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的几点思考
2020-03-03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胡勋徐进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胡勋 徐进
省属转制院所是浙江省内科研的主力军、人才资源的主要聚集地,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作为省内新材料领域的科研院所,积极应对科技全球化浪潮的各种挑战,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以战略思维谋划和推进人才强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材料科技人才队伍,是浙江省冶金研究院全面落实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的有效行动。
冶金研究院现有正式员工133人,人均年龄近40岁。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35%,中级以上职称占62%,专业技术人员占73%,45岁以下中青年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超过85%,省级以上认定的各类人才、专家近50人次。按照院“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冶金研究院注重平台建设、动能提升和激励优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在省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冶金研究院先后建立了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9个,已累计投入1亿元以上,其中科研仪器设备投入500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科研平台建设,一方面较好提升了研究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引进、培养、留住科研人才创造了基础条件。“十三五”以来,通过这些平台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其中硕士、博士30人,培养博士后6人。
多年来,冶金研究院舍得在员工的职业素质提升上花力气,分别建立了针对不同人员的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尤其注重对骨干科研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每年都有100多人次以上的科研骨干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作为国家创新方法示范推广单位,冶金研究院积极开展以创新方法为抓手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先后有28人通过创新工程师认证。
冶金研究院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努力构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设立院科研项目专项基金,配套资助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内部探索性科技项目。设立院科研奖励基金,对项目申请和承担省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获得、授权专利、制定标准、纳入人才项目的人才、公开发表的论文等分别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建立职称和职务并重的晋升机制,让专业技术人员有期待、有盼头。“十三五”以来,研究院为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配套经费达到3380万元,已经有31个团队获得院科技进步奖励,有73人次获得各类配套奖励,奖励经费124万元。累计获得职称晋升64人次,有23人次得到提拔任用。
通过实施以上举措,全院科研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发展。近五年,全院累计承担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4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制订或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地方评价规则5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累计实现总收入近20亿元,其中技术服务收入1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
总体看,“十三五”以来,全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省委省政府对于建设一流院所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和短板。
1.人才总量没有较大的提升
“十三五”即将收官,全院人才总规模与“十二五”末比,变化不大。主要原因,一是进入了人员退休的高峰期,二是受到体制机制的约束,留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有限,引进的人才不少,但流失的人才也不少。人才的总量规模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滞后,也明显与建立一流院所的战略定位不相符。
2.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科研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科技人员知识与时俱进和年轻化,流动意愿较强。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需要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冶金研究院因受到主管部门杭钢集团的管理要求,考核实行单一的经济效益指标,工资总额随之受到约束,难以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工资水平不能与市场接轨,管理不够灵活,运行机制相对滞后,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抑制发展
改制时,鼓励职工持股,单位几乎是人人持股。公司章程只规定持股人必须是单位职工,并未要求退休时退出股权。随着退休高峰期的到来,自然人股权中的大部分已经是退休人员持有。预计到2020年底,退休人员持股占总股本的34.9%。同时,控股大股东杭钢集团因涉及职工股权等问题多年来对冶金研究院没有资金上的投入,设定的考核指标相对于集团的其他兄弟公司也有诸多的限制,不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转制20年来,只能依靠自己研发、自己转化的滚雪球式的模式缓慢发展。随着土地、房产等重资产的累积,资金占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对科研、人才等的投入越来越吃力。
二、加快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的对策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为了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一流院所的要求,冶金研究院考虑在“十四五”的发展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来加快推进人才强院战略。
1.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要加快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招揽优秀人才。在进一步做好平台、动能和激励三项举措的基础上,采用开放课题、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强人才的柔性引进,加强与浙大、哈工大、中科院相关院所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进一步优化培训体系,加快培养青年领军人才,勇于破除选人用人上的束缚羁绊,让年轻人在重大项目中担纲领衔、历练成长。
2.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
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运用引进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等资本运作手段,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让股权激励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提高一线科技人员收入水平,让从事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获得合理合法的价值回报,潜心研究、体面生活,增强一线科技人员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3.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是一个长周期的活动,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成果转化过程也充满了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对正常的科技创新失败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