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03-03曹娟玲张芳莉陈辉
曹娟玲 张芳莉 陈辉
(1.渭南市澄城县中医医院口腔科,陕西 渭南 715200;2.汉中市城固县桔园镇中心卫生院口腔科,陕西 汉中 723200;3.汉中市南郑县高台中心卫生院口腔科,陕西 汉中 723113)
随着我国民众饮食结构的改变,牙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之势。牙病往往伴随剧烈疼痛及不适,患者咀嚼功能受损,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牙齿修复是牙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牙冠作为义齿修复的重要内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牙冠不仅可以修复牙齿的形状使其能配合其他牙齿行使咀嚼功能,还可起到保护义齿的作用[2]。高质量的牙冠及修复技术是保证牙齿修复后能行使正常功能,提升患者舒适性及安全性的基本保证。牙冠材质有多种,全瓷冠和金属烤瓷冠是临床最为常用的两种材质[3]。本方案对比分析了全瓷冠和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牙冠材质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205例,按照其所采用的牙冠材质将其分为金属烤瓷冠组(100例104颗牙)和全瓷冠组(105例108颗牙)。金属烤瓷冠组男42例,女58例,年龄(34.82±8.93)岁;佩戴牙冠原因:死髓变色美容需要15例15颗,牙病治疗需要:牙体牙髓病变28例28颗、切角缺损露髓19例19颗、牙错位21例25颗、牙扭转17例19颗。全瓷冠组中男43例,女62例,年龄(34.79±8.89)岁;佩戴牙冠原因:死髓变色美容需要14例14颗,牙病治疗需要:牙体牙髓病变31例32颗、切角缺损露髓20例21颗、牙错位21例24颗、牙扭转19例20颗。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佩戴牙冠指征:均经X线检查明确牙根完整,根充恰填,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根尖周无阴影;牙周疾病者佩戴亚冠前均得到有效治疗;既往无佩戴牙冠史者;年龄18~65岁;患者认知功能正常;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牙齿松动者;有对刃牙合、反牙合,夜磨牙者;牙根长度不足以佩戴牙冠者;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所有牙齿修复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牙病治疗及牙模取模、牙冠佩戴操作。牙周疾病者确定以成功进行根管治疗,符合佩戴牙冠指征。所有患牙进行X先摄片,了解牙基、根管治疗情况,制定纤维桩方案。根据患牙粗细和长度确定玻璃纤维桩的尺寸、高度,采用光固化树脂恢复残根残冠核型,用配套纤维桩钻针预备桩道,桩道成型后冲洗干净并用吹风吹干,保留5 mm根尖封闭,消毒根管后,尝试将桩道置入根管内,注入3 MU 100双重固化粘接剂,固化纤维桩于根管内,恢复残根残冠的形态。佩戴全瓷冠患牙整饬方法:对牙体及纤维桩周围切端进行磨除1.5~2.0 mm,唇侧、舌侧各磨除1.5~2.0 mm间隙,磨除舌面舌隆突至龈缘肩台以上的倒凹,磨除邻面1.0 mm,颈缘磨除宽度1.0 mm位于龈下1.0 mm 90肩台,牙体最后呈内角圆钝、表面光滑流畅光滑状。佩戴金属瓷冠患牙整饬方法:磨除切端2.0 mm, 磨除唇面1.5 mm,去除邻面倒凹,使其成0.8 mm肩台,预备舌面1.5 mm间隙,磨除舌侧1.0 mm,预备颈部1.0 mm间隙,龈下为0.5 mm连续肩台。制定佩戴牙冠模型:采用排龈线使牙龈收缩,清晰显露颈部肩台,采用3 M硅橡胶夹心法制取印模,制作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协助患者选择牙冠颜色,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系统制作修复体。修复体制作完成进行试戴,调整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形态、色泽,打磨使牙冠与牙体邻接关系与咬合关系适合,采用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粘接牙冠与牙体,打磨除去多余粘接剂。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其佩戴牙冠后的用牙注意事项,半年后复查。佩戴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并回院随访。记录佩戴牙冠后并发症。
