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内容、特征与当代价值研究
2020-03-03孟雪静
孟雪静
(青岛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贫困如大山围困,如重石压心。 贫困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贫困人口存量。 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作为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一、扶贫开发的实践创新——“精准扶贫战略”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将扶贫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面对当前的结构性贫困以及局部地区、个别家庭“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现状,习近平指出要想攻克扶贫开发的最后堡垒,必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要做到这一点,扶贫贵在“精准”二字。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考察湖南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到了精准扶贫概念。 扶贫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1]; 2016年1月4日至6日,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找准‘穷根’”[2];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考察扶贫情况时指出,“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3]。 至此,精准扶贫作为一项新的扶贫方针、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被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精准扶贫战略”的内容
精准扶贫说到底是要搞清楚“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的问题。 只有摸清搞准扶贫对象、精确扶贫瞄准机制、完善扶贫监管与考评机制、强化扶贫动力与合作机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方,也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1.确定扶贫对象,实施精准扶贫
“扶持谁”的问题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 缺乏针对性的大范围区域性扶贫,容易造成扶贫瞄准对象偏离,可能会导致最应该接受帮扶的贫困户没有得到救助,而相对不那么急需帮助的家庭,甚至是精英群体“俘获”了帮扶的机会与资源。 因此,扶贫“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4]。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到资金使用精准,变“大水漫灌式扶贫”为“小水滴灌式扶贫”,避免扶贫资金浪费,实现扶贫成效最大化。
“如何扶”的问题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操作过程。 它关系到“精准扶贫”能否落到实处。 由于致贫原因的复杂性、扶贫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政府在设计和分配各类扶贫开发项目的时候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这就必须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谁来扶”的问题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 只有保障向贫困地区派遣有能力的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才能确保脱贫工作有效付诸实施,脱贫成效也才能够稳步呈现。
2.挖掘扶贫策略,实现成功脱贫
贫困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消除贫困的办法也多种多样。 习近平将“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囊括进精准扶贫的方法策略之中,对如何战胜贫困做出了全面的路径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劳动、自我发展走上富裕之路,脱贫成效才能稳定,也才能避免单纯依靠输血脱贫造成的重新返贫现象的发生。 然而,对于那些居住条件恶劣、生存环境差的贫困人口来说,易地搬迁脱贫的成本与成效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扶贫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遵循规律的结果。 除此之外,习近平还看到了发展教育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他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不改变贫困地区教育科技文化落后、人口素质偏低的状况,就无法从根本上消灭穷根。 要想消除贫困无疑少不了社会保障的兜底。 进一步完善、规范社会保障体制,确保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公开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通过社保兜底减轻贫困人口的生活负担和生存压力。
3.将“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贯穿精准扶贫始终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一种精神理念。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扶贫要想精耕细作,就少不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需要扶贫工作者铆足破釜沉舟的干劲,拿出磨杵成针的耐性,兢兢业业把细节做好,真正深入群众、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民情民愿,不漏掉一个贫困者,亦不错扶一个贫困户,要在扶持措施上追求卓越,让扶贫项目和资源真正落到实处,用得恰到好处。
“绣花”是一门比起技艺而言更讲究耐心和专注力的民间艺术,它需要手艺人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用一针一线绘制出美妙的图案。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5]“绣花功夫”用于扶贫攻坚首先必须做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慢工出细活”,扶贫本来就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不得丝毫的面子工程。 扶贫最怕花拳绣腿,最忌光说不干,要真正沉得住、能吃苦、落得实。 在现实操作层面,一些扶贫工作者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错误思想。 甚至于个别地方扶贫演变为一种形式主义,扶贫变成了迎接上级检查的必要环节。 扶贫负责人力争把数据“做”得漂亮,把会议“办”得盛大,各种博眼球、求上镜的招数层出不穷。 到头来只能是浪费国家扶贫资金,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 这样的“绣花功夫”没用到正点上。 用好“绣花功夫”要顾好两面。 “绣花”有前后两面,只有两面都兼顾好,绣品才能有价值。 在扶贫工作中“已脱贫的”和“未脱贫的”就好比绣品的两个面,必须兼顾好二者。 对于已脱贫的不能不管不问,应该时常回头查看,看是否真正脱贫,有没有重新返贫; 对于未脱贫的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扶贫方法,提高扶贫成效。 只有兼顾好两个方面,在确保已脱贫者不再返贫的基础上逐步减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以扶贫宗旨的人民性、扶贫操作的科学性、扶贫效果的稳定性为鲜明特征,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实践的伟大创新,使扶贫更具成效,让人民的生活更有尊严。
(一)扶贫宗旨的人民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出发点,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价值指归。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6]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全国各省区市考察,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问题。 他先后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以及陕西、贵州、重庆、江西、宁夏、河北、山西等地进行家访、实地考察,详细询问当地百姓的生存现状,亲自体会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共同探讨扶贫攻坚的方法对策。 习近平在内蒙古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时曾饱含真情地指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1]总之,他始终秉持“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信念,致力于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体现了他体恤百姓、心系人民的崇高情怀。
(二)扶贫操作的科学性
扶贫操作的科学性贯穿于精准扶贫的整个动态过程。 首先,“精准识别”科学确定扶贫对象。 1986年之前,我国的扶贫瞄准对象基本上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五保户”,扶贫多以救济的方式向其发放保障基本生活的钱和物。 1986年以后,扶贫瞄准对象变成贫困人口聚居的贫困县,扶贫以专项资金和项目资助的方式推进。 前者是一种单纯的“输血式”救济,缺乏自我脱贫路径,很容易重新返贫; 后者的缺陷在于村镇式扶贫容易掩盖贫困村内部的贫富差异,难以满足贫困人口的多样化需要。 精准扶贫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有效识别贫困人口,并对其进行建档立卡,做到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克服了以往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的问题。
