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分析
2020-03-03张允希
张允希
(盐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000)
0 引言
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虽然在水处理系统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步伐却日行千里。尤其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在设计方面和技术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且推广范围越来越大。不仅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还具有高效节能和高度自动化优势。本文针对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展开分析,对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概述
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包括3个阶段:①录入阶段。通过抽样调查对样本数据进行扫描,从而实现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等一系列工作。而后刷新用户侧并执行指令。在这一过程中,采集样本的数据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是针对已经录入的数据却不发生改变。如果脉冲信号代表实际,则宽度需要与扫描码周期相同或超出。②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需要结合执行者指令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基于PLC自动控制系统是建立在指令基础上展开的控制工作[1]。③完成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处理器刷新指令结果,并将最终刷新结果进行保存。PLC不仅操作简便,还能够为后期维修和程序编写提供便利。有利于对机械设备进行灵活控制。
1)将电源与对接器连接后,反洗水泵会启动指示灯。并且在没有启动接触器的情况下,反洗水泵会自动运行,此时,继电器会延迟通电时间。如果继电器处于未启动状态,会导致常闭点中断,此时,接触器会产生锁闭现象,从而增加反洗水泵的荷载量,导致其荷载超出,从而发出报警信息。
2)循环水泵启动时,如果将电源与接触器连接,会导致常开点闭合。此时,循环水泵会通过指示灯发出信号。
3)启动潜污泵手动模式后,一号泵会随之进入运行状态,并且继电器通电,常开点闭合。同时,一号泵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荷载超出情况时,热继会断开,随之引发常闭点断开,此时潜污泵将会中断运行,并发出指示灯信号。
4)启动二号潜污泵手动模式后,接触器会进入通电状态,此时常开点会闭合,常闭点会断开,从而使二号潜污泵中断运行并发出指示灯信号[2]。
2 我国水处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并且产生的污水也大量增加,水处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现阶段,水处理系统和水处理技术的先进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结合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应用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1 精确性不足
现阶段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控制精确性不足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具体来说,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线路和设备受各种因素影响容易降低功能性,从而影响系统的控制精确度,导致相关信息结果不准确,直接影响判断能力。尤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接触点和接线接触不良问题,会导致操作间相关设备不能正常关闭,从而影响PLC系统正常运行。
2.2 运行能力欠缺
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负责负载控制的设备产生故障,或在运行过程中受电磁干扰。将会导致系统质量在传输过程中产生中断或丢失现象,从而使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无法按照质量执行操作任务[3]。与此同时,如果系统中的机械开关、电动阀等产生故障,也会不同程度影响系统运行状态。
2.3 维护检修力度不足
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其中构件或多或少产生问题,如果没有通过维护检修及时处理,会导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超大负荷或超压工作量影响产生故障。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按照系统运行效率和操作要求制定完整的维护检修方案,并定期执行,从根源上解决其安全隐患。
3 优化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的措施
3.1 强化信号输入的准确性
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保证其信号输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控制效率,可以对其主界面控制模块进行优化,有效提高其控制灵活性,保证系统能够正确分析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从而促进水处理工作顺利展开。
3.2 优化系统报警功能和故障提示功能
在水处理过程中应用基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报警功能和故障提示功能。可以通过安装可视化设备或监控设备实施监督和管理系统运行状况,同时需要将报警系统与局域网相连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显示器对水处理相关设备以及系统运行情况全面了解。另外,工作人员可以将故障提示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与正常数据信息相对比,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异常现象,有利于短时间内了解系统中故障的位置和原因,从而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充分保证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可以提前设置水处理系统运行标准数据,一旦在运行过程中超出标准范围,故障提示系统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解决,从而降低由系统故障引发的水处理水平低这一问题。
3.3 强化系统维护检修力度
水处理工作具有难度大、周期长、范围广等特点,需要长期落实处理技术才能够有效改善水环境。因此,将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用在水处理中,需要相关部门重视起维护检修工作。具体来说,PLC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情况影响,容易导致相关设备产生故障,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水处理效率和水平。为此,相关单位需要制定标准维护检修制度和方案,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组织专人定期执行维护检修任务。并详细记录维护检修结果,同时建立档案,与此同时,在相关设备维修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设备故障位置、故障原因、故障时间、维修方法等相关信息,从而为后期设备运行管理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开展座谈会、宣讲会等方式灌输先进的维修技术和维修知识。同时聘请专家或学者给予实践指导,从而全面提高维护检修人员的综合水平。另外,相关单位还应营造良好的内部竞争环境,提高维护检修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身与其他人员的沟通交流。从而为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提供高效服务。
4 结语
由于传统水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处理效果差,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化水处理需求。在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下,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营运而生,不仅有效弥补了传统水处理系统中的不足之处,还合理控制能源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的概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该系统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