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及发展分析

2020-03-03李冬光粟朝芝王德凤

贵州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猪养殖

杨 洋, 韩 勇*, 李冬光, 粟朝芝, 王德凤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

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产品的产量大幅提升并稳步增长,但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易造成养殖环境的污染,且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对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动物的健康养殖问题已逐渐成为养殖行业关注的焦点。现将生猪健康养殖模式及发展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健康养殖的概念及目标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1]。不同领域对健康养殖的定义有一定的区别,有研究学者对水产健康养殖定义为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生物学特性的不同,为养殖对象提供1个营养充足、水质较好、符合养殖对象生长的环境要求,能够使养殖对象快速生长,且能够在养殖对象的生长期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具备科学的养殖手段,科学的养殖方式方法[2]。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则健康养殖就不能得以实现。同时也有研究学者提出健康养殖的最终结果是实现无公害动物产品的生产,其目的是生产安全、营养的动物产品[3]。健康养殖的动物产品必须对人类的健康没有危害,质量必须安全可靠,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接受程度。健康养殖的动物产品种类多种多样,不只限于简单的1种,因此健康养殖的概念应该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和生态性的内涵。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生猪健康养殖可概括为是1种具有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的养殖模式,在生产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作为目的,利用相关绿色养殖技术集成,最大限度减少疾病发生,提供有利于生猪养殖的条件和环境,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绿色产品。

2 发展健康养殖模式的必要性

2.1 环境及防疫压力肉类产品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猪肉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生猪规模化养殖能够提高养殖效益,但同时规模化养殖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显而易见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其产生污染物的量较大,包括养殖废水、粪便等,如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其次养殖场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对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同时会对生活在养殖场周边的居民造成影响。一些规模化养殖场在养殖技术特别是防疫技术和设备上存在缺陷,或防疫措施不严,导致疫病的大规模流行传播,不仅会对养殖生产企业自身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病的猪肉流入市场将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日益重视,健康养殖模式已成为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4~6]。

2.2 违禁药物添加及滥用抗生素目前仍存在部分养殖业主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养殖饲料中添加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的违禁药物。这些违禁药物残留在肉品中,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中毒。在养殖过程中为了治疗某些疾病,大量使用抗生素,甚至不管什么疾病都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滥用抗生素导致病原产生耐药性,危害巨大,残留在肉品中的抗生素更是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探究健康养殖模式、开发健康养殖技术迫在眉睫,发展健康养殖、减轻环境压力、保证食品安全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7~9]。

3 健康养殖的优势

3.1 保护生态环境在生猪健康养殖中,要对饲料进行合理的控制,选择未受污染的天然农作物,利用非常规饲料技术达到低粮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要求。通过应用健康养殖模式,如在养殖场周围修建沼气池,对养殖粪污进行发酵处理,可利用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生活燃料,沼液、沼渣还可作为肥料使用,不仅解决了养殖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10,11]。

3.2 提高猪肉品质通过健康养殖模式的应用对猪饲料进行改良,使用非常规饲料,根据生猪生长规律进行统一调配,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配制,不仅能在安全性和营养成分方面更具保障,而且可大大提高猪肉品质。

3.3 有利于疫病防控在健康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要求绿色无污染且不含有违禁添加药物,全程实施生物安全控制和科学程序免疫,能够减少养殖过程中疫病的发生,而在养殖过程中增加猪的活动范围和一定的活动量,有利于提高生猪的免疫力。健康养殖模式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可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12]。

3.4 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在生猪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健康养殖模式下,便于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养殖,从而有利于生猪的健康,提高猪肉品质,满足猪肉消费市场的要求。

4 健康养殖模式发展分析

4.1 生态猪散养模式生态猪养殖模式与圈养方式具有较大差异,主要是通过建设混合型高产优质饲料基地,实行放养模式,不仅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且可提高肉品质,其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13]。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如植被易受到破坏等,适用于土地资源较广的地区轮替放养。

4.2 林下养殖模式该模式是将猪舍建设在树林中,在林下进行养猪,将天然林地与猪舍进行结合,缓解土地紧张,有效较低污染。有研究表明,选择在3 km范围内无污染、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养殖林地较好,然后使用栅栏将周围隔离[14]。林下养殖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养殖的生猪长时间与外界接触,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要注重相关疾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及消毒措施。

4.3 发酵床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是利用微生物对养殖中产生的排泄物进行发酵分解,从而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分解为有机肥,实现无污染养殖,具有高度的环保性。通过发酵床将发酵物作为垫料,使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实现有机物的转化,既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也改善了猪舍环境,提高猪的抗病能力。也可将发酵后的粪污作为有机肥还田,使养殖中产生的粪便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发酵床的使用可大大降低冲洗猪圈的用水量,从而减少水体污染。该模式在大中小规模化养殖场均适用,污染小、经济效益较好,可推广使用。

4.4 信息化养殖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生猪养殖数据库,在养殖过程中借助远程程序实现生猪生长情况、生活环境及异常情况的全天候监控。通过生长情况的线上记录,可对养殖生产资料实现快速便捷管理。通过信息化养殖模式,养殖人员可以灵活地对监控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能够对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规避潜在风险,更加有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该模式投入费用较其他模式多,适用于经济实业较强的大规模养殖企业。

4.5 智能化养殖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在荷兰的生猪养殖模式中值得借鉴的Velos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通过该管理系统可对养殖生猪的个体档案信息进行了解,并能够通过识别电子耳标,识别母猪饲喂曲线配置精确的饲料饲喂器,从而避免人工饲喂过程中的饲料浪费、应激反应等问题。通过该系统的发情监测器可对公母猪的交流频次进行监测,并对发情的母猪进行喷墨标注。该系统对母猪的生长状态可进行同时监测,管理人员通过电脑就可进行远程管理[15]。该模式可实现自动供料、自动管理、自动数据传输、自动报警等功能,但投入资金较大,不适宜中小规模养殖。

5 小结

综上所述,生猪健康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更加科学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得到应用,生猪的健康养殖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健康养殖模式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断发展出新的养殖模式。但这一过程也存在诸多困难,需要更多的养殖从业人员更新观念,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养殖技术和模式,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生猪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