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20-03-02黄佩培

关键词:习作文本文章

黄佩培

读写结合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中内化阅读教学。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读写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如何将读写更好地高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同步提高,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诠释了阅读和写作的紧密关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可能妙笔生花,文思泉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即听说读写,而读与写是重中之重。

一、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

阅读与写作构成学生语文习得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有了大量的输入才能有一定量的输出。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一定量的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有效的阅读使学生的知识面获得拓展,思考不断深入,高效写作才成为可能。之所以会出现学生大量阅读作文,但写作质量依旧不高的情况,大多是由于读了大量的范文,却不加思考,仅停留在模仿的初级阶段,难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文题稍一改变,就无从下笔。要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能力,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一个理念:写作来源于阅读,无阅读不写作,不动笔不阅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得再多,不借助写将其内化,阅读依旧是无法服务于写作的。通过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感悟和深入理解,由他及己,找到文章中触动自己的点,领悟其写作方式,才能写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讲解写作手法、行文结构、文章情境与感情色彩,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抒发感情,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应注意给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如爱国、励志、家庭等主题,避免学生泛泛地读,失去阅读的时效性,对写作的帮助甚微,甚至没有现实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阅读主题的提练,阅读写景的文章就该抓住景物的描写方法,具体细腻的用词或是写景的顺序等。而读写人的文章时,应着重注意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这些进行提炼,并做笔记,再进行模仿,最后自己发挥。第三,在阅读教学过后,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写读后感,仿写、续写或者联系生活实际写作的方式,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打开学生的写作之门。

二、阅读与写作素材积累

小学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入门及积累阶段,学生掌握的素材量有限,要使其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基础词句的积累尤为重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让学生养成摘录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素材的高效积累,并及时记录有用素材,及时消化,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1-3年级),摘抄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避免学生盲目摘录华丽的辞藻堆砌的句子或词语,合理利用简单而精练的词句,深刻体会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子用在适合的地方就是“好词”“好句”。例如,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寥寥数句便清晰勾勒出一个人的形象。教师通过这种指导方式,既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生作文以看图作文为主的阶段,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抓住图中重点与核心进行写作。教师可在作文教学之前进行铺垫,让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针对性摘抄,其一是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明确摘抄方向;其二是现学现用,避免遗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中高年级(4-6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语言能力,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写作主题对摘录的内容进行分类,如描写人物、景物、常引用的古诗词、抒情等,并在每次的摘抄后都进行简短的评述或者进行一段小练笔,逐渐将其內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形成写作风格,并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语言的敏锐性,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在摘录词语时,引导学生将摘录的词语分类,如成语类、描写人物类、描写风景类等。摘录句子时,可鼓励学生写长难句,但有时短小精悍的句子只要用得恰如其分,同样能写出好文章。

此外,教师可根据本学期的作文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学生有计划、有规律、有方法地摘抄,并且要注意对摘抄内容进行分析小结和赏析总结,以备后用。同时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将其内化后为输出打基础。

如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一学期共有7次习作,教师可按照7次习作的课时安排提前让学生摘抄。如习作三:“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摘抄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突出的内容,并作出分析,之后再写作。

三、阅读与写作技巧的积累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尤其习作课的时间更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读写有机结合,达到读写双赢的目的呢?教师应紧紧围绕课本阅读这一根基,课本中的选文大多为经典范例,许多名家名篇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

首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以背诵为主,培养学生的初级语感,从量变到质变。学生背诵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进行简单的习作,如仿写、改写。教师给出命题,让学生用自己近期积累的素材进行片段描写,从而将阅读到的内容进行有效输出。教师应将遣词造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语句结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剖析文本语句结构特点,举一反三,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语感和语文素养已经得到了提高,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要求部分背诵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融入写作教学。大致可以这样做:第一要抓住文本,品味文章,联系写作与文本,挖掘文本中心思想,引入作文要围绕主题,立足核心;第二,深入研习经典文本结构,建立习作构架;第三,分析经典文本细节,写作时按其进行细节描写。最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命题,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注意,不是大作文,教师要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负担。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如学习《匆匆》后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简单练笔:

①文章巧妙运用急—缓—急—缓的情绪变化,以一连串的排比句开头,又紧接四个问句,形成急切之势;第二段又迅速以平静甚至颓然的语调压住内心的情感……体会这种变化,进行一段情绪变化或者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

②“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仔细体会这一段,感受时光易逝,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才不虚度时光?请写一写。

③文章中有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句子,请你仿照文中内容,写一小段进行练习。

以上的策略可直接应用于课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既有效地使学生进行了语言实践,也完成了课文学习的任务,通过写作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课后进行写作练习也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负担。

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在写作课上对文本再次分析,找到适合的读写结合点,将文中写作的程序、技法运用到作文中。当然这些都只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日常的写作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序列化训练,感悟阅读,输出作文。

结语: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探讨的一大问题,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培养阅读与写作主题提练能力,不仅能完成文本阅读的教学任务,而且能将阅读与写作结合,使阅读服务于写作,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挖掘出写作主题,并将二者紧密结合;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注意积累写作素材,通过阅读积累大量材料,丰富写作内容;教师在进行读写训练过程中注意找到阅读与写作技巧的契合点,写作技巧能够因阅读得益,且更易上手。这些不仅对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益,更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环境差异、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差异等原因,读写结合策略的实施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更多的策略与心得有待与同行一起探讨。

猜你喜欢

习作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习作展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