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风险的防范化解

2020-03-02李海娜张宝其张翔宇李茗聂凤丹张永皓程林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李海娜 张宝其 张翔宇 李茗 聂凤丹 张永皓 程林林

【摘  要】论文主要从企业创新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科技型企业的创新风险,剖析了创新前调研策划、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市场化和科技创新成效反馈等阶段的风险要素,并从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给予了相关建议,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有一定借鉴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risks of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and analyzes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stage of pre-research plan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market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feedbac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ect, and giv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e major risks that may arise in every link,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關键词】创新价值链;科技创新;科技风险;科技成果

【Keywords】innovation value cha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isk;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中图分类号】F276.44;F83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2-0127-03

1 引言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经历了从确定性→风险性→重大风险性发展的过程,科技是一个从认识科学到科技创造的过程。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科技风险导致的不良后果无法用其他收益来补偿。在新时期,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尤其核心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防范化解企业科技风险也提上日程。

2 相关理论构架

2.1 企业创新价值链

2007年Hansen和Birkinshaw提出的创新价值链理论,即IVC(innovation value chain)。他们通过创新过程进行细分,把创新过程分为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传播三个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链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创新价值链被应用到科技创新领域。

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都是在创新前调研策划、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生产)、科技成果市场化(产品销售)、成果市场化反馈(产品销售及售后反馈)、再创新调研策划等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产品质量在各个企业的竞争中不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适应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创新价值链(见图1)。

2.2 科技创新风险

风险(risk)的现代概念出现于现代社会早期,指对未来危害的一种评估;《辞海》解释为人民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和其他不测时间的可能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风险”一词被赋予更为广泛、更深层次的含义,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领域均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了考察和释义,本文把风险引入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中。企业创新价值链是在应然状态下的理想构架模式,现实中,企业科技创新面临内部和外部因素的风险。本文主要从企业科技创新价值链的视角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化解的相关对策。

3 科技型企业的风险因素分析

科技型企业的特点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但同时研发费用也相对较高,对科技人才层次的要求也偏高,科技投资的风险系数也加大,所以必须要把控企业创新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从企业科技创新的内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3.1 创新前调研策划

这一阶段是企业创新的决策制定阶段,科技型企业需要创新前调研策划,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客体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调研、客户需求数量和层次分析、人才配备策划、厂房和设备筹备以及资金预算等方面的调研。企业创新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前期调研策划的失误,例如,有些企业对创新客体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分析不够透彻;对客户需求数量和层次统计不够明晰;对科研人才筹备的专业性和结构性设计不够合理等某个因素或多个因素问题出现。如果这个阶段科技风险没有系统防范,那么将会影响到后续决策的执行,会使决策执行不够顺利,反复调试,甚至半路夭折,科技创新在策划期就失败了。

3.2 科技研发阶段

一个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其竞争力肯定优于纯制造型企业。但是科技研发的风险系数很大,往往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有很大差距。科技研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资金投入远远大于资金预算;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并且研究能力不足;研发设备与实际需求不够匹配,研发过程漫长曲折等。以上某个因素不够顺畅均会导致风险加大,导致整个研发过程中断、延长甚至终止研发。研发过程的任意一个环节都会导致研发成本加大,最后会减少利润甚至亏损。

3.3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独特性、风险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其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否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各个研发机构的主要难题。科技成果研发后一般分为本单位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让。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市场需求量、需求群体等问题,综合考虑成果转化的风险要素。许多企业对成果转化的相关因素评价不到位,忽视某一环节甚至多个环节,使成果无法转化为商品或者知识产权转让无人问津,造成转化失败。

3.4 科技成果市场化

科技成果转化后必须推向市场才会实现其价值。推向市场,打开销售渠道并且盈利是企业研发的目的,也是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销售团队必须科学策划销售策略,合理计算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分析消费主体的数量、地域以及层次,剖析市场分配额度,市场对成果的认可度等因素。许多企业的产品销售团队对成果市场化的因素分析不够详尽,尤其对消费主体层次、市场需求份额和市场占有率分析不够,导致产品销路不畅,甚至资金链断裂,市场化失败。

