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甘肃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0-03-02李红霞汤瑛芳沈慧陈文杰
李红霞 汤瑛芳 沈慧 陈文杰
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探讨分析了影响产业融合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加强产业融合政策支撑体系、多层次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发展措施。
关键词:甘肃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0)01-0060-07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01.015
Reflections on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of Gansu Province
LI Hongxia, TANG Yingfang, SHEN Hui, CHEN Wenji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induction and summary, comparative analysis, etc., to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key factors that has affecte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 Gansu Province,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easure of strengthening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enhanc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at multiple levels, fostering diversified business entities, establishing a more closely linked interest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Gansu province;Countryside;Integration of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Development measures
农村一、二、三產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技术渗透、要素集聚、组织制度创新,跨界配置技术、资本、资源要素,促进农业生产、产品加工、贮运销售和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有机整合,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 ]。具体体现为一、二、三产中的细分产业相融合,并在农村实现内部化,最终使新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产业形态得以诞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2 ],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3 ]。近年来,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界定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1 - 3 ],研究了产业融合的本质[4 - 5 ],剖析了多个产业融合的实践案例[6 - 7 ],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7 ],分析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思路对策等[8 - 9 ],借鉴了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推进产业融合的经验和启示[10 - 11 ]。总的来看,甘肃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鲜见报导。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政府支持、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利益共享的格局,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遇到了问题和挑战。我们通过分析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探讨影响产业融合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国家实施农村产业融合政策以来,甘肃省组织创建麦积区、高台县、武威国际陆港、肃州区4个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民乐县、临夏县、凉州区、安定区、靖远县、武都区6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甘州区、靖远县、安定区和康县4个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县,创建秦州区、凉州区、康县、庄浪县、和政县、两当县、永靖县、敦煌市、麦积区9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农业与加工流通、电子商务、科技教育、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进一步融合,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良好
1.1.1 强化规划引领和制度保障 2016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制订《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此后相继出台了《甘肃省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工作方案》、 《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方案》、 《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等,构建了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框架,农村产业融合工作稳步推进。
1.1.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甘肃省以现代农业发展行动抓手,形成了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全面发展的产业体系。2017年,甘肃特色优势作物面积220万hm2,农民从事特色优势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70%以上。全省共创建10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31个农业科技园区、7个农民工创业示范县、33家“星创天地”平台。获得“三品一标”认证132家、面积180万hm2、农产品1 759个,获得全国驰名商标认证的农产品72个,农产品监测综合合格率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5.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2.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
1.1.3 产业融合环境不断完善 甘肃省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向好向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实施精准扶贫,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41万hm2,高效节水面积累计43.07万hm2。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成农村户厕60.98万户,建成“万村整洁”村7 209个、美丽乡村2 844个。积极稳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三变+种植养殖”、“三变+乡村旅游”等多种成功模式及劳务股、资金股、技术股、土地股等多种股权形式,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千县燎原计划”和“千县万村”等项目,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75个、乡级电商服务站1 159个,年培训电商人才10万人次,打造“甘肃惠农公交”服务品牌,推进农村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农村环境优美、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增强了要素集聚能力,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1.2 产业内涵日益丰富,多业态蓬勃发展
在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农业可进一步拓展生态、生活、示范、教育、服务等功能,使新的产业价值和形态得到了更好的拓展和诠释,实现了农业向二、三产业的延伸。
1.2.1 纵向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产品加工业是“接一连三”的重要桥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甘肃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建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示范基地、产业基地、园区和企业集团,培育了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名优品牌,如甘肃高原夏菜、定西马铃薯、静宁苹果、七里河百合、永登苦水玫瑰、平凉红牛等,品牌价值超过700亿元,品牌效应对全省产业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1.2.2 横向拓宽产业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已经从“赏花摘果”、“一鸡多吃”的初级形态逐渐向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商务度假等多功能拓展。休闲农业整体进入成长期,由粗放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品牌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迅速。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7 036万人次,收入127.5亿元;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平臺网店8 674家,网销额27亿元。创建了9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成了650个旅游专业村、1.39万家农家乐、22家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园和基地。
