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2020-03-03刘顺文
●刘顺文
一、前言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作为引领未来的核心技术,是提升劳动生产率、增强地区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通用技术,通过“产学研”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国家正大力提倡发展人工智能等基础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强溢出性”能够带动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经济发展从高增速阶段转换为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阶段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指标,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引领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人工智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升级不一样,产业升级的主体是单个产业,具体内容指单个产业的形成、发展、兴盛与衰退;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是整个产业结构,具体内容是整个产业结构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转变。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各产业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包括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先进仪器设备应用,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整个产业的有机构成不断增加,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增长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制造;三大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从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
当前对人工智能研究有对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收入不平等、人口数量、社会福利、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大多数的研究证明,人工智能能够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当前全球多数国家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但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会抢夺劳动力市场,增加失业率,导致劳动力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虽然短时间内替代大部分重复性操作劳力,但也创造出新的工种,为人们解放天性创造了条件;同时劳动率提高,创造了更多的商品与服务,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技术革命带来的好处可以弥补收入不平等和失业率,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通用技术,通过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帮助传统产业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将给传统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人工智能通过收集大数据,再进行高强度的计算与分析,提升产品生产质量,也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够优化要素分配,节约劳动成本,实现劳动力的替换,从而推进产业价值链提升,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人工智能推动第一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人工智能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农业升级。传统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机械化设备可以替代大量低技术劳动力,解放生产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大数据监控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指标,如捕虫机器人可以替代农药的使用,土壤检测仪可以反馈土壤情况,天气监测仪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情况以及预测天气状况等,改变传统农业经验式生产流程,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农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消费者生产者的实时联通,减少不必要的交易环节,降低成本,促进农产品的消费,不仅提高农产品利润率,也实现消费者购买放心产品的愿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跨界融合,建造标准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乡村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人工智能推动第二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结合,加快实现第二产业智能化和现代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我国围绕加快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多项计划,其中加快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成为重中之重。首先,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在产品生产阶段能够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把控和生产流程中发生的细节问题进行智能化操作,实时监控,提高产品生产质量,还能够储存相关数据进行第二次分析,同时优化生产流程,提前检测相关设备运行状况,提供更智能化的实施方案;也能够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合理分配生产要素,提高要素利用率,以及实行生产线故障的自我检测。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企业跨企业、跨产业、跨地区精准寻找相应的供货商,供销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及时把控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经营成本以及售后服务的完善,实现为消费者提供定制版产品,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三)人工智能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第三产业,促进传统服务业智能化。中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未来服务业将成为支柱型产业,其中也存在一些重复性、高标准要求的服务行业,传统服务业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程度不一,难以持续输出高质量服务,导致高质量服务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服务需求和消费常常出现不对等的状态。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学习,研发出服务型机器人,通过大数据收集,对企业和个人提供定制版服务,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实现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还有人机交互自动识别和预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可以同时实现标准与定制化服务,保证服务效率和精准度。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远程操作实现消费者需求,例如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等需求源源不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可视化与虚拟现实交互,使信息流通得到及时改善;同时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倾斜,而服务人员都能通过网络远距离视频教育得到改善,为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解决相应的问题提供帮助。
三、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技术,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还未跨越“奇点”,达到“强人工智能”阶段。当前主要从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方面来评价人工智能发展。
首先,在基础层,大数据方面,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为代表互联网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通过百度云、阿里云等云端技术发展,大数据原始积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在多处建设人工智能联合重点实验室和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中心。在人才方面,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得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人才方面投入量排名全球第二;在算力方面,我国目前在GPU 芯片的研发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研发地也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中。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芯片研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
其次,在技术层,以旷世科技、云从科技为代表的企业,掌握了“人脸识别”的核心技术,在计算机视觉方面较为领先;商汤科技有着国内全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超算中心,与国内外众多行业建立深厚合作,成为人工智能算法的供应链,在机器学习方面也处于领先位置;出门问问和云知声等企业在语音交互方面也有着较领先地位。
最后,在应用层,截至2017 年,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达到47000 多件,未来人工智能将会运用到各行各业。目前人工智能在零售方面,能够解决传统零售缺乏的精准定位客户,解决无用营销,加强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节约大量成本;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除了就医流程的应用,辅助诊断、医学影像分析、智能医疗器械等都能够使医疗体系更加完善;人工智能在出行方面的应用,无人驾驶能够解决城市拥堵、时间预测等问题,斑马智行、图森未来、小马智行等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成绩。
四、结论建议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人工智能研发建设的投入力度。当前发展人工智能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作用,而前期人工智能研发投入大,收益率低,所以只能由政府主导,加大对人工智能研发相关的企业和院校等机构的补贴。
第二,政府应鼓励传统产业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应该积极鼓励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建立相应的部门,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产业智能化现代化,保障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发挥应有价值,提升传统产业生产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新的利润收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政府应加大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引进,积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落户的企业以及人才,优化人工智能人才队伍,提高人工智能建设实力,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府加大对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投入,也要积极创建环境保留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引进相关人才,给予相应的补贴照顾,创立人工智能发展基金。
第四,政府应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护人工智能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扶持本土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金融优惠政策,发现并培养有潜力的优秀企业,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