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拿腔捏调的文风做派
2020-03-03王西冀
王西冀
公文的本质是知照事务、指导工作、明确要求、协调各方、推动发展。除规范性要求外,立观点、接地气、能管用、讲新话是写好一篇公文的基本要求。
当下,公文写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或是把一个词细分为若干个同义词,剥开来层层递进地写下去以表阐述深刻精致;或是搜罗古今中外的诗词,给全文打满“补丁”以显博学广闻;或是夹杂西洋案例英文单词,以证时尚开放。这些使我们的文件尤其是领导讲话“官气”十足、“霸气”冲天、“洋气”尽显、“俗气”横溢。
公文的本质是知照事务、指导工作、明确要求、协调各方、推动发展。公文写作时,方向明确了,重点抓住了,关系理顺了,公文写作就不会走调跑偏。除了公文规范性要求之外,立观点、接地气、能管用、讲新话是写好一篇公文的基本要求。
立观点
立言之要在于有物。观点是文章的灵魂。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一篇公文能把具体的问题加以概括升华,努力把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将条理、道理、情理、真理融会贯通、穿透全文,特别是提倡什么、限制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一目了然,那是十分可贵和难得的。
公文是承载思想的文体,思想性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站在全局高度看问题,跳出本地区域想问题,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找到相同点、不同点,才能产生新观点。有些公文为了出高度,一味地靠语言往上拔,因为没有事的支持,结果怎么也高不上去。只有事和理吻合,实践和理论结合,才能出高度。
观点有了,也不要过分雕琢粉饰,刻意追求句子的精致工整、排比对仗,在造词凑句上费尽心思、用尽气力。其实,只要把工作要求、重大意义、必要性、紧迫性、责任感、使命感等表达出来,用词用句越质朴简洁,其表达的主旨就越清晰,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
接地气
公文不是靠惊人之语,不是靠押韵对偶,而是要克服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思维习惯,在领导想讲点什么与群众想听点什么中找结合点。不与群众想到一块,不回应群众关切,不面对群众的民生诉求,空话、套话、官话终究难免。
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中写道:“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么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接地气的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百姓思维、民生关怀、生活积累和问题导向融会贯通体现出来的。如果一篇公文连对谁讲的,主要讲点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工作的目的、时间、举措、落实单位这些基本的要求都没有讲清楚,谁读了听了也不知道怎么办,有何“地气”可言?如果满篇都是“高大上”的理论用词,都是引经据典、坐而论道,甚至是词句离奇艰涩,“地气”从何可见?只有做到讲实在的话,讲能用的话,讲通俗的话,文字才会动起来,有呼吸、有温度、有力量,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影响人,才会更加富有生命力、体现亲和力、具备号召力。
能管用
公文都是为用而写,不能有事无事都开会、有话无话都要讲、可发可不发的文也发,总是应该对某项工作、某些事情、某种现象、某个问题有看法、有意见、有要求、有安排才开会讲话,才制文发布,指出问题、指明要求、指引方向、指点路径、指导工作。
应用性是公文的特性。如果一篇公文不触及现实矛盾,不回应现实关切,不抓住问题,不解决问题,使人领会不到核心价值在哪里,让人把握不到目标要求是哪些,那就是无的放矢,无病呻吟。因此,每发一篇文、每开一个会、每讲一次话,都要想清楚针对什么问题,如何去突破,要求是哪些。在阐述时,应善于把理论问题具体化,把具体问题理论化,使真情实感表现在对问题发现的敏感上,深刻认知体现在对问题性质的把握上,表达清晰,语义明确,易于领会,利于操作,从而使制文、开会、讲话起到应有的作用。
讲新话
千篇一律的套话、无的放矢的空话、夸奖献谀的假话,这种笔头和心头、表态和心态、套路和心路不一致的现象,人们最反感。公文要合时而用,应时而生。它提倡的是对实践成果做新概括,对政策出台做新设计,对未来发展做新描绘。
倡导说新话,应追求思维活跃、思路清晰、思想深刻,用思考的理性之美、叙事的求实之美、语句的简洁之美和风格的个性之美,让人体验空间之阔、产生思想火花、感受语言力量。语言是时代的声音,是历史的印记,伴随着时代前进步伐而嬗变。无论从文种、内容、形式,还是从语言、形式,公文都要吸收生活语言的“优秀分子”,从而形成自身的独特形象和鲜明风格。但是公文应有典范性、代表性和严谨性,要时刻警惕语言“受伤害”和“被骚扰”,不能太流行超前、太领异标新、太崇洋慕古。
当下,公文写作研究搞得很是热闹,这种模式、那种技巧,这篇范文、那篇例稿,这样做,固然能为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提供一些帮助。但个人认为,套路并非出路,方法并非方向,还是要回到常识、回归常态,切切实实把功夫下在“短、实、新”上,写出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能管用、用得上的好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