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活力的建议
——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

2020-03-03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辽阳市营商民营企业

●王 禹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新冠疫情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彻底消除。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在经贸密切的全球化格局中,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当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进出口乏力,企业外贸订单大幅取消,内需消费活力也被新冠疫情抑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更好地破解当下经济发展的难题,积极应对当前疫情,破除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笔者根据辽宁省辽阳市自身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深究民营企业在壮大过程中面对的难题,剖析制约民营经济活力的原因,提出增强辽阳市民营企业活力的具体建议。

一、辽阳市民营企业发展的状况

辽阳市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辽阳市民营企业各类市场主体10.51 万户,拥有民营企业9450 家,从业人员48.6 万人。全市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实现1397 亿元,实现上缴税金39.2 亿元,实现企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58、253 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57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9.4 亿元。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辽阳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助力科技创新的新引擎,促进就业的稳定器,与其他地区相比,辽阳市民营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辽阳市民营企业经济占比高。民营企业成为辽阳市经济发展主力军。民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205 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户数的92%,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的有一户,10 亿元以上的有6 户,5 亿元以上的14 户。辽阳市民营经济可以用“789”来形容,即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0%,财政收入的80%,新增就业人数的90%都来自民营经济。

2.辽阳市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强。辽阳市民营企业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50 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近五年来,辽阳市拥有53 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9 个,各类创新联盟18 家,“专精特性”产品(技术)127 个。全市371 件发明专利中,民企占60%。2018 年度,忠旺集团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奥克集团和三三工业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三三工业还获批辽宁省掘进装备创新中心。

3.辽阳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快。从行业来看,共化解和淘汰钢铁落后产能1300 多万吨,煤炭产能10 万吨,水泥168.5 万吨;实现水泥行业脱硝工程,烟粉尘排放量由原来的每年1.2 万吨下降到1000 吨。从企业来看,忠旺集团铝合金生产实现从民用建材向精深加工产业及高端产品重大转型;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三三工业盾构机及配套产品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奥克聚酰亚胺等被国家强基列为“专精特新”项目。从发展理念看,绿色发展稳步推进,胜达化纤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并列入国家2018 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

4.辽阳市民营企业龙头不断壮大。近年,伴随辽阳市经济发展,辽阳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忠旺集团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奥克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减水剂聚醚和多晶硅切割液龙头企业;瑞兴化工集团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二硫化碳和五硫化二磷生产企业;新风科技成为国内最大高压共轨生产基地;金兴内饰国内同行业综合排名前三。

辽阳市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对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可圈可点。民营企业正在不断的成长壮大。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民营企业发展,降低企业活力的问题,主要有以下难题。

二、辽阳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条鱼,那么外部环境就是它生存所必须的水,水的好坏直接关乎鱼的成长和死亡。在企业生存的环境上,也就是营商环境上,还有不足之处。

(一)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问题

1.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首先对于民营企业的服务意识落后。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法无禁止皆可为”辽阳市现在的问题就是“法已授权才可为”。必须承认,我们的服务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服务意识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差别对待民营企业。国企和民企不能完全一视同仁,对民营企业的“执法”主要是“执罚”,对待民营企业不公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最后,政府行政干预强。由于辽阳市进入计划经济的时间较早,而退出计划经济的时间较晚,计划经济的残余思想影响较重,民营企业还不能完全用市场来配置资源,而政府对于民营企业最好的服务,就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营商环境建设,而不是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2.当前经济运行的冲击。其一,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对我市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冲击较大。辽阳市辽阳县轧钢厂以小轧钢为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期,受“去产能”任务的影响,小轧钢纷纷限产、停产,相关民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其二,新冠疫情和贸易战对辽阳市民营企业的不利影响。当前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对辽阳市出口外向型企业影响较大。

(二)企业自身发展产生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辽阳市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更多在采矿、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而信息科技、大数据以及现代生产服务业领域的企业数量少,创新型企业偏少。当下最能支持经济发展的两大产业:智能手机生产和互联网平台,这两大产业,辽阳市相关民营企业一个也没有,这充分说明辽阳市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2.民营企业发展人才匮乏。首先,辽阳市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经营者占少数,尤其缺乏高水平研发团队和创新领军人才,且人才分布不合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一线的仅占18%。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主文化程度低,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辽阳市人才流失严重。高端人才留不住,有一定工作经验和高素质的工人,由于待遇问题纷纷流失,还有一些民营企业表示,招聘有素质的大学生来企业工作比较困难,人才匮乏现象严重。