其次,“精准施策”“精准落实”确保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精准施策”解决精准扶贫如何操作的问题。 “五个一批”工程,基本囊括了不同情形下扶贫的应对之策,针对性强,避免了“一刀切”扶贫方式的含混性,做到对症下药,使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实施得恰到好处。 “精准落实”是对扶贫实施主体的任务分配、责权义务、工作质量、绩效考核等的精准安排。 只有做到任务到人、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奖惩得当,才能激发扶贫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度,鞭策其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中去。
再次,“精准脱贫”巩固了扶贫成效的科学性。 精准扶贫说到底是为了摆脱贫困。 脱贫是扶贫的目的和归宿。 关于如何脱贫,习近平指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7]表现在已经脱贫的人要及时退档销卡,不能占着贫困户的名额享受各种扶贫优惠; 而对于那些正在脱贫的贫困人口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待其真正脱贫不再返贫的基础上稳中有序摘帽,做到脱贫精准到人,实现扶持一户,成功脱贫一户,避免脱贫重新返工现象的发生。
(三)扶贫效果的稳定性
扶贫效果的稳定性是习近平精准扶贫的一大特色。 传统开发式扶贫往往受政策性影响较大,且扶贫实践多看重生存性指标,如扶贫资金大部分用于事关民生的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类政策性扶贫一旦过了时效,那些曾经在政策扶持下脱贫的群众可能重新返贫,脱贫成效不稳定。 与之不同,习近平强调,精准扶贫基础上的精准脱贫要稳得住、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精准扶贫更为看重贫困地区的发展性指标,更加在意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能够通过帮助建立起自主抵御贫困的能力。 换言之,精准扶贫是要通过扶贫从根本上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活力,提高贫困机体自身造血能力,而不是养成贫困人口“坐等扶贫”的惰性。 “幸福不会从天降。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8]基于此,习近平指出“扶贫先扶志”“人穷志不短”,要从主观上增强贫困人口脱贫的信心。 此外,习近平还指出,扶贫要和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彻底拔掉贫困地区的穷根,切断贫困的代际转移路径。 如此一来,精准扶贫既从客观上改变了贫困面貌,又从主观上增强了脱贫决心。 主观与客观双管齐下使得习近平精准扶贫成果既长效又稳定。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是党在应对贫困问题、解决群众生活困题、实现人民幸福与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 它是历史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1.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或轻或重地受到贫困问题的困扰。 就中国的情况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党就带领全国人民同贫困问题进行了不懈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一方面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廉洁党风、纯洁世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重工业,走工业化道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终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果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物质资源短缺匮乏的状况。 江泽民时期,国务院印发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七年左右时间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东西部地区扶贫协作,为贫困状况的改善下了很大功夫。 胡锦涛时期扶贫更加看重社会公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扶贫任务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向缩小差距,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关切,将扶贫攻坚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扶持谁’ ‘谁来扶’‘怎么扶’等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理念的扶贫开发思想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9]。
2.坚持并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从扶贫主体、扶贫策略、扶贫客体三重维度赋予了新时代扶贫攻坚的特殊意义。 它是党用实际行动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及时答复,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时期的具体映现和理论创新。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意味着追求平衡性、充分性与公正性将被作为第一动因融入经济发展的进程之中,其实质是逐步实现对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两者在动态发展中的侧重转移。 就目前中国的发展来看,蛋糕已经做大,如何分配蛋糕,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话题。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正是针对这一话题而做出的理论回应,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的扶贫行动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实践回应,它们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持与创新。
3.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内容界定。 其中的很多方面体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价值追求,成为精准扶贫实践的价值遵循。 首先,作为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富强”与“和谐”也是精准扶贫所要实现的目标所在。 只有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富强,国家的富强才有希望; 只有减少发展带来的不公平感,让人民群众满意,国家的和谐才有保障,而人民的富强与国家认同正是精准扶贫的工作指归。 其次,作为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平等”与“公正”体现了精准扶贫的实施原则与价值指归。 贫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剥夺了人们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能力,而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给他们提供平等地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机会,增强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公正感。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时间紧、任务重、难点多。 在众多问题与矛盾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攻坚克难的三个主战场,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和中心环节。 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感、参与感、责任感,做到凝心聚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全民力量。
2.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公正作为一种既利己又利他的德性,决定了它不是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个群体作为关照的对象,而是将一切社会成员都囊括其中。 与阶级社会的发展依靠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发展的成果也必定要实现全民共享。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关照的正是那些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能力较弱的社会成员,为了不至于使他们在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竞争中被排斥,为了不使他们感到被无视、被践踏、被冷落,而采取的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培养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一道公平地获得社会资源、发展机遇、基本需求等的能力,其实质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与憧憬。 这种基于公正前提之上的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说到底,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的目的就在于把因贫困剥夺了的基本能力重新归还给人自身,使那些饱受贫困折磨的人能够通过不懈努力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毋庸置疑,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历史过程,而“精准扶贫战略”正是通往这条道路上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