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外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2020-03-02王婵媛
王婵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然而,很多语文老师一提到“中华传统文化”会马上与“国学”联系起来。一提到“国学”,不多想就让学生穿上汉服,摇头晃脑吟诵一段“四书五经”的内容或诗词歌赋。这样的理解无非是肤浅而片面的,甚至有些作秀的成分在里面。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是真实、质朴的,是脚踏实地、落地生根的,是渗透于平时教学之中的。
中华传统文化一路走来,绵延至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伪传承”现象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第一,受社会商品经济思想的影响,许多商家打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或“国学游学”的旗号牟取暴利;而人们喜欢追逐潮流,所以都趋之若鹜。加之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理解的模糊,将之与“国学”混为一谈,甚至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气功太极、茶道饮食、戏曲舞蹈、中医科技等中华传统文化,统统叫做“国学”;有的干脆直接以“儒家为中心的思想和著作”来代替“中华传统文化”。
第二,尽管新课改已近20年,但很多教师的观念、教法没有从根本上发生转变,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目的,没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或意识不够。所以,很多语文老师没有静下心来去梳理教材、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没有将这些文化瑰宝种进学生心里的具体操作方法。有的老师虽然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向,却没有真正的“播种”,或“播下去的种子”无法生根。
第三,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范围缺乏思考和认识;加之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
那么,首先我们要对“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及范围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于“文化”一词的定义,一直以来都莫衷一是、备受争议。查遍词典、典籍,至少有200种不同的解释。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将文化定义为: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
文化,没有形状,却让人觉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触手可及;没有重量,却就在你的肩上,让你感到甄别与传承它是责任重大的事。
古老的中华民族,最早迎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地大物博的中国沉淀了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且有高度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中华传统文化种类繁多,若从物象的维度看,包括思想文化、民俗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等;若从时间的维度看,包括远古文化、先秦文化、汉唐文化、明清文化等;若从地区的维度看,包括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若从涉及的领域看,包括中医文化、书画文化、诗词文化、饮食文化、兵家文化等;若从思想流派的维度看,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法家文化等。
语文学科作为学习母语的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下面,笔者将以若干个平时教学的内容为例,梳理教材内外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一、古人生活雅趣写真
比如,在《咏雪》一课的学习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这段文字特别值得玩味。
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古人充满雅趣的生活,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寒雪日,谢太傅一家不是一起吃火锅,不是一起刷朋友圈,更不是一起搓麻将,而是“与儿女讲论文义”。可见古人学习氛围的浓厚。谢太傅很会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教导子侄辈的孩子。之后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又带我们走进飘逸温婉的诗词文化。
二、“孝”文化
教材里还渗透了“孝”文化。比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中,作者的母親和儿子对于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产生了分歧,而作者决定依从母亲走大路,因为他认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而陪伴母亲的时日已短。最后,作者的母亲改变了主意,选择走小路,她对作者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于是,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作者对年迈体弱的母亲心疼、体谅的孝顺之情跃然纸上,让学生无形之中受到感染。
三、儒家、道家文化
选入初中教材的《〈论语〉十二章》让学生明白了儒家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要求;《陈太丘与友期行》让学生向年仅七岁的小元方学习儒家的“信”与“礼”;《〈礼记〉二则》让学生了解了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孟子〉三章》让学生懂得了“道”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在逆境中成长的道理,以及对“仁”“礼”“义”的坚守;《鱼我所欲也》道出了“义”源于本心、高于生命的真谛。
《〈庄子〉二则》中《北冥有鱼》以鲲鹏、云气、尘埃、大椿等为例,阐释了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思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让学生透过庄子与惠子在濠梁桥上进行的一场小小的辩论,感受到“心即理、心即物、心即事”的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学习完上述儒道篇目,初中学生会对儒家与道家思想有大致的了解,为他们今后进入更高一级学府深入了解孔孟之道、老庄哲学打好基础,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
四、隐逸文化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文人在“庙堂”与“山水田园”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到的一个平衡点。在初中语文的世界里,学生会认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等大诗人。这些诗人或完全归隐,或仕而后隐,或半仕半隐。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俯仰之间,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水墨画卷里,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土气息中,我们穿越纷繁的尘世,将心暂时安放一处,诗意地栖居。
五、民俗文化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部编版教材。该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民俗文化”。该单元所选课文或表现各地的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如《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安塞腰鼓》则让人感受到粗獷豪放、刚健雄浑的黄土高原上的生命律动。
从生活中来,到教材里去;又从教材里走出来,回到生活中去。因为美丽淳朴而又富有个性的民俗风情,所以有了美丽的文字、美丽的语言;又因灵动富有生命的语言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民俗风情的美。
五、对联文化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有一个名为“寻找最美对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中明确指出:“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
教师鼓励学生分小组查找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鼓励学生利用书刊、网络搜集身边的对联,并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
最后的知识小卡片里给出了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代郑板桥自题宅联)之类的名联欣赏。
六、戏曲文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戏曲的活动探究。在“活动任务单”中,要求学生“阅读优秀剧本选段,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合适的剧本,分配角色,合作排练,尝试戏剧演出,给初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这个单元里,编者选编了郭沫若剧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屈原》,京味十足的戏剧《天下第一楼》,以及反应社会变迁、质朴感人的西北戏曲《枣儿》。在“拓展延伸”的“戏曲天地”中,引导学生对“曲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美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不同剧种,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了解其历史源流、表演方式、脸谱与服饰、唱腔与流派等等。
当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只一味地“拿来”。而是要甄别,要批判地接受。如《〈孟子〉三章》里《富贵不能淫》中“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有儒家“男尊女卑”的观念,以及《藤野先生》中提到的“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是封建思想对女性身心的伤害,是糟粕,应该摒弃。再如,对于完全归隐的处世态度也应理性、辩证地看待。
利用好教材,深层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其乐无穷。比如《昆明的雨》集风土人情、饮食文化、诗词文化等于一体,可对其进行深层挖掘。
但利用教材并不等于拘泥于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除了教材外,可适当拓宽。例如学习唐代诗人朱庆余的诗歌《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当时“行卷”的文化背景,学生便不难理解此诗的用意了。
又如在“寻找最美对联”的教学中,笔者搜集了一些有趣的民间对联故事(《牧童妙联惊先生》《敏花童巧对酸秀才》《状元妻智对乾隆帝》等),并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如书刊、网络搜集生活中的春联、寿联、名胜古迹联等,然后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在全班分享,最后颁发“最有趣的对联”“最长的对联”“最巧妙的对联”等奖项。
再如,在“戏曲文化”教学中,笔者作为四川人,利用身边的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川剧世界。首先指导学生品读“巴蜀鬼才”魏明伦的剧本《变脸》,带领学生观看川剧表演,最后可以与学生合作,选一出大家喜爱的川剧片段,分好角色,准备道具,操练一番。
再如,为学生介绍《红楼梦》中的诗词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学生对《红楼梦》产生阅读兴趣,为今后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做铺垫。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文化”意识,用好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的血液中;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拓宽思路,在蔚为大观的中华传统文化海洋里中流击水、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