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解读透露的最新疫情共识
2020-03-02
国家卫健委1月27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相关方案是根据疫情发展和临床科学观察,为全国医务人员做出的诊疗参考指南,不断在更新,其中试行第三版的发布时间是1月23日。第四版透露出哪些对疫情的最新共识?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权威医学专家。
哪些人群易感
第四版診疗方案提到,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还提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葛庆岗表示,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第四版诊疗方案明确,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表示,通过在公共场合科学、合理佩戴N95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基本可以阻断由于患者喷嚏、咳嗽带来的飞沫传播。所谓接触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的飞沫最终会沉积在地面、桌椅等物品上。如果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手也会被污染,如果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的黏膜,便会引起感染。李太生说:“所以,一定要注意手部卫生,及时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在没有条件清洗的时候,不要用手乱摸。”
感染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第四版诊疗方案提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如何确诊
第四版诊疗方案提到,流行病学史包括: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同时,目前各省份病例明显增加,在一些地区已发现无武汉旅行史、接触史。“所以,第四版诊疗方案把流行病学的筛查条件放宽了。有三个临床表现:一是发热;二是查血常规后发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三是做CT显示肺炎,符合两条就应该去做核酸筛查。”李太生说。
目前治愈案例用了哪些治疗手段
“目前还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现有抗病毒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明显效用,现在治愈出院的病人,基本都是对症治疗,时间到了扛过来了。”李太生表示。
李太生说,由于没有特效药,所以最好的治疗方案依然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病愈还是要靠人体免疫力。“如果发烧吃不了东西,就输液;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就用抗生素;如果呼吸不好,就吸点氧。给患者一些缓冲时间,让免疫力扛过来,就恢复好了。”
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是什么
第四版诊疗方案规定了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即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有一个过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导致机体细胞损伤、炎症因子释放以及器官功能损伤,需要逐渐修复,基本2至3周,重者可能更长。目前还没有到大规模确诊患者临床治愈的时间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柳表示,很多症状缓解、临床治愈的患者还没有达到这种标准,核酸检测和确认本身也需要时间。
已公布死亡病例有哪些特点
第四版诊疗方案提到,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李太生也表示,从已公布的信息发现,死亡病例约75%在60岁以上,并且多数伴有基础性疾病。“然而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基础疾病加重后致死,还是直接致死,目前仍然不清楚。”
已经治愈出院的病例是否会产生抗体?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专家组组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许小毛表示,抗体是一定会产生的。“因为病毒入侵人体后,会激发人体的特有免疫,产生抗体,进而杀死病毒。”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