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精神与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路径探析

2020-03-03尹盼盼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思政精神

尹盼盼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0)

延安精神融汇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锻造了延安精神的不可磨灭性,社会的发展赋予了延安精神新的时代价值,但其核心内涵永放光辉。将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有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一、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科学性

“延安精神是历史的产物,与当时的大环境、物质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共产党人以‘心中怀有人民’努力拼搏的结果。”[1]从1935年到1948的十三年间,党中央在革命圣地延安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坚固基石,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产物,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智慧结晶。深入了解其核心内涵,重新审视其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对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加强与完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

延安精神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检验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其核心内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践参照。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政治方向的坚定意味着革命理想和革命道路的坚定,坚定的政治方向决定了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方向。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毛泽东同志立足长期革命实践经验,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做出科学解读,要求摒弃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密切联系实际开展各项工作。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宗旨。在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延安时期的无数英雄革命烈士,造就了革命最终的胜利。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它表现为一种独立的自主革命精神和创业精神。延安时期我党物质和经济极度匮乏,但全党同志依靠自己丰衣足食,充分彰显了全党同志自己当家做主的创业精神。

(二)延安精神的历史价值

延安精神汇聚了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的精髓,引领中国共产党从贫穷落后走进新时代。究其原生态环境,延安精神可细化到以下几点,如窑洞大学培育的抗大精神,以国际友人名字命名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愚公移山精神等。[2]在现阶段,弘扬延安精神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引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蕴含着多重历史价值,如理想与信念教育、国情教育、优良品德教育、队伍建设等。此外,延安时期思政工作的多重经验,也可以为当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提供有效借鉴。

(三)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逐步多元,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对鱼龙混杂思想的抵制与净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延安精神的大力弘扬,对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坚定具有重要作用,对开展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首先,延安精神是拓展高校思政工作的理论资源。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更加注重教学方式与时代需求的结合,将延安精神渗透进高校思政工作,可以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加强对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可以使其理论精髓渗透思政课堂,发挥好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作用。其次,延安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当代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延安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及自己的责任担当。最后,延安精神的弘扬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将延安精神融入日常的思政工作中,不仅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丰富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容。

二、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延安精神与时俱进的特性决定了其精神引领风向标作用,指引着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做出良性转变。“将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3]但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政治觉悟缺失等,作为祖国的栋梁和希望,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将延安精神渗透高校思政工作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观,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宗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两者的融合是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要义所在。究其内涵,就是始终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而当代大学生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现象,导致此类人群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强;还有些大学生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的事,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生活日常中的小事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公交车上让座、扶摔倒老人、积极做志愿服务工作等。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深入学习,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不良风气的自觉抵制,可以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大集体,以科学的三观和饱满的热情步入社会。

(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不仅在革命和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起着引领作用,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体。这一坚韧政治品格的培养,是当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多元化的社会使大学生面临着多样化的挑战和考验,学习和做事不端正、不踏实、不诚信的态度严重影响着自身发展及高校氛围;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自身定位过高,导致就业难等问题。所以,对于延安精神的深刻解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勇气,在大学生之间形成求真务实的思维模式和校园风气,从而致力于追寻真理和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否定与质疑,以创造性的思维促进自我的创新性发展,并脚踏实地适应社会新变化。

(三)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4]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需要我们每一代青年发扬光大。经济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衣食无忧的生活使部分大学生逐渐变得安逸,“艰苦奋斗”四个字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教科书版的行为准则,并未深刻体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一是要培养其勤俭节约的习惯和“浪费可耻”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每一位同学将节约精神落到实处;二是要培养其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及时疏导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加强对其抗压能力的培养;三是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尝试不同就业发展方向及自主创业。因此,必须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使艰苦奋斗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选择

在思政工作中深入贯彻和弘扬延安精神,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性人才铺平道路。如何让延安精神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宝贵品质,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应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和高校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完善思政工作模式,以此助力延安精神与高校思政工作的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一)将延安精神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工作对理念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是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如何更好地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开展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现阶段,高校思政工作对革命精神的弘扬主要以开设思政课为主,虽得到一致好评,但仍有不少同学觉得形式过于单一。思政课程与革命精神相结合有着极强关联性,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势在必行。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对延安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和宏观把控,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将延安精神的内涵精准传递。其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教师素养,更好地使延安精神走进学生内心。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趣味化教学能力,不能仅以单方面灌输为主,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转变授课形式。

(二)将延安精神渗透校园文化建设

将延安精神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将其与思政课程结合起来,还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将红色基因与大学生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其一,可以在校园里播放革命题材的影视宣传片,或是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向基层党组织汇报,以身作则影响身边人。其二,可以通过举办朗诵、红歌赛及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延安精神的宣传,将革命精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其三,运用好学生社团的影响力,鼓励具有红色文化特征的社团活动,学校在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其四,还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社交平台推送先进学生事迹,以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将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

延安精神指引着大学生的行动,为其进入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本质上说,高校思政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论能力,更是为了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加强校园与红色社会实践基地之间的联系,将校园与对口单位的培养方案结合起来,这是学校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之际,推广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措施之一。另一方面,可以邀请老一代革命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述亲身经历和所感所悟,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对延安精神和红色文化有清晰的认知。此外,还可以组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每年定期去延安实地学习与考察,切身感受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