3.5 科技创新成效反馈

一个企业如果要持续发展下去,并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售后反馈以及创新链的信息分析,以寻求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一些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化后并没有及时对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统计细化,进行成绩总结和问题发现,出台本企业更为高端的科技创新价值链决策,这样会导致科技创新的停滞不前。

总之,科技型企业若要得到持久动力发展,就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因为一个链条中很小的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多米诺骨牌效应”,每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可能造成科技创新的重大风险。

4 科技创新风险的防范化解的对策

4.1 甄选企业科技保险,提升风险转移能力

科技保险是对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产品售后等活动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风险应承担的各种民事赔偿责任,由相关的保险企业给予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保障方式,科技保险可以分散和化解企业的研发和市场化风险,提高科技研发的能力和动力。

科技保险制度在逐步完善,现阶段各个省市也在完善地域性的科技保险体系,以分散科技企业的风险,例如,2018年经中国保监会河北监管局批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高新区科技分公司在石家庄高新区成立。作为河北省第一家科技保险专营机构,通过科技和金融保险的有效结合,提高科技型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在科技研发前可以考虑加入合适保险险种,以防范化解企业研发风险。

4.2 加强人才激励机制,重视不同层次人才培育

人才是企业间竞争的软实力,也是科技创新价值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科技型企业对高端研发人才极度渴求,这就对人才的能力和重视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型企业无论从引进人才、奖励人才还是培育人才方面都需要细化方案,以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企业激励人才体制和机制比较灵活,一个懂才、善于用才的企业绝对比一个不重视人才的企业更具有发展潜能。

要降低科技创新风险,科技型企业必须要完善科技人才体系建设。无论从创新前调研策划阶段、科技研发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市场化还是科技创新相关因素反馈阶段都要重视人才运用,否则可能出现人才流失风险、不作为风险。各个环节的人才激励必不可少,股权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充分体现主人翁的地位。合理调整股权结构,人才股权适当参与,既可以笼络人才,又可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4.3 提高科技信息整合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自然人和法人等主体对所涉领域的信息把控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量大的群体将处于有利地位。内源性创新是指根据创新主体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具有自发性。这类主体具有忧患意识,善于主动创新,懂得如何整合科技前沿信息,如何搜索对本行業有价值的信息。科技型企业若要处于核心地位,必须加大自身信息的整合能力,对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和细节的信息了如指掌并从容应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产权是创新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科技型企业的命脉,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价值链的重要细节。企业在注重科技研发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识,利用大数据科学地排查其他企业的侵权行为,学法、懂法并用法,运用法律武器加大自身的保护力度。

4.4 注重政府决策引导,加大行业业内交流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导向和力度在逐步加大,政策出台也更明确具体,例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政府印发的《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和石家庄市政府印发《石家庄市支持中小企业奖补贷政策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等。减轻科技赋税、加大科技补助、减轻企业负担是政府的宗旨。企业在完成自身研发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关注利于自身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利于自身发展。

科技型企业要时刻关注行业内的交流平台和最新动向,参与本行业的学术讲座和研讨活动,参加科技业内会展活动,这是获取本行业前沿信息的重要渠道。交流过程中鉴别有用信息是一种能力,如何及时、有效、快速、低成本地从海量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出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数据并及时开展相应的科技研发工作是交流的重点。

5 结语

科技创新不是简单的研发工作,它涉及企业创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科技风险可能会出现在各环节或某个细节,所以在研发前必须做足科学合理的研发调研工作、注重研发细节、关注成果转化、推动市场化和信息反馈能力,以促进本企业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连雄.区块链技术在科技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9):176-177.

【2】黄伟明.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科技型企业内控机制构建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2):48-49.

【3】林硕.初创科技企业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9,3(06):19-25.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八项科技成果介绍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