1.2.3 深化产业内部融合,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甘肃省在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价值链的同时,强化农业生态链和环境链,创新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深入开发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功能,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构建了区域循环农业体系。已初步成型的有河西戈壁生态农业循环模式、陇东粮畜果一体化区域循环模式、中部小流域治理与产业开发循环模式、陇南及天水南部山地农林立体复合生态循环模式、甘南及祁连山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循环模式、沿黄灌区绿色高效现代都市农业循环模式,建立了循环、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走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2 ]。2017年,甘肃省秸秆综合利用率82.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80.1%,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68%,尾菜处理利用率39.5%[13 ]。
1.3 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以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向农业领域扩散、渗透,通过发展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各个环节渗透,衍生出生物农业、智慧农业、航天农业等新业态,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路径[14 ]。
1.3.1 “互联网+现代农业” 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建立了甘肃农业信息监测预警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基层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延伸到所有乡镇和80%以上行政村,农业信息综合覆盖率达到80%。信息技术与农艺技术集成运用,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甘肃现代化农业发展。
1.3.2 生物农业 甘肃省加快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体系,培育出玉米、马铃薯、百合等优质、抗病新种质及新品种。近年来,以诊断制剂、疫苗和兽药研制为主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杂交制种为主的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物制品及食品研发为主的甘肃华安生物科技集团、甘肃华羚乳品集团公司,以生物饲料为主的甘肃德华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中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物肥料为主的甘肃华源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天耀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发展迅速,品牌效应和知名度逐年扩大,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技术与农业融合的商业化开发。
1.3.3 航天农业 甘肃省建立了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成立了航天工程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专业从事航天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制种、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目前,拥有九大类农作物999个航天品系,育成的38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在全国28个省区累计推广19.3万hm2,实现农业产值110亿元。
1.4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示范带动作用增强
甘肃省坚持把培育农村产业融合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牵头抓总的关键措施,成立了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行业协会,积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和联盟等蓬勃发展,惠农效益持续提高。2017年甘肃省龙头企业2 227个,从业人数17.7万人,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基本形成了健全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效益和质量明显提高,产业融合能力显著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8.48万个,社员170万人,带动农户268万户。各类农機社会化服务组织3 000多个,其中农机合作社 1 843个,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11.1亿元。家庭农场8 300个;专业市场195个;其他形式(协会、联盟)498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建立了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方式,2017年统计订单合同3 620个、合作方式(利润返还)2 123个、股份合作方式(按股分红)1 003个、其他1 769个。农产品流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农业互联网联盟等组织主动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行业规范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5 公共服务支撑有力, 引导要素集聚
探索构建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农村信息化服务支撑。搭建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对象约20万多人;搭建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云平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农情信息采集、农业科技服务三大类功能。2017年,实现80%的行政村通宽带,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99%,全省信息服务点1万个,乡村信息员人数3.4万名。建立了省市电子政务体系,实现省市两级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金融服务,畅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龙头企业信贷投放。以支撑与服务农业产业为重点,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不断创新完善,建立了1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33个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类技能培训119万人次, 1.2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将农技推广自上而下拓展延伸到农村,有力支撑了甘肃农业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
甘肃省农村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层次较低。一是纵向产业链延伸不够长,横向新技术渗透不够。产业融合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影响了产业融合的增值空间,制约了农民的增收空间。二是产业融合模式单一,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农业集约化程度偏低,股份制、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方式较少,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数停留在土地流转、雇用及购销合同关系上,利益的二次分配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三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营特色不明显,延伸产品开发不足。
2.2 新型经营主体实力较弱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普遍存在新型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小、弱”,产业链条“短、细、散”,产业融合“浅、单、松”,整体水平较低,精深加工及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高回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宣传、组织和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较弱。行业协会自身建设薄弱,难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服务能力有待全面提升。
2.3 产业融合面临要素瓶颈制约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一是资金扶持渠道少。甘肃农村产业融合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而银行专项基金受利润要求、风险规避、运作模式等因素限制,使基金签约率较低。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贷款抵押形式相对较少,同时贷款手续复杂、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土地制度约束。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随着产业集聚、农业多功能拓展,需要大量的永久用地,政策规定按建设用地管理,使许多项目难以正常运营[1 ]。三是人才缺乏。新型经营主体在市场经济、科技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农民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不高,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缺乏,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甘肃省农村道路交通、物流仓储、信息通讯、检验检疫等基础设施滞后;农业生产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支撑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荒漠化,盐碱地比重大,土地后备资源改良利用难度大。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较大困难。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迟滞了新业态的发展,增加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风险和成本。
