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地区板栗针叶小爪螨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0-03-03温素卿孟树标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生态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61
温素卿,孟树标(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生态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61)
河北燕山山区长城沿线的迁西、兴隆、遵化、宽城、迁安等县市是著名的京东板栗产区,也是我国板栗的三大集中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板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病虫害发生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板栗针叶小爪螨又称板栗红蜘蛛,是板栗常发性害虫之一,近年来发生危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更是暴发成灾。据2016年在唐山市板栗区调查,全市7.6万公顷板栗园普遍发生,株受害率达100%,叶片被害率在80%以上,叶片虫口密度少则几十头多则上百头,造成板栗叶片枯焦,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花芽形成及产量,已成为制约燕山板栗生产的主要害虫。项目组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搞清了针叶小爪螨在燕山地区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征,剖析了近年发生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经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危害症状
板栗针叶小爪螨以若螨、成螨在叶片正面吸食汁液,尤其集中在叶脉两侧,被害叶片沿叶脉失绿,呈现灰白色枯斑。严重时每片叶的虫口密度达上百头,甚至上千头,使叶片全部失绿,变为黄白色至灰白色,直至全叶变褐干枯,似火燎状,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板栗针叶小爪螨为害特点有3个:一是为害新长出的幼嫩叶片,二是主要在叶片正面为害,三是从树冠中上部中央部位开始为害,继之扩散全树。
2 发生规律
燕山地区板栗针叶小爪螨1年发生5~9代,以卵在1~4年生枝条上越冬,尤以2~3年生枝条的芽腋附近、叶痕、皮缝及枝杈等处最多。翌年叶片伸展时开始孵化,4月底至5月中旬为集中孵化期,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一般20天左右即可孵化完毕。幼螨活动力差,多就近爬上新梢基部小叶下面为害,以侧脉凹陷处最多。5月下旬出现第1代成螨和卵,以后世代重叠,6—7月受害最重。7月10日前后达到一年的高峰,一直到7月中下旬仍保持较高的虫口数量,8月上旬虫口数量急剧下降,8月中旬后很少发现此螨。冬卵最早出现于6月中旬,8月底全部越冬。
3 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有利
气候条件是板栗针叶小爪螨发生和暴发的决定因素,持续的干旱天气有利于大规模发生,降雨频繁且雨量大的年份发生危害较轻。夏季的高温干旱是促使板栗针叶小爪螨迅速增殖的主导因素。据观察,针叶小爪螨的平均孵化时间和日平均温度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适温范围在15.4~27.8℃,在这个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量加快。河北燕山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适合针叶小爪螨的发生、发展。因此,如果春季防治不利,高温季节来临前又未能防治,一旦遇高温干旱,极易造成害螨猖獗为害。
3.2 寄主广、食性杂
板栗针叶小爪螨分布广、食性杂、寄主广泛,除为害板栗外,还为害松、柏、杉、锥栗、栎、山楂等多种林木,寄主广泛为其生长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来源。此外,板栗针叶小爪螨繁殖力强,1年可发生5~9代,且世代交替现象严重,客观上造成防治困难,极易引起猖獗为害。
3.3 虫口越冬基数大
板栗针叶小爪螨越冬卵对低温耐受力差,正常情况下,越冬卵自然死亡率可达89.2%,但近年来,暖冬天气增多,如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河北省年平均气温为-1.5℃,较常年偏高1.6℃,为近10年来最暖冬。冬季气温偏高,越冬虫口基数必然偏大。此外,因针叶小爪螨为板栗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多数果农存在重治轻防、得过且过的思想,特别是发生轻的年份忽视对该螨的防治,休眠期清园不彻底、生长季防治不及时,致使虫口越冬基数大,遇到合适年份极易造成暴发。
3.4 主栽品种抗性差
不同板栗品种对针叶小爪螨的抗性不同,这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品种抗性差是该螨发生的先决条件,若再遇有利虫害发生的天气条件,极易造成害螨猖獗为害。目前,在燕山板栗产区,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丰产特性,但对针叶小爪螨抗性不同,主栽品种燕奎、遵玉、遵化短刺、迁西2399、山杂35、处暑红、石丰、早丰等抗性差,易导致害螨严重发生。
3.5 抗药性增强
