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不足及改革设想
2020-03-03王春和
文| 王春和
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健全,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府会计制度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环境以及政治体制还有管理的需要都在不断的变化,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政府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会计制度不能够适应财政体制的变革。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就需要政府会计能够满足其要求,因此政府会计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制度,需要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变革,使其运营模式能够不断的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体制。
(2)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不能满足政府会计实务的要求。2019年全国实行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但有些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责任没有办法落实;不能够准确科学的预测当期的成本,导致不能准确进行绩效管理的情况;会计核算不能提供不能够满足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的需求。
现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设想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事先进行规划和设计,实施过程中进行分部分项,同时要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相互之间能够配套使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重新制定政府会计的目标。鉴于当前的准则下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够简洁、准确的反映当前的国家财务资源的使用,因此就必须要将为社会公众、监督机构和绩效评价提供有效的、准确的会计信息作为政府会计的最终目标。
(2)围绕最终目标制定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体系。重新确立会计目标后要建立与政府会计目标相适应的准则体系,会计体系要坚持“科学合理、先后有序、统一规范”的原则。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9个具体准则,现在还缺少与建立廉洁政府高效政府相适应具体准则,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相适应具体制度准则,满足绩效评价考核的需求。
(3)以政府为特定会计主体,加入成本核算概念,为做好绩效管理评价建立前提。政府会计是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基础的,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需要以一级政府为中心,核算整个政府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需要将现行的财政预算会计系统与行政范围会计系统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通过政府会计信息反映一级政府的运营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成本核算是指对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为满足绩效评价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单位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成本核算对象等确定成本核算周期,并按照成本核算周期等编制成本报告,全面反映单位成本核算情况。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单位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单位按照维度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按业务活动类型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按政策、项目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按提供的公共服务或产品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内部绩效评价需求,可以项目、内部组织部门、业务团队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外部绩效评价需求,可以政策和项目、单位整体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单位应当根据成本信息需求设置成本项目,并对每个成本核算对象按照其成本项目进行数据归集。成本项目是指将归集到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反映成本构成的具体项目。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成本信息需求,按照成本经济用途、成本要素等设置成本项目。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在本条前款规定的成本项目下设置进一步的明细项目或进行辅助核算。不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耗费,不计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政府的会计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首先应当调整当前的政府会计职能目标,然后在新的会计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与目标相适应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时,以政府为主体,正确、科学、完整的反映政府财务资源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结果,最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对收付实现制进行适应性调整,引进基金会计等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完善我国政府的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