内在特质成为课程教育的主体内容。以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为例,该校将有声语言传播作为新时代播音主持专业的定位方向,在深化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认为专业的发展方向应是与时俱进的,不仅重视培养学生具备广播电视媒体所需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懂得如何了解信息、运用信息,并善于向外传递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推动社会发展。

(三)将人文教育与高能素质培养相融合

人文教育与高能素质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因此在培养学生高能素质的过程中,高校应提高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挖掘人文教育在高能素养层面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在明确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推动高能素质教育的发展。

首先,在创造力培养阶段,明确创造力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内驱力。高校应在降低理论课“课时比例”的同时,提升人文课程的比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实现一箭双雕、双管齐下的教学目标。例如内江师范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上,通过人文课程“公共关系学”的开设,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进而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其次,在培养高能素质中的责任心与自信心时,专业教师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强调“人”的重要属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前提就是一个能够完成工作职责的人。播音主持工作先天具有的特殊职责使命,使得播音员主持人更需要是一个担得起引导舆论重责之人,既要体现工作责任的重要,更要体现拥有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可以借鉴现代企业文化的组织方式及架构形式,强调学生作为播音员主持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学生逐渐肩负起社会使命及时代发展的重任。而在自信心培养层面,专业教师应适当提升实践教学的比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实践问题,进而在激励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坚信自身拥有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能力及知识。

最后,在动力与努力层面,专业动力与岗位动力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内在需求层面。在人文教育与培养高能素质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构建,一方面让学生找到播音主持工作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学生能深刻了解播音主持工作的社会意义,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荣耀感,以此使学习“动机”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动力”,进而成为为学生形成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的前提。

(四)培养学生融媒体应用能力

根据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及融媒体应用情况,播音主持专业应逐渐将融媒体应用能力融入人才培养机制中。

首先,根据播音员主持人应用融媒体开展信息传播工作的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融媒体发展渠道,从而为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开辟出全新的发展方向。乐山师范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抖音、快手等平台要求内容新奇特,主持短平快的特点,并将其与传统多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风格作对比,找出两者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进而明确融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能力要求及风格特征。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小屏”节目直播与制作的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快速了解新媒体行业的工作状态。随后与高能素质相联系,从文化素养层面培养学生形象气质及人格魅力。乐山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学生内在特质的学习标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高能素质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引导学生注册抖音及其他直播平台的账号,根据教学要求发表新闻解读、美食美景介绍、影视推介等相关节目作品,进而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及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在直播内容层面上,专业教师应作出具体的要求,杜绝学生利用不当方式提高关注度。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加深其对融媒体的应用。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直播情况的调查和发展性评价,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语音表达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在数字时代下,新媒体及自媒体对传统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既影响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更使传统媒体的受众出现严重的分化。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融媒体理念,逐渐成为我国广播电视机构重要的发展动力。然而在全新的发展模态下,融媒体发展趋势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思想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使专业院校更加关注对高能素质的应用与发展,以此从人才培养的层面,培养出大量符合我国广播电视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广播电视行业更加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特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高能播音员广播电视
前方高能!战机怼睑
搞笑秀
《高能少年团》少年 未来可期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