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探索

2020-03-02丁静静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丁静静

摘 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培养室内设计方向高技能人才新的途径与方法。这种渗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从学校到企业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文章分析职业院校中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的培养依托,针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提出培养方法,以满足工匠精神视角下的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室内设计;人才培养

注:本文系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校级课题“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渗透——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XZJM2019-0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工匠精神的回归已达成社会共识,各行各业,都立足自身现状与特点,发扬具有特色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应当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的依托

(一)政策的引导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到2017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再到“2017国是论坛”中指出,职业院校要担当起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培育工匠精神应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核心任务。这一系列的政策,正是发扬工匠精神最大的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由中国速度转变为中国质量、由中国产品转变为中国品牌三种转变。这需要工匠精神为依托,需要培育工匠精神的环境,建立工匠精神的制度,培育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社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机制是保障工匠精神发扬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企业的需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德国制造”在世界享誉盛名,它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等都是世界质量最过硬的产品,那是什么环境成就了“德国制造”呢?有记者问西门子总裁:“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彼得·冯·西门子是这样回答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企业运营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1969年,德国颁布了《德国职业教育法》,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德国双元制式的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德国青年在15—16岁时,有2/3进入职业学习体系,他们在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并在企业工作。

室内设计公司要求人才具备前卫的设计理念、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精通施工图、效果图的绘制,能够对工程现场进行监督管理。而对于一般院校的学生来说,学校的教育缺少与实际工程的对接,因此学生即使成绩优秀,也仍然缺乏职业技能。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室内设计也迈入质量时代,工匠精神是供给侧改革下的推动力与活力,高职院校学生只要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多一份精益求精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就更容易与社会对接,被企业接纳。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的路径探索

(一)把“育德”融入专业教学

职业教育践行的宗旨应该是“立德树人”。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是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从社会对人才的界定,就能看出“育德”的重要性。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全面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德”重在“育德”“育魂”,“育”重在“育能”“育人”,双效齐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技能观。

(二)打造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含义是指由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构建学习共同体,在知识、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协作、反思等,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个体的成长,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学习共同体的创建,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主动的行为与兴趣,这样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成果更突出。以室内设计专业课堂为例,可以跨年级学习,合作学习,以老带新,教师要善于从班级中发现小老师,这样学生兴趣更浓,适应更快。也可以不同专长的学生在一起互相交流讨论,完善专业技能。通过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开展线上线下课堂、邀请企业师傅进课堂、微课等形式,创建“和而不同”的生态课堂。

(三)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如何测评学生是否掌握这些技能?专业的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用行业的标准来培养学生、测评学生,这是检验一个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将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践行,自主操作,教师辅助推进,行业专家评判指导。

下面以展示实训室建设为例,分析我们在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上的得与失:

设计阶段:校企合作单位景明设计公司承接设计项目,公司带领设计团队、学生团队共同完成设计。前期,学生实地考察,测量现场尺寸,构思设计方案;中期,学生参与方案研讨,绘制效果图;后期学生参与施工图的绘制。施工阶段:学生参与设计公司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学生参与展示实训室建设的全过程,从最初的线路预埋、地面找平到后期的多媒体安装、灯具安装、家具进场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项目分小组完成,实施项目的过程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

实训室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学生实际参与,由企业老师和校内老师共同指导,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行业标准吃透并掌握,专业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分析汇报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会有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在现场对接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

在专业教学中,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与协作者,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把企业搬进学校,把课堂延伸到企业,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心中。

三、室内设计专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意义

把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发展、企业转型的需要,是将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线,满足时代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这都需要专业型人才的融入。这种视角下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突出,且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实践能力、动手协作能力、研究分析能力、交流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新的途径与方法。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技能领域的教学,还包含职业精神教育。职业教育不应成为一种为教育而教育的教学,而应当成为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人才输出基地。行业的发展需要职业精神,只有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院校的兴学之基、强校之魂、育人之石,职业院校要承担起工匠精神培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孔德忠,王志方.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析[J].成人教育,2017(11).

[2]赵晓山.试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艺术科技,2018(5).

[3]葛超凡.项目进入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与探索[J].居舍,2019(15).

[4]梁青春,桂德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

[5]张丹丹.工匠精神与高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陶慧娟杨文韬室内设计作品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