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管阿姨,走上大学讲台教写作

2020-03-03

中外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宿管宿舍楼宿舍

□ 陈 霖

“汤阿姨好!”记者与汤杏芬步行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称杭电)的校园里,迎面而来的学生总会和她热情地打招呼。

汤杏芬是宿管阿姨,管理杭电4 栋学生宿舍楼。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她,在他们眼中,汤杏芬是校园的红人:写了7 部小说,有几部在校报刊出,内容有趣接地气,学生连连催更。2019 年11月,“汤阿姨”更成了全国红人,学生的朋友圈、微博以及许多网站被“汤阿姨”刷屏了:宿管阿姨成了杭电写作课教师。《环球人物》记者11 月21 日来到杭电,“汤阿姨”已经讲了三堂课。

汤杏芳负责管理4 栋宿舍楼,7 年写了7 部小说,成了校园红人

“我写作是野路子的”

“从吉林来的袁小亮对杭州的高热表现得尤为抗拒,他赤裸着上身,下身仅一条三角裤衩围在腰间,趿着拖鞋豁拉拉的跑下楼来,一看大厅里没其他坐处,拎过一旁不知谁摆在墙角的大矿泉水空桶,一屁股坐在桶口上。1 米8 大个拖着后臀趴坐于矿泉水桶上,活脱脱的一只招财蛙。”

这段描写选自汤杏芬第七部小说《宿管阿姨与楼里的娃》,小说里的袁小亮是名大大咧咧、不服管教的男大学生。汤杏芬花了上百字篇幅描写他“趿着拖鞋”“一屁股坐在桶口上”等动作,还形容他是“招财蛙”,就是为下文他常和教官、阿姨抬杠作铺垫。“同学们,该有的铺垫不能少!”汤杏芬在课堂上提醒学生。她还举例解释如何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取舍文字、转换场景。

今年秋天,汤杏芬接到校团委的电话,他们请她给大学生上一门写作公开课。“我说这太突然了,我写作是野路子的,若是讲不好。岂不是误人子弟。”团委的老师了解汤杏芬的写作之路,认为她的经验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励他们主动去读、去写。这番话说服了汤杏芬,“走上讲台,算个老师;回到楼里,就是阿姨”。这门课由8 名老师轮流授课,如今她的课深受欢迎。

汤杏芬说自己是走“野路子”,因为她从没受过专业训练,甚至觉得自己没什么天赋,“只是爱写东西”。汤杏芬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农民家庭,20 世纪70 年代,家里很穷,粮食不够吃,母亲常做的是青菜煮稀饭,“其实只见青菜,不见米粒”。汤杏芬和两个妹妹吃了好几年,后来能吃上米饭了,连续很多年都不愿吃青菜。家里老人重男轻女,而汤杏芬的母亲生了3 个女孩,母女常受指责。汤杏芬不爱说话,性格不太讨喜,还常被取笑笨。

“那个年代就是苦的年代,有很多人为创造出来的创伤。”汤杏芬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苦闷。“不高兴的事不能全都说给旁人听。他们听过一遍,可能会挺有兴趣,然后安慰你,等到第二遍、第三遍,就会嫌你烦。与其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地说,不如用那支笔,说给自己听。”她上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务农了,但一直在写作,“家里和地里两点一线,种完地回家就写东西”。

2006 年前后,中国网络极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博客平台,许多人得以上网写作抒发心情。汤杏芬花500 块钱学五笔打字,在当时热门的城市生活社区网站“19楼”开博客、写杂文。汤杏芬很多朋友早已嫁为人妻,常和她分享故事。“都是平凡小事,但会让人纠结、难过。”汤杏芬便以她们为原型开始写第一部小说,讲述女性从原生家庭到夫家遇上的难题。她写完后发给朋友们看,她们很惊喜:“噢,原来我在汤姐笔下是这样的,被你这么一描述,我感觉就不那么纠结了。”后来有一天,她打开博客,发现很多人在下面留言:“今天怎么还没写”“催更催更!”就这样,汤杏芬开启了写小说的生涯。

“95 后”服她,“钉子户”怕她

11 月21 日上午9 点多,汤杏芬已经巡完4 栋宿舍楼,回到办公室。她打开笔记本电脑看幻灯片,为下午的写作课做准备,还时不时念出声。她没教过课,怕说废话,耽误学生时间,一得空就进行演练,“每张图片要怎么切换,都要心里有数”。在汤杏芬心中,说话和写作的目的是一样的,有理有据且让人听(读)得下去。她当宿管阿姨的这几年,做得最多的就是沟通。

2015 年,汤杏芬成为杭电的一名宿管阿姨,管理着上千名“95”后本科生、“90”后研究生的宿舍。学生朝气蓬勃,却也不太听话。“我女儿也是‘95 后’。面对学生,我就想,如果板着脸对女儿说教,她也未必理我!所以我就丢掉身份,跟学生以朋友的方式相处,说说笑笑。人嘛,就是这样无形中有了感情的纽带。”

举重若轻地开玩笑是汤杏芬能“制伏”淘气学生的秘诀。一些学生喜欢把垃圾袋堆在宿舍门口,影响了楼道清洁和美观,汤杏芬不生气、不发怒,趁学生刚开门,笑盈盈地迎上去:“哎呀帅哥,你那么帅,那行为能不能再帅一点呢?顺手把垃圾带下楼丢进垃圾桶也不用花多久嘛,对不对!”学生嘿嘿地笑,乖乖把垃圾拎下楼丢掉。

