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视角下“卓越计划”毕业生群体特征研究
2020-03-02张鑫郭瑞华唐巍伟吕芳赵引峰孙金玲罗建龙康蕾
张鑫 郭瑞华 唐巍伟 吕芳 赵引峰 孙金玲 罗建龙 康蕾
摘 要:以中国冶金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高校成员单位按照“卓越计划”培养的本科毕业一年以上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视角、研究生导师视角、用人单位视角围绕其能力、素质、经历等进行规律性探索,研究“卓越计划”学生群体特征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探索该群体成长发展规律。从后置角度审视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有利于从培养体系以外的视角来分析工程型人才改革项目,也为新工科的发展建设奠定基础,也为国家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招生、选拔、培养和评价、职业规划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卓越计划 群体特征 成长规律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b)-0242-03
Abstract: Taking the undergraduates who graduated from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Metallurgical Engineers Training Un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cellence Program" as a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students perspective, postgraduate instructors perspective, and employers perspective, conduct regular exploration around their abilities, qualities, experiences, etc.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cellence Program" student group, its cau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 To examine the graduate group cultiv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cellence Plan" from a rear perspective, it is helpful to analyze engineering talent reform projects from a perspective other than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it also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t also provides some basis for the count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selection,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and career planning.
Key Words: Excellence Progrom; Group characteristics; Growth pattern; Innovative talent
1 现状与意义
截至2017年底,全国30个省市200余所院校1257个本科专业、514个研究生专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改革探索。从后置角度审视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有利于从培养体系以外的视角来分析工程型人才改革项目,也为新工科研究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为国家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招生、选拔、培养和评价、职业规划提供一些依据。
为加速推进“新工科建设”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新工科建设”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为抓手,既需要审视生源人才條件,又需要建立考核多元的以能力特长和创新潜质为主的人才选拔制度。探索“卓越计划”毕业生群体特征,分析形成机理,研究培育促进机制,为围绕“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选拔、过程评价、企业招聘、职业发展和继续工程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为应对新高考可能的负向影响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为了迎接新高考的全面到来,研究“卓越计划”毕业生群体的素质、能力特征,通过“倒推”到高校人才培养生源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础教育学生提供成长“镜像”和“榜样”、“侧写”,为专业、科目选择与学生规划匹配提供一个依据,为大学前教育提供参考,为促进形成高校与中学互动、连通、协调的人才培养系统提供条件为加速推进“新工科建设”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 传统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人力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关键节点,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但是由于老思想和老观念的存在,也限制了我国高等教育及人才培育的发展。也正是由于保守老旧的理念,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清楚问题的所在。受到传统观念和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工科专业的教学模式趋于类似化,没有各自的工科办学特色,失去了本该有的结合地域发展应着重突出的教育理念。
2.1 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比例明显大于实践教学
教学中理论知识大于实践操作,而且课程内容容易使学生只停留在专业知识表面,而不能深入理解学习本专业到底能实际解决哪些问题和该如何解决问题,致使学生虽然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不能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针对性地强化。而选修课的设定则是系统性不强,选修课的设定过于复杂和繁琐,不能达到强化自身专业技能的目的,这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完全贴合不上。同时,在实践内容的实际操作中,实验方案、操作步骤都被老师安排得清清楚楚,学生在实践中只需按照程序操作,按照老师的指导机械性地验证最终的实验结果。一系列的实践流程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缺乏创新性思维,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没有得到培养。这不仅不符合学生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际意义相互违背。
2.2 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相互制约,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工科专业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为薄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成为老大难的问题,不能适应社会企业的各种诉求,这也是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迎来的“新工科”必须迎难而上,持续改革,改变工科专业的教育现状,为社会重工业的大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计划”的研究内容
3.1 “卓越计划”本科毕业生群体的总体特征及其中不同类型群体特征研究
