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效研究
——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周恩来班”为例

2020-03-03武昭阳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理学院志愿志愿者

●邵 晶 武昭阳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作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思想,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先锋的精神。是大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对自我行为的改变,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在高校政治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在实践成长中的大舞台,其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满足基本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国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术人才,发展尖端科技。科技大学以培养输送高技术,高品质人才为己任,倡导各学院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理学院积极响应,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先烈精神,提高社会责任,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先烈精神

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组织大学生“杨靖宇将军烈士公园”烈士纪念碑,学习烈士事迹,体会革命先烈的精神。此次活动中,理学院组织大学生学习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在清明节去靖宇公园扫墓等活动。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体会革命先辈的精神,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可以让现代大学生体会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做一个在和平年代拥有奋斗精神的大学生。

(二)提高社会责任

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通过开展三下乡爱心志愿者活动,组织本院学生,与哈尔滨养老院空巢老人进行帮扶活动。将大学生的思想通过关爱弱势群体的实践活动回馈给社会。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树立了大学生服务他人的形象,培养了学生主动回馈社会的思想境界,为将来进入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三)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

黑龙江科技大学秉承着培养高技术人才,同时不忘学生的素质培养的原则。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学生创建“周恩来班”,以达到学习知识的同时,不忘学生素质培养的目的。周总理的一生可谓是为国为民,工作上,他精通多国语言,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璀璨的贡献;做人上,他勤勤恳恳,为国为民,为国家谋地位,为人民谋幸福。理学院组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学习周总理的事迹,体会周总理的精神,希望大学生能够学习周总理做一个既有优秀知识的同时还有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幸福的高素质人才。

二、志愿者服务的运行模式

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实行一内一外的运行模式,来积极筹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内进行宣传,实行考核等方法,鼓励本院学生积极参加;对外,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在各界校内校外关系的帮助下,已经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为参加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提供了条件。

(一)宣传与考核

开展志愿者活动,可将自愿参与活动与学院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并号召本院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党员、团员以及班级干部起到带头作用。制定考核机制对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表现实行打分机制,对优秀者实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发放奖状,从而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搭建长期实践平台

理学院积极利用校内校外以及各届校友的资源,搭建一个长期有效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平台,与哈尔滨市内一些养老院取得长期的平台联系;与一些烈士林园、纪念馆取得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机会。使本院学生能够快速地、安全地获取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从而为通过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而达到育人目的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效

(一)提升道德修养,满足精神追求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发的、无偿的、公益的活动,其所秉持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对于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志愿者既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带去帮助,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在道德上得到满足与升华。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正是从人们日常服务群众之“小善”着手,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善大德,志愿者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同时不断地净化自己、完善自己、革新自己、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这种基于志愿者个体自主选择和主观追求的行为,是一种公共精神和社会良知的彰显,个体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满足。

(二)学习知识技能,提升个人能力

一方面,参与志愿服务能够使个体的兴趣爱好、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得到生动展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促使个体自发学习和钻研技能。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志愿服务能够积累更多实践层面的经验,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大大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促进自身知与行的统一。此外,志愿服务本身也会通过培训的形式来提升个体的知识技能和规范性。以2008 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为例,为了圆满完成奥运会服务工作,北京奥组委专门编写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对志愿者的通用知识、通用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统一培训,这极大地丰富了志愿者的知识结构。

(三)增强社会交往,拓展人际关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给予地缘、血缘的关系网络结构已经逐渐松动,社会的流动性逐渐增大,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不断增加,大部分人也因为固定的职业工作而被限制于狭小的交际范畴内,而志愿服务实际上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人与人互动交往的机会,志愿服务作为志愿者个体身体力行的行动,其本身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也许志愿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大家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并且结识成为好伙伴、好朋友,各自的人际关系更为广阔了。

(四)丰富人生阅历,增强社会责任

每个人的工作角色都有一定的限制,工作视野也只有一定的范围,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丰富生活的内涵,延伸生活的触角,让自己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就好像经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个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通过帮助别人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并将这种友爱互助的行为当做个人责任担当。例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义工旅行”就是志愿者丰富人生履历的典型案例。“义工旅行”益处很多:个体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眼界会更加开阔;有更多机会在不同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和事,适应工作的挑战性;通过与他人分享生活感悟和理念,收获经验和信心;学会克服狭隘,拥有了成熟和包容的心态;经历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欠缺,于是有了充足的学习动力;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了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理学院志愿志愿者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学科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简介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西安航空学院专业介绍
———理学院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