1.4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牙齿修复疗效率、修复后近期并发症率,患者对牙齿修复的满意率。牙齿修复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患者佩戴牙冠1个月内牙龈未出现红肿、出血、疼痛、萎缩及其它不适,龈缘无着色,牙齿咀嚼功能正常,牙冠与基牙间无缝隙,牙体无松动,颜色与邻牙协调,患者对牙齿修复外观满意,放大镜下观察未见牙齿裂纹;有效:患者佩戴牙冠1月内出现牙龈轻微红肿及出血,放大镜下可见牙齿有细微裂纹;无效:不符合上述两项判断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牙颗数+有效牙颗数)/总颗数×100.00%。近期并发症观察:患者佩戴亚冠后若发现牙颈缘黑线、龈乳头颜色 /形态改变、裂纹 /折断、脱落、牙龈炎或过敏、继发龋齿等则为并发症。患者对牙冠修复效果满意度调查:患者佩戴牙冠后6个月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患者根据佩戴后对牙冠稳固度、色泽、锲合度、牙齿功能等的感受,综合选择满意选项(很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颗数+一般满意颗数)/总颗数×100.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牙齿修复后近期疗效率比较 修复后1个月,全瓷冠组显效68颗、有效38颗、无效2颗,总有效率为98.15%;金属烤瓷冠组显效53颗、有效25颗、无效7颗,总有效率为93.27%。全瓷冠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金属烤瓷冠组(χ2=3.712,P<0.05)。
2.2两组患者牙齿修复后近期并发症率比较 修复后随访6个月,全瓷冠组出现龈乳头异常1颗、裂纹/折断1颗、脱落1颗、牙龈炎或过敏1颗,并发症发生率为3.72%;金属烤瓷冠组出现牙颈缘黑线14颗、龈乳头异常6颗、裂纹/折断3颗、脱落2颗、牙龈炎或过敏4颗,并发症发生率为29.81%。全瓷冠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金属烤瓷冠组(χ2=11.010,P<0.05)。
2.3两组患者对牙齿修复效果满意度比较 全瓷冠组患者对牙齿修复很满意78颗、一般满意26颗、不满意4颗,满意度为96.30%;金属烤瓷冠组患者对牙齿修复很满意53颗、一般满意41颗、不满意10颗,满意度为90.38%。全瓷冠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金属烤瓷冠组(χ2=4.351,P<0.05)。
3 讨 论
佩戴牙冠是牙科治疗及牙齿美容医疗中的重要措施,其不仅可以保护义齿、覆盖保护根管治疗后出现的腔体,还能对不当位置的牙齿进行位置调整,还具有牙齿美容的效果,受到临床患者和医生的青睐。牙冠材质的不同,其与牙体的吻合度、色泽的持久度、牙的咀嚼强度等均有显著的影响[4]。原则上,牙冠材料的选择应完全遵循患者的意见,但作为医生有义务对患者提供不同牙冠材质的优劣建议,使患者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以期获得患者想要的治疗效果[5]。
本文结果显示,全瓷冠牙冠在修复牙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患者佩戴牙冠后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优势。全瓷冠牙冠的材料由二氧化锆瓷粉为主,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硬度与密度与牙釉质相似,抗折强度高,全瓷冠机械性能较好,硬度、密度、折射率、透明度等与牙釉质相当,透光性好,抗折强度较高,发生断裂、折断几率低[6];全瓷冠无金属基底,与牙龈接触位置不会因为金属发生氧化等情况而导致牙龈边缘着色[7]。全瓷冠制作采用一体化成形,具有自然流畅的颜色观感,尤其符合美学要求。作为与牙龈直接接触的牙冠,其具有高生物相容性,不会与牙龈发生生化学反应,从而有效避免了对牙龈的刺激性,降低牙龈发生过敏、红肿热痛、出血等几率[8],确保了佩戴的安全性。二氧化锆的热传导性低,可有效防御环境温度变化对牙髓和牙周组织产生的不利刺激,从而保护牙髓和牙周。在物理性能上,二氧化锆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且材质较轻,具有较好的佩戴舒适感,由于其抗折强度高,符合个性化制作的特点,适合不同患者及口腔情况[9]。金属烤瓷冠相对于全瓷冠,其抗折性能、硬度与全瓷冠类似,但其在弹性模量、通透性、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生物相容性方面则较全瓷冠差,使得佩戴者牙龈较易出现过敏、红肿热痛、出血等反应,牙冠在使用过程中已发生断裂、折断、变色等,既影响患者牙齿功能,在牙齿修复的美观度上也较为欠缺[10]。因此全瓷冠较金属烤瓷冠是更好的牙齿修复选择。
综上所述,全瓷冠用于牙齿修复的综合疗效率高于金属瓷冠修复,且术后并发症率低,患者满意度高,采用全瓷冠修复牙齿在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较金属瓷冠修复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