3.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首先,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很多企业由于各种不利因素,流动资金短缺,银行对东北地区又信用收紧,几大国有银行对东北企业只收不贷,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其次,民间举债成本较高,在调研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纷纷表示,融资成本太高,大约在总成本的16%左右,制造型企业大部分利润被信用机构窃取。

为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增强辽阳市民营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结合辽阳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增强辽阳市民营企业的活力。

三、进一步增强辽阳市民营企业活力的建议

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营商环境的改善尤为重要,李克强总理指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民营企业生存的营商环境得到改善,民营企业的活力也必然增强。

1.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活力,改善营商环境是基础。在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让“放管服”深入推进,让营商环境法制化,并对营商环境建设加以考核。

(1)“放管服”要稳步推进。积极取消、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为企业开办时间缩短工作日,力争做到审批时限全省最短,“证照分离”改革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改革要加快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建成,积极打造政务服务网和服务平台,要实现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力争实现“不见面”审批。

(2)营商环境要立法和监督。一是稳步推进营商立法工作,通过立法的方式,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推动辽阳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二是开展监督评价工作,及时召开营商环境监督员动员大会,对全市营商工作进行测评。

(3)营商环境要实行绩效考核。开展营商环境督促检查,通过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对发现的违规违纪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追责问责。此外还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制定考评奖惩办法。

2.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活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根本。创新是国家社会进步的源泉,一个企业离不开创新,民营企业更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动力之源。

(1)政府搭建科研服务平台。政府应该为民营企业构建科研服务平台,完善政产学研创新机制,促进科研项目落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政府服务作用,帮助有创新实力的民营企业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的科研基金,为企业创新实现助力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做好科研中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2)企业变成科研创新的主角。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创新。创新使企业赢得市场超额利润,企业壮大发展。激发企业在行业创新动力,孕育出一些“专精特新”型企业。发挥民营企业“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企业在那块有创新,更要扩大自己创新优势。

(3)人才成为科研创新的保障。民营企业创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应该给与这些人才充分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还应有企业的归属感,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感。

3.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活力,企业转型升级是关键。结合自身打发展优势,实现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要在自身的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延伸自身产业链的附加值,并实现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1)要聚焦优势产业。以辽阳石化、忠旺等龙头企业为牵引,以产业链的补短板、强特色、重集成为方向,加大补链、强链的力度,深入推进高性能聚丙烯、铝板带箔等项目建设,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抓好关联企业引进,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两大产业基地”做强做优。

(2)要延伸产业链的附加值。以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为重点,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为目标,修复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两化”融合试点示范,推动新型盾构机、航空密封件、高压共轨等项目建设,改造升级“老字号”,不断增强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大产业集群”。

(3)要积极引进信息化产业。传统行业辽阳市正积极转型升级,现在辽阳市工业中缺少的就是信息化产业项目。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行业必将大有作为,建议积极发展相关行业。

4.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活力,金融服务是支撑。习总书记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充分发挥金融对辽阳市民营企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辽阳市民营企业活力。

(1)提升金融机构经营实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引进金融资本,增强资本实力、丰富金融管理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我市积极探索城商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多元化经营。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鼓励企业入股经营,进行金融创新,既增强了银行的资本实力,也提升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机构,具备条件的市政府和重点园区管理机构要加快建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对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的吸引和引导;市政府要积极设立政府主导的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对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机构给予注册便利化。

(2)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首先要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增强信贷服务有效性。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促进融资工具的综合运用。增强银行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其次要加强资本市场渠道建设。激发企业运用资本工具的意愿和需求。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对于拟上市企业进行指导,加强对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多渠道融资培训,做好新三板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工作。

(3)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辽阳市经济正在爬坡过坎的过程中,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阵痛,有些企业会出现暂时性的融资困难,尤其中、小企业,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面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尴尬境地;相反,如果有了金融的支持,使这些爬坡过坎的企业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转型升级成功,必然形成辽阳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猜你喜欢

辽阳市营商民营企业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辽阳市白塔区东文化小学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辽阳市地下水电导率特性研究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辽阳市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模拟与预测研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