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
2020-03-03丁浩
丁 浩
(武汉文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00)
一、问题提出
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又一个区域发展的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1省市,2017年末常住人口占全国的42.9%,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1.2%。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国家明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同时提出要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增强发展的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旅游业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符合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方向,在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也对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旅游城市群、长江中游旅游城市群、成渝旅游城市群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目前的竞争力如何,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各省市的要素配置效率又如何,值得进行比较、分析,找到相互之间的差距,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二、研究综述
(一)文献回顾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上。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易丽蓉等提出旅游支持因素、旅游资源、目的地管理、需求状况、区位条件5个因素与目的地竞争力正相关[1];臧德霞等通过研究认为自然吸引物、资源与环境维护、社会灾难、目的地可进入性与知名度等11个方面是海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2];王纯阳认为旅游价格、环境管理、市场需求、目的地管理、技术等方面是国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关注的重点[3];李文龙等认为旅游资源吸引力与旅游组织接待能力是造成内蒙古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4]。
表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文献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上,国内学者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并没达成广泛统一,在评价方法上大多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评价对象的选择上有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省市层面等,具体情况参见表1。
(二)文献评述
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在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业投入、旅游业产出、旅游业支持、目的地管理、当地经济社会状况等因素上。而在文化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因素等对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方面考虑较少。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方法上,有两个明显不同的思路。一个是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建立投入指标体系和产出指标体系,然后算出投入产出效率,最后用投入产出效率来表示竞争力的大小。另一个思路是直接建立一个类似“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发展水平”的差异来表现竞争力的大小。但通常是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各种定量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最后通过指标值和权重的计算得出竞争力指数。
三、指标体系构建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并赋予其满意的访问体验、实现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维持当地相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15]。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基础是目的地所拥有的各类旅游及旅游相关资源,而最终表现的差异取决于不同旅游目的地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就是在一定投入下获得最大、最优产出的能力[16]。因此,采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计算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效率值的大小来表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大小。最终的效率值也可以反映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旅游业要素配置的效率。
(二)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
首先,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和人力的投入,因此要建立产业投入与人力投入2个要素层;其次,旅游活动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位移,需要交通工具的支持,因此加入交通投入要素层;第三,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除了各类景区景点外,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因此要建立文旅资源投入要素层;最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生态投入要素层。最终在投入指标体系方面,建立文旅资源投入、生态投入、产业投入、人力投入、交通投入5个要素层、15个指标体系(详见表2)。
表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投入指标体系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产出指标体系方面,研究只考虑旅游业的直接产出,在借鉴冯学钢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国内旅游产出、国际旅游产出、旅游企业产出3个要素层、7个指标体系(详见表3)。与冯学钢的研究相比,将入境旅游者人数指标用更能反映入境旅游质量的入境过夜游客数代替,其他指标保持不变。
表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产出指标体系
投入指标体系中,指标X1、X7、X8、X9、X10、X11、X12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7》;指标X2、X3、X4、X5、X6、X13、X14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指标X4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以省会城市数据代替;指标X15来源于搜狐网福瑞天象国际航空俱乐部发布的数据。产出指标体系中,指标Y1、Y2来源于各省2017统计年鉴数据,其中重庆国内旅游收入数据根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数据(2016年1—12月全市旅游接待及收入完成情况)估算得到;指标Y3、Y4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指标Y5、Y6、Y7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7》。
(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首先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Sj与Sk分别为投入和产出各指标的标准差,分别为投入和产出各指标的均值。在此基础上,作归一化处理得到指标权重: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投入指标权重详见表4,产出指标权重详见表5。
表4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投入指标权重
表5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产出指标权重
第二步,利用最大元素基准法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j=1,2,3,...15;n表示样本个数)
(k=1,2,3,...7;n表示样本个数)
第三步,计算旅游目的地投入要素综合指数X和产出要素综合指数Y。计算公式为:
第四步,计算表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投入产出效率指数。计算公式为:
四、长江经济带旅游目的地要素投入与产出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目的地要素投入分析
要素投入综合指数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目的地投入量的大小。要素投入综合指数越高,说明该旅游目的地投入越多,反之则越少。表6给出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值及其排名。
表6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值及其排名
由表6可知,浙江省的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最高(70.607),贵州省的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最低(25.192),两者相差45.415。浙江省的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高于70,处于高水平。江苏和四川两地的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大于50,表明这两地的旅游业投入水平相对较高。湖南、云南、湖北、上海、安徽、江西六地的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介于40至30之间,相对而言处于中等水平。重庆、贵州两地的旅游要素投入综合指数低于30,相对而言处于较低水平。
表7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投入对比