3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3.1 加强产业融合政策支撑体系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政府支持。一是加强部门协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联动机制,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强融合发展政策落实创设。积极推动财税、金融、科技、信息等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围绕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开展政策创设,有针对性地细化实化工作举措。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一批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和示范企业。四是健全用地政策。建议对融合项目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单列,将建设用地指标向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倾斜[1 ]。五是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通过提升农田质量、加快农机化装备与支撑条件建设、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路电水气网邮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3.2 多层次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以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为重点,构建专业、现代、高效率的农业产业格局。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发展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有特色的地方产业。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创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推进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树立诚信意识,提升全程质量控制,创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鼓励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探索电子商务、地产直供、智慧农业、租赁托管、体验经济和个人定制等多种发展模式。在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生态、生活、示范、教育、服务等功能。促进农产品加工循环高质梯次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绿色加工循环模式。
3.3 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通過政策支持、典型示范、机制创新,培育一批示范带动面广、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经营主体[4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品牌营销和社会化服务;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鼓励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实现与合作组织的深度融合;支持运用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强化与市场的链接,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15 ]。二是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合作组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鼓励合作组织通过相互联合及吸收新社员等方式开展横向一体化,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并在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和生产加工等领域联合;促进纵向一体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培育一批规范化程度高、加工能力强的合作社。三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成立家庭农场,支持科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和返乡务工人员兴办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产地初加工、地产地销、产品直销等,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四是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发展,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培育产业联盟和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和完善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16 ]。
3.4 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完善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16 ]。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制、股份制等方式,不断完善订单农业、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产品、技术、财政量化到户资金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组织,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17 ]。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设立风险保障金,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引导实力强、服务网点覆盖面广的保险机构与基层政府合作,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机制。增强经营主体契约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3.5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一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健全适合农村产业融合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运用信贷保险等,引导社会金融资本向农村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发展,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范围。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大数据平台,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品控追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实现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全省共享。三是培育融合发展科技人才。培养一批会管理、懂经营、有特长、敢竞争的复合型、创新型企业家人才,引领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通过“项目+人才”的模式,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融合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实施职业农民带头人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农村大中专毕业生、专业大户、青年农场主等骨干人才[17 ]。四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购买等方式,多元化培育农业服务主体,积极建立信息咨询、农技指导、产品营销、保险推广、信用评价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鼓励发展生产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种苗繁育、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16 ]。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 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
[2]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3] 宗锦耀. 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 农产品市场周刊,2018(1):28-30 .
[4] 王乐君,寇广增.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7(6):82-88.
[5] 赵 霞,韩一军,姜 楠. 农业三产整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7(4):49-57.
[6] 郭 军,张效榕,孔祥智.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基于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案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19(3):135-144.
[7] 李玲玲,杨 坤,杨建利.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78-85.
[8] 杨建利,邢娇阳.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9):72-78.
[9] 姜长云.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 中国农村观察,2015(2):18-22.
[10] 覃朝晖,刘佳丽,刘志颐. 产业融合视角下澳大利亞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借鉴[J]. 世界农业,2016(6):147-151.
[11] 姜长云. 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 农村经济与管理,2015(3):5-10.
[12]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6-08-16)[2018-08-22]. http://www.gansu.gov.cn/art/2016/8/22/art_4786_283 953.html
[13] 孙海峰. 谱写农业发展华彩乐章—2017年甘肃省农业工作综述[N]. 甘肃日报,2018-1-13(1).
[14] 王南南.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15] 谢宁宁.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17(2):72-74.
[16] 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N]. 甘肃日报,2018-4-10(9).
[17] 杨小林. 对麦积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思考[J]. 甘肃农业科技,2018(1):75-77.
(本文责编:陈 伟)
收稿日期:2019 - 07 - 23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2017GAAS75、 2017GAAS76)。
作者简介:李红霞(1977 — ),女,甘肃庆阳人,副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及工程咨询工作。联系电话:(0)13659452018。Email:610752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