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加减法
2020-03-02徐丽琼
徐丽琼
写作能力的培养涵盖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需要学生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又需要丰厚的生活积淀,更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加减法,依托文本、社会实践、师生合作、学以致用等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资源,引导学生课内课外来走回,有方法、有思考地写作,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依托文本:读进去+写出来
如何以读促写,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是语言表达、材料运用、结构形式等都是很好的作文范例。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写作特点等,使学生主动学习更多的写作知识,达到促进写作的目的。
曾扬铭老师提出的读写一体的“表达本位”教学观,认为表达是对阅读、创造、思维、记忆等的综合运用。“表达本位”教学,一是理解选文中作者的表达,二是学生学习文本后的自我表达。这种理念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为儿童的言语实践铺设了一条可行的实践之路。曾扬铭老师设计的《一个小村庄》教学课例在福州小语教学观摩研讨课展示中获得特等奖,他依托文本特点,在借用故事说与写的言语实践中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
第一板块:读懂表达
原文写的是美丽到毁灭的内容,就写作特点来看,一是表达生动形象。第一自然段写村庄的美丽,用4个成语来呈现: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这些词语凝炼简约,适合学生积累运用。二是段的构成方式以中心句领起。教者巧妙设计,把两个层次整合起来。在检测学生自学词语情况环节,把中心句放在最后,再让学生去完成4个成语的填空。这体现出在运用中积累,而不是为了积累而死记。教师设计练笔习题:小村庄里有( )的森林,有( )的河水,有( )的天空,空气是( )的。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啊!
第二板块:综合运用词语
教师创意的设计——毁灭到美丽,是依托文本重构的内容,意在以读促写。设计练笔习题:村民们看着被洪水毁灭的“小村庄”后悔不已,决心重建家园。他们放下( ),不再乱砍树木,而是不断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露的土地不断( )。小村庄又变得( ),森林( ),河水( ),天空( ),空氣( )。让学生运用读后获得的感悟来表达,堪称完美的加法设计。
二、依托社会实践:走出去+请进来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封闭式的教学无疑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要跳出闭门造车的课堂圈子,扩大生活外延。走出去请进来,以多种渠道沟通课堂内外,使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位一体,有机接轨,解决“作文材料从何来”的问题。
今年9月份,围绕“爱”的主题,结合《爱的教育》《主题读写》《经典诵读》等相关书籍的学习,我班开展了“爱就要大声说出来,爱就要动情唱出来,爱就要细心做出来,爱就要认真写出来”系列活动,鼓励孩子们感受爱、回馈爱,并且在微信群里交流。他们积极参与践行,画的画、写的写、做的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为父母洗脸的、有做家务的、有帮忙带弟弟妹妹的……班级群里洋溢着满满的爱。
孩子们写的日记是群里的亮点,他们终于有话可写,不再瞎编乱造了。
孩子们体会到不是只有“雨中送伞”“高烧护理”才是爱,亲人的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
三、依托师生合作:做起来+记下来
写作实践活动不应该是学生的“独角戏”,教师不要“君子动口不动手”。有句话说得好:“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教师应该和学生密切合作,了解每次习作的难易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好学生写作的“援手”,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例如和学生一起观察、游戏、做实验、写作……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
《爬山虎的脚》课后有一个观察实践活动——泡豆豆,以前我会把这事丢给学生自己做。由于落实不到位,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写出的内容假大空——无趣味。今年,我亲自参与,打破了这种局面。
9月22日,我和学生的泡豆观察记录活动实施,泡了多种豆:绿豆、黄豆、黑豆、扁花豆、大红豆……随着活动的继续,我和学生脑中不断蹦出新的想法,使活动变得更有趣。我们把豆豆分装到不同的瓶中,玻璃瓶、罐头瓶、塑料瓶;有的天天换水,有的不换水,有的浸湿后放到纸上,有的种到楼下的花圃中;四个小组分别用开水、温水、自来水、冰水泡。观察也由单纯地看深入到多方面:摸摸、捏捏、尝尝、问问、比比、查查……
每天记录观察所得,学生的习作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有的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同一种水,泡出的豆子不一样呢?”有的描述了变化:“绿豆已经脱下薄薄的衣裳,露出雪白的身子。大红豆的皮刚变皱。黄豆咧开了嘴,还是那么硬。”有的写了嗅和尝的感觉:“玻璃瓶里的黄豆香香的,咬一口,有甜味。没换水的那瓶,好臭,像放屁一样。咬一下,又酸又麻。”“花圃里的豆豆变化不一,绿豆才展开了叶片,黄豆还顶着个大脑袋……”“天冷了,豆豆们都挂了。”
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并且从实践中明白了观察积累是作文的源泉,收获了植物生长的科学知识,是一次快乐的实践。
四、依托学以致用:积累+运用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侧重引导学生加强词汇积累,切忌抄袭,要在运用中消化。有教师关注到了词语积累的重要性,但做法总是一个“抄”字,周而复始抄好多遍,抄得学生头晕目眩手发酸,等到写作实践时不会用,事倍功半。心理学研究表明,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在于学习材料的适量和有意义。词汇离开了具体语境,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根据20年的教学观察,教材中的词语学生未必都能“读进来”(理解词语),也未必都能用起来(运用词语),这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决定的。中年级的大部分课文都有十来个新词,是不是每课每个词语都要理解透,都生搬硬套拿来用?这样做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应根据词语特点和学生理解情况,弹性处理,不要强求个个会用,人人都用。要求要有弹性,凡能默写的不抄,学困生可从文中抄出相关句子或选择感兴趣的词写一句话。优秀生多在运用中积累,或选择多个词语写片段。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加了趣味性,又巩固了知识,为写作打下基础。
一线语文教师不妨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做做加减法,让作文教学达到生态高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