表7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投入对比。在文旅资源投入方面,投入最高的是浙江省(19.50),投入最低的是贵州省(3.00),两者相差16.5。从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文旅资源投入方面差距较大,一方面是各地旅游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文化旅游产品的投入上存在差距。在文旅资源投入方面呈现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上游递减的趋势。在生态投入方面,投入最高的是四川省(9.84),投入最低的是江苏省(3.68),两者相差6.16。从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生态投入上差距较小,呈现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上游递增的趋势。在产业投入方面,投入最高的是浙江省(32.74),最低的是贵州省(3.60),两者相差29.14。从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产业投入上差距较大,总体来看长江上游的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在产业投入方面存在较大优势,长江中下游各地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投入相对较少,趋势呈现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上游递减趋势。在人力投入方面,最高的是江苏省(7.09),最低的是贵州省(2.45),两者相差4.64。从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人力投入方面差距不大。在交通投入方面,最高的是四川省(12.45),最低的是上海市(1.61),两者相差10.84。从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交通投入上差距较大,但仔细分析会发现,除上海和重庆两个直辖市外,长江上游的四川、贵州、云南三地交通投入较大,主要是由其区位条件导致的;长江中下游的其他省份,交通投入的差距相对较小;交通投入呈现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上游递增趋势。
(二)长江经济带旅游目的地要素产出分析
要素产出综合指数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目的地产出量的大小。要素产出综合指数越高,说明该旅游目的地产出越大;反之则越小。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产出综合指数值及其排名,见表8。
表8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产出综合指数及排名
由表8可知,上海市的旅游产出综合指数最高(79.387),贵州省的旅游产出综合指数最低(18.898),两地相差60.489。上海市的旅游产出综合指数高于70,相对而言属于高水平;江苏和浙江两地旅游产出综合指数高于50,相对而言属于较高水平;四川、云南、安徽、湖北、湖南五地的旅游产出综合指数介于30至40之间,相对而言属于中等水平;江西、重庆两地的旅游产出综合指数介于20至30之间,相对而言属于较低水平;贵州省的旅游产出综合指数低于20,相对而言属于低水平。
表9给出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产出对比。在国内旅游产出方面,最高的是江苏省(12.81),最低的是上海市(4.83),两地相差7.98。从趋势分析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国内旅游产出差距不大。除开上海和重庆两个直辖市,其他9个省份可以分成两个等级。一个是江苏、浙江和四川,其国内旅游产出指数在10至13之间,国内旅游产出水平相对较高;一个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和云南,其国内旅游产出指数较为相近,在6至7之间。在国际旅游产出方面,最高的是上海市(28.02),最低的是贵州省(1.89),两地相差26.13。国际旅游产出方面从趋势分析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呈现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上游递减的趋势。在旅游企业产出方面,最高的是上海市(46.53),最低的是云南省(8.59),两地相差37.94。在旅游企业产出方面,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呈现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上游递减的趋势。
表9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要素产出对比
五、长江经济带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
表10给出了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值,投入产出效率值越大表示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越强,反之则弱。投入产出效率值大于1则表示该旅游目的地产出大于投入,实现了规模经济性;如果投入小于1则表示产出小于投入,该旅游目的地规模不经济性。由表10可知,上海市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最强(2.383),浙江省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最弱(0.727)。投入产出效率值大于1的只有上海和江苏两地,长江经济带其他9个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值在0.7至1之间。
表10 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竞争力比较
利用SPSS的聚类分析,运用层次聚类的Q型聚类,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详见图1。由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将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为三类,极强的上海市、较强的江苏省、竞争力一般的其他地区。
图1 长江经济带旅游目的地聚类分析结果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极强的上海市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旅游经济发展道路,旅游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市应该继续保持这种强竞争力。通过对上海市投入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文旅资源投入值较低,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仅排在第10位,因此今后需要增加文旅资源的投入。鉴于上海市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建议重点开发文化创意类旅游产品。在旅游目的地产出方面,上海市的国内旅游产出值最低。建议上海市注重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吸引更多的国内旅游者到上海市体验各类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竞争力较强的江苏省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型的规模经济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较高。在对江苏省旅游投入要素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发现,其生态投入水平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属于较低水平,因此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投入与建设,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除上海和江苏两地外,长江经济带其他9个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水平一般,其投入产出指数介于0.7至1之间,旅游要素产出略小于旅游要素投入,旅游经济具有规模不经济性,旅游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不高,今后的发展空间巨大。研究认为,以上9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水平一般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要素投入水平低及投入的非均衡性。以湖北省为例,其旅游目的地要素投入中的文旅资源投入、生态投入、产业投入、人力投入指标值均低于11省市相应指标的平均值,而只有交通投入值高于11省市平均值。这些省市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加旅游要素的投入;另一方面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其产业关联度较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注意产业的均衡发展,某一方面的劣势将影响其他部分优势的发挥。
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最低,这一结果与许多其他研究相比有一定的出入。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如指标选取的差异、指标数据年份的差异、研究方法的差异等。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浙江省的情况属于超高旅游要素投入(排名第一),较高旅游要素产出(排名第三)。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最低,这一结论是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得出的,主要是以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衡量其竞争力的大小,并不代表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但是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浙江省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要素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浙江省在今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各类旅游投入要素的合理、有序利用,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六、总 结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在建构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强弱。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投入指标方面,建立了文旅资源投入、生态投入、产业投入、人力投入、交通投入5个要素层、15个指标的体系。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产出指标方面,建立国内旅游产出、国际旅游产出、旅游企业产出3个要素层、7个指标的体系。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计算,认为:上海市基本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旅游经济发展道路,旅游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超高,今后应注重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同时需更多地关注国内旅游的发展;江苏省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型的规模经济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较高,但需要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的投入与建设;除上海和江苏两地外,长江经济带其他9个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水平一般,旅游经济规模不经济性,旅游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水平低及投入的非均衡性;浙江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最低,并不代表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而是说明其存在要素配置效率较低问题,今后需更加注重各类旅游投入要素的合理、有序利用,提高旅游要素投入产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