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磷复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2020-03-03修学峰郑秀兴方俊文

磷肥与复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过磷酸钙磷肥产品质量

李 博,修学峰,郑秀兴,王 臣,王 莹,方俊文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北京 100013)

我国磷复肥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系列化,已形成生产-流通-施用完整产业链,在农业增产增收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复合肥、磷肥的产能、产量和消费量目前已居世界首位,磷复肥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从数量规模型转为高质量、绿色发展,人民群众对“舌尖上的安全”日益关注,磷肥、复合肥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不仅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其产品质量还关系到国内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对外出口时的国家形象,做好磷复肥产品质量管控意义重大。

1 磷复肥产品及行业质量安全概况

1.1 产品概况

复合肥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2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肥料,包括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NPK)或二元(NP、NK、PK)及含中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和功能性物质的肥料产品。复合肥由于营养均衡,更适合我国当前小农户经营为主、科学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的国情,目前复合肥用量约占国内直接用肥总量的60%以上。

磷肥是以磷矿和硫酸(硝酸、盐酸)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反应或高温熔融等方法制备的产品,主要营养元素为磷。磷肥包括7个品种,其中过磷酸钙是用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除含有w(P2O5)12%~18%的磷外,还含有作物生长必需的硫、钙等中量营养元素,同时具有改良碱性土壤的作用,与氮肥混合使用有固氮作用,可减少氮的损失;钙镁磷肥是用磷矿石与含镁、硅的矿石,在高炉或电炉中经高温熔融、水淬、干燥和磨细所制得的磷肥产品,含有磷、钙、镁、硅等有效营养元素,同时兼具改良酸性土壤的功效。

1.2 行业概况

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复合肥生产在2015年达到了顶峰,实物产量达6 500余万吨,近几年的产量在5 500万~6 000万t/a之间波动。我国复合肥行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国内有证企业约3 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到2020年8月)755家,总产能约2亿t/a。

我国磷肥总产能于2016年达到顶峰[1],为P2O5 2 470万t/a;产量于2015年达到顶峰,为P2O5 1 795万t,近年以3.5%左右的比例逐年下降。目前磷肥产品中仅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有证企业500~6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00家,产能总规模约2 000万t/a。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是我国发展较早的两个磷肥产品,1997年产量最高达到3 900万t,后由于高浓度磷肥产品逐步替代,近年产量约为600万t/a。

1.3 质量概况

根据近年来相关部门对肥料市场的抽检结果来看:磷复肥产品质量总体趋向稳定,合格率不断提高。2015—2019年,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市场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4.1%、94.1%、95.2%、96.5%和94.7%。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产品近年来产量缩减很快,抽检样品的数量不多,养分不合格的情况较少。总体来说,小型企业生产设备普遍较为简陋且季节性生产,销售中低浓度的产品居多,质量不够稳定,达标率较低。大中型企业管理较规范,技术装备水平较高,产品质量控制较好,合格率较高。经济发达地区施肥水平高,农民对肥料的认知能力强,施用的肥料质量较稳定,肥料产品抽检合格率普遍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 磷复肥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合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掌握的市场情况,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市场抽检的肥料产品质量情况,发现磷肥、复合肥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牵涉生产端和市场流通端两个环节,原因和表现也不尽相同。

2.1 生产端主要质量问题与分析

1) 产品养分含量不合格 产品养分含量不合格是最常见的问题,涉及氮、磷、钾单一养分或总养分含量不足、有标明量的中微量元素含量不足、磷肥中有效磷质量分数或水溶磷占有效磷比例不合格等。分析原因,一是为节约成本,在工艺配方核算时向养分底线控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误差概率较大,加之实验室检测过程的误差,造成产品单养分或总养分不合格;二是生产装置落后,自动化程度低,造成生产过程计量不均衡,加之出厂控制不严,造成产品养分含量不合格;三是故意降低产品养分含量,主观造假。

2) 水分、氯离子、pH不合格 水分指标不合格,除了储存不当的原因外,主要是生产环节中配方计算不够准确、烘干处理把关不严等导致,同时也有气候、仓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氯离子、pH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工艺控制不到位,反应不完全的缘故;也有的为了降低成本导致配比设计不合理;还有就是生产监管不严或故意作假。