在系统分析相关文献和文件政策的基础上,对若干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代表、研究专家进行深入访谈,收集对“卓越计划”学生的认识与了解,初步对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研究的特征维度。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从学生视角、任课教师视角、研究生导师视角、用人单位视角分析目标群体的群体特征。在研究该群体总体特征的同时,对不同类型“卓越计划”学生群体的特征开展针对性研究。对中国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内“卓越计划”学生进行分类分层确定不同类型的研究群体,包括但不限于按照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划分的三组: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和地方高校组进行学校分类;按照本科毕业后发展路径分类为本科毕业就业、国内深造、国外留学、行业内就业、行业外就业;按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分为冶金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按照学生发展阶段分为本科四年、研究生阶段、职场发展等。
3.2 “卓越计划”学生成长影响因素和群体特征形成机理的关联性研究
为了准确把握和分析该群体特征,不仅要研究其内在特质,还要研究环境在其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透视群体特征的形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研究该群体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微观影响因素及其成长与所处环境的关联性研究,本课题将对现有环境因素进行评估,研究环境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提炼内在微观因素、环境因素与其成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目标群体特征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3.3 基于“卓越计划”学生的工程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研究
在对目标群体代表性人物成长的案例分析、“卓越计划”与非“卓越计划”学生之间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卓越计划”学生发展机制进行深度挖掘和理论分析。高校应该按照“卓越计划”的标准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一并引入,将工程教育的建设变得更加有生机与活力,建设以学生为工作重心的教育方案,在为学生的工科专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工科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要注重学生们的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也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态度。着重比较“卓越计划”内外的学生群体所受教育模式以及心理健康培养方式不同而存在的偏差。
3.4 “卓越计划”不同类型群体特征、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新工科的建设离不开多领域的协同合作,新工科教育将是由跨学科专业合作互补式教育、多领域国内外联合培养教育所组成,这也正是目前工科专业教育所欠缺的培养方式。工科专业学科教育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应该将新工科在不同角度下进行划分,了解不同群体的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新工科的全面发展。在前三个研究基础上,按照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划分、本科毕业后发展路径分类、“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分类以及学生发展阶段划分出不同类型群体对群体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比较研究,掌握不同阶段的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可能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群体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关键点、侧重点。
3.5 国内外创新人才群体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对比研究
在新工科专业创新性及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全方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加以培养学生群体,让更优秀且富有创新性的学生群体脱颖而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与人才管理机制不能进行完美的融合。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首先是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制定出多学科互补的培养方案,也可在多领域运用多视角吸收和借鉴富有创新性的培养标准与培养模式。对国内其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国外创新人才群体、“卓越计划”学生群体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群体特征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6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依据对“卓越计划”群体特征、形成机制和工程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比较新工科建设与之前相关政策的目标和特点,研判由此带来的学校培养过程、企业用人机制、社会评价等变化趋势。首先培养目标要做到推陈出新,做到多领域多学科全方位互补,能够有面对未来产业需求的底气,彰显工科专业的特点及重要性。其次应该进行课程体系优化以及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最后应该构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与政府、科研院所合作为补充的多方合作教育平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工科教育经验。为执行“卓越计划”的教育理念,打造出能够培养创新性优秀的工科专业人才的“新工科”而有所作为。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工科”背景下“卓越计划”的发展对于工科专业的发展及工科毕业生群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工科”和“卓越计划”是高校与学生、高校与社会以及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纽带。因为工科专业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工科院校的教育改革,高校对社会发展人才的输出离不开“卓越计划”的实施,走向社会的学生更加离不开院校优化的培养,所以结合“卓越计划”的教育理念,强化工科专业的教育改革,由此产生的“新工科”适应高校工科专业以及学生群的发展,增强学生个人专业技能,为日后社会工程建设的发展预备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 吕雅娴.“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背景下台湾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探析[D].宁波:宁波大学,2019.
[2] 黄健,张华,张勇,等.基于新工科建设和“卓越计划”目标下的师资队伍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9):141-143.
[3] 陈超祥,叶时平,金劲彪,等.新工科背景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浙江樹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4):45-50.
[4] 杨小兵.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6-8.
[5] 林健.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7-14.
[6] 杨国哲,田浩男,单光坤.“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8):6-8.
[7] 张希颖.新工科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131-132.
[8] 高德超.大众教育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3):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