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2020-03-03曹雪芹

领导月读 2020年6期
关键词:畸人妙玉宝钗

[清]曹雪芹

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众人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她们修行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宝玉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①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放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地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撤茶②吃!这里并没你吃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钟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腌臜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傍边有一耳,杯上镌著“瓟斝③”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䀉④”。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拿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二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你遭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更成什么?”说得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纯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⑤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清?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腌臜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使得么?”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只交给他,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去,越发连你也腌臜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子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

(原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版《〈红楼梦〉注评本》)

【注释】

①蠲(juān):使清洁、使澄清。

②撤茶:讨茶。

④䀉(qiáo):一种饮器。

⑤玄墓:苏州市的一座山,因山上多梅,花开时望之若雪,有“香雪海”之誉。

【简析】

妙玉出场,是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作者介绍妙玉出身“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但其后并未对妙玉展开精彩的正面描写,直到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的性格、气质、见识和言谈举止,如兰花般活色生鲜地绽放在这一章回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妙玉写的仙曲《世难容》中说:“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在这一回里,她的“孤癖”“过洁”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写妙玉的为人,别开生面,只喝茶用的杯子和泡茶用的清水,便写尽了妙玉的“孤洁”,即便当她冷笑林黛玉是个“大俗人”的时候,素来孤高自许、伶牙俐齿的黛玉,也“知他天性怪僻”,竟不吭气,吃完茶赶紧拉着宝钗离开,而薛宝钗更是从头到尾深谙“藏拙”之术,形似木偶,未轻发一言。显然,妙玉看到宝玉认不得贵重的绿玉斗,黛玉品不出沏茶的梅花雪,从他们的“露怯”中收获了一份骄矜和惬意。但妙玉的这份骄矜,绝不是精神胜利法,从《红楼梦》全书来看,妙玉其人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确实都比宝黛钗都高出一头,比如在本选段中,妙玉所表现出的对茶文化、古董瓷器的渊博知识,以及生活习惯中比荣国府贵族们更胜一筹的讲究,都显示出她曾经生活的精致。另外,第六十三回写宝玉生辰,妙玉送来贺贴,自称“槛外人”,宝玉不知回帖该如何自称,就去请教与妙玉相交多年的邢岫烟,邢岫烟告诉他:“她常说:古人中自汉代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她若帖子上自称‘畸人’的,你就还她个‘世人’。畸人者,她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她便喜了。如今她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她的心了。”本选段写妙玉为“槛外人”“畸零之人”也有神来之笔,比如,刘姥姥喝过茶的杯子要扔掉,自己用过的杯子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给别人;宝玉说要叫小厮帮忙打水来冲洗栊翠庵的地,妙玉还要特地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的墙根下,让人读来真是不寒而栗。为此,曹雪芹在文字上也是精心设计,写妙玉泡茶所用的“梅花上的雪”,竟是从“玄墓得来,鬼瓮收去”,这是何等景象?因此,“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正是作者通过妙玉这个人物形象警醒那些金玉满堂、富贵而骄的世人。

猜你喜欢

畸人妙玉宝钗
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
晚明畸人文化及其成因
晚明的畸人文化及成因
妙玉那场茶事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浣溪沙·无题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