3) 缩二脲含量超标 随着高塔复合肥的发展,缩二脲超标引起的农作物受害案件增多。缩二脲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高塔复合肥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二是在尿素采购时未把缩二脲作为单独指标提出相应的要求。

4) 游离酸、三氯乙醛含量超标 过磷酸钙产品抽检中个别会出现游离酸和三氯乙醛超标。游离酸超标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硫酸的添加量控制不严或产品未经完全熟化导致。三氯乙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一般为合成农药、医药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原料。过磷酸钙为磷矿石与工业硫酸反应制得,产品中没有有机物,三氯乙醛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对原材料把关不严或者缺少标准要求,使用了农药厂、制药厂排放的廉价废硫酸所致。

2.2 市场流通端的问题与分析

历次抽检不合格的项目中,包装标识一直是重灾区。一是标识不规范或标识错误,包括未标注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号、含氯标志,厂址标注欠详,标签字体不规范等常见问题;二是在包装上虚假标识,以微量元素、有机质(甚至钙、硫等含量)冒充大量元素并计入总养分;三是假冒或仿冒名牌,通过直接引用或者使用相似文字,仿冒知名国际肥料企业或合资企业的名称,甚至有编造或者套用生产许可证号的现象。

分析原因,一是不认真研究肥料标识规则,造成标识错误或不清;二是为刻意夸大宣传功能,炒作所谓的概念和新奇特名词来欺骗、误导消费者;三是主观故意仿冒名牌或冒充他人的产品标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四是贴牌产品质量管理不到位,对贴牌企业资质审查缺失。

3 我国磷复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新变化

随着我国磷复肥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行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磷复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点发生了偏移,从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转向对农产品安全的威胁,磷复肥产品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推进,用肥市场产品现配现用的情况增多,养分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同时逃避监管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契合减肥增效要求的肥料新品种不断增多,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非法使用[2]和各种添加物的不当使用、不规范使用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在钙镁磷肥、过磷酸钙产品中添加工业下脚料、作用和危害不明的物质等情况不断增多,给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四是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对土壤及农产品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需要重点关注镉、汞、砷、铅、铬、铊等重金属含量。比如我国磷矿中镉等重金属含量较低,使用合格的磷素生产原料、正常的生产工艺,复合肥、磷肥产品中的镉等重金属含量一般不会超标。但随着中低品位磷矿、非农用非正规渠道的磷素原料、工业冶炼酸、工业废酸和肥料添加剂的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现象呈现增长的趋势,对肥料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管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4 提高行业质量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磷复肥产品种类多、分布广、使用量大,质量安全的弦一刻不能放松。针对磷复肥行业面临的质量新形势和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从管理制度、人员素养、生产技术、监管体系等多领域多维度入手,努力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做到全产业链条可追溯,确保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

4.1 大力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企业应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完成体系认证工作;二是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员工素养教育,创建具有质量优先意识的企业文化;三是稳定优化供应链,选择优质原料供应商,加强原料的分析检测,制定严格的原料检验标准;四是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努力实现生产控制自动化与智能化;五是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生产管理从单纯的成本优先向质量安全优先转变,同时严格产品的物流、仓储管理,避免产品流通环节的污染。

4.2 全面加强有效监管

一是建议加快推进肥料立法,形成以肥料基本法为依据的管理制度,为肥料的管理、督查和处罚提供法律依据,从根本上保证肥料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加快行业标准规范的建立健全。磷复肥行业正处在由量变向质变转换的过程,产品日新月异、迭代速度加快,要加快标准规范的建立,做到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参照,减少灰色地带,确保产品质量。三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源头、生产、流通、终端使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监管,并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从严惩处违法违规企业。

4.3 抬高行业准入门槛

肥料产品是关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工业品。目前小作坊式企业占有一定比例,是肥料假冒伪劣的主要来源;此外,肥料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工艺也五花八门。应从投资规模、人员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准入门槛,规范行业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过磷酸钙磷肥产品质量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施用氮磷钾肥对渝丘陵地区槐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怎样提高农家肥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