有些“钉子户”也拿汤杏芬没办法。一天下午3 点多,汤杏芬查寝,走入宿舍,正在睡觉的男同学被吵醒了,桌上摆着刚烧了水的电热水壶。电热水壶是宿舍违禁用品,汤杏芬暂扣了,那名学生却大声喊:“你吵到我睡觉了!我告诉你,你收一个我买一个。收完你快给我滚!”汤杏芬心平气和地说:“你放心,我不会留在这吃晚饭的。”离开后,她写了一条长消息:某位小哥哥,我本想找你们辅导员和导师来评评理,但想你还是孩子,成长需要空间,我会原谅你。你为什么敢说让阿姨收完了水壶就滚?无非是觉得阿姨人微言轻。你说对了,阿姨不会拿你怎么样,但你走上社会后,外面的人不可能这样宽容你的。

汤杏芬把这条消息发到她与宿舍学生的QQ 群里,希望以此劝化年轻人,“所有人都能看到,也给他一些压力”。那名学生看了后大怒:“你还想怎么样?!”群里几百人一看他这个态度,纷纷指责这名学生做得不对,他也不再吭声了。

会看脸的“心理辅导员”

在大学校园的后勤、安保群体中,有才的人并不少见。比如,浙江大学宿管阿姨郭红萍学英语、阿拉伯语,在宿舍楼出英语黑板报;北京大学保安大哥张君成蹭课考上北大等。相较之下,汤杏芬和学生的联结则非常紧密,甚至成了“心理辅导员”。

今年4 月,杭电邀请汤杏芬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杭电的男学生多,汤杏芬就教他们要勇敢追女孩子:“缘分就像蒜蓉生菜。缘分来了,人家很主动,你却往后退,那你说,这是不是端着端着就黄了。”此前,她还受邀参加2017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并发表演讲。如今的她已成为生活老师,管理着几名宿管阿姨。

记者与汤杏芬待了一天,见她随身拎着个黑色的包。这是她前些年花几十块钱买的,为了能随时回应学生需求,在包里装了宿舍钥匙、笔,还有学生档案本。刚成为宿管时,汤杏芬就天天拿着档案本堵在宿舍楼门口,一见到学生就拦住,问他叫什么、哪个班、哪个宿舍。她还特别善于“看脸”:看学生的神态、眼睛里的光、脸部细节。一开始,学生有点不耐烦,持续了一阵子,却觉得汤杏芬挺关心人,因此熟络起来。

2019 年11 月21 日上午,汤杏芬正在巡楼(左图),下午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上写作课(右图)

“为什么要认人?”汤杏芬开始手舞足蹈地向记者解释,“学生换个发型、换件衣服,你可能就认不出来了,但神态和气质是不变的。比方说这个人眼睛闪着光,脸上洋溢着很阳光的气质,大概率是个快乐的人,那你平时也不用太盯着他;有些人会躲闪我的眼睛,平时进出不打招呼,可能就比较忧郁。”就这样,汤杏芬花了两个多月记住了那栋楼里832 名学生的姓名和寝室号。后来,她被调去负责其他楼,原先这栋楼来了名新的宿管阿姨,学生见她常坐在值班室,就和她说:“阿姨你不要一天到晚坐在这嘛,你应该跟汤阿姨一样,拿个本子站到门禁那儿。”

记住了学生,汤杏芬能随时察觉出他们的异样。她记得,曾连续几天没在早晨看到某位学生下楼,便给他打电话,得知他不适应大一生活逃课了,整天赖在床上。自那之后,汤杏芬每天都给他打电话,问他在干什么,对方不耐烦,汤杏芬就插科打诨,和他开玩笑。“我想让他知道阿姨记得这件事,或许哪天他觉得不好意思,总让阿姨操心自己上课的事。”一天,汤杏芬终于接到他的电话:“汤阿姨,不好意思啊,我以后每天自己起来(去上课)。”之后,他再也没有逃课了。回忆到这里,汤杏芬告诉记者:“很多事情并不难,只要你用心。”

曾经有段时间,汤杏芬会翻出几十年前记录心情、抒发不快的日记,每翻一次就哭一场。“后来我觉得,既然这些让我不高兴,那不如就不留,苦难的东西应该是用来遗忘的,这也是放过自己的一种方式。”汤杏芬搬家时,就把它们扔掉了。如今,她特别感恩,觉得学生给了她很多爱。一次,杭电新校区开学前需要有人打扫,几十个学生报名前去,结果车子坐不下,十几个人只好留在楼道里,汤杏芬就带他们去家里,做饭给他们吃。从此,去汤杏芬家吃饭成了杭电学生的福利。从杭电到汤杏芬家要搭1 小时地铁,学生却不嫌远。下课就上地铁,到站了骑个小黄车直奔她家,挤在客厅的一张圆桌旁,吃“汤阿姨”的拿手菜红烧羊肉。

猜你喜欢

宿管宿舍楼宿舍
智斗宿管阿姨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中国人民大学一宿舍楼起火:已扑灭 楼内无学生居住
宿管大媽畢業贈言 網友:“像親媽一樣”
一个都跑不掉
高校宿舍楼夜间蓄热通风性能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