防治害螨时果农片面追求立竿见影,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大量施用广谱性杀虫剂、随意加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导致害螨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逐年下降,且大量杀伤天敌,破坏天敌与害虫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一旦条件适合针叶小爪螨便迅速繁殖,猖獗为害。
3.6 品种单一,密度过大
品种单一,特别是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板栗园,为针叶小爪螨的暴发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此外,近年来新建园为提高前期产量普遍采用密植栽培,行株距3米×2米或4米×1.5米,修剪及间伐不及时,造成园内郁闭,相邻的栗树枝叶重叠,利于板栗针叶小爪螨的树间迁移,拓展了其生存空间。
4 防治对策
防治应从板栗园生态系统出发,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将害螨控制在经济阈值之内。
4.1 农业防治
(1)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不同板栗品种对针叶小爪螨的抗性有显著差异,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是防治害螨的有效措施。目前,适宜在燕山地区推广应用的高抗优良品种有燕山短枝、燕昌、燕红、遵达栗、紫珀、大红光、官厅10号、丽抗等。提倡新建园多品种混栽,避免大面积栽植单一品种,降低对针叶小爪螨敏感品种的虫口密度。对已成园的实生板栗树,可进行改头嫁接,提高对害螨的控制能力。
(2)加强土壤管理,实行生草制。与清耕制相比,果园生草能为食螨瓢虫和草蛉等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殖场所,使天敌数量增加,有效降低叶片虫口密度,因此,有条件的板栗园宜实行生草制,经试验,适合北方板栗区间种的草类有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等。另据试验,板栗园种植黑麦还可使树间气温降低2.5~2.8℃,相对湿度提高2.0%~5.3%,可创造不利于针叶小爪螨种群增长的田间小气候,从而抑制害螨的发生。除行间生草外,于幼龄园间作大豆、花生、小麦等矮秆作物,也可起到改善板栗园微生态环境,保护天敌、减轻害螨发生危害的作用。
(3)加强肥水管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旺长,控制新梢发生量,减少害螨食物来源。高温干旱季节,有条件的板栗园要及时灌水,降低温度,提高空气湿度,创造不利于害螨发生的环境条件。
(4)合理密植。保持合理密度能够减少针叶小爪螨的发生量,减少叶片虫口密度和失绿指数。经试验,较为合适的行株距为:平缓坡地行株距5~6米×4米,为提高前期产量,可采用3米×3米、4米×3米或4米×2米,郁闭后及时间伐;丘陵山地行株距4~5米×1.5~3米。当株间发生郁闭(郁闭度达80%)时,采取留固定株或行的办法合理间伐。
4.2 物理防治
搞好果园卫生,冬季清扫枯枝落叶,结合修剪,剪除带有针叶小爪螨越冬卵的枯枝,刮除树干及主枝上的老粗、翘皮,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场所,压低越冬卵基数。
4.3 生物防治
该螨天敌种类很多,有食螨瓢虫类、草蛉类、花蝽类、肉食蓟马类、捕食性螨类等,应注意保护利用。实践中,针叶小爪螨大量发生为害时,宜选用对该螨针对性强的专一杀螨剂,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改进施药方式,采用内吸剂涂干;在害螨基数较低时,可人工释放捕食螨,目前,这项措施已在河北、北京燕山板栗产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4.4 化学防治
(1)做好预测预报。预测预报是做好病虫防治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测报准确掌握害虫发生量、发生高峰和防治关键环节。针叶小爪螨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做好预测预报极为重要。采用树上标记越冬卵,定期观察其孵化情况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报越冬卵孵化盛期,对指导生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重要意义。
(2)抓住关键时期,合理用药。防治针叶小爪螨,关键是掌握好施药时间和选好药剂。针叶小爪螨发生代数多,2代成螨以后世代重叠,卵、若螨、幼螨、成螨同时存在,致使防治效果不佳,因此,世代重叠前,即越冬卵孵化盛末期(河北燕山地区为5月中旬),此时的叶片上主要是越冬代和极少部分的第1代害螨,抗药性较弱,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对控制其全年危害至关重要。提倡按指标防治,当螨口密度为5~8头/叶,施药防治可取得最佳生态、经济效果。
经试验,有效药剂有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1.2%苦烟乳油15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2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混合液等,防效均在90%以上,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为提高防治效果,喷药宜选择在早上或下午静风时进行,应注意轮换用药及混合用药,避免长期单一用药,以保持该螨对药剂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