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谣者”李文亮

2020-03-02何承波

南风窗 2020年4期
关键词:李文亮厦门武汉

何承波

2月7日凌晨,李文亮医生被宣布抢救无效,于凌晨2点58分去世。一个多月以前,这位眼科医生在同学群发出防护预警,警示了可能存在的传染病,却被警方以传谣为由训诫,认为他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随着疫情大暴发,“造谣者”李文亮成了公众心中的 “吹哨人”,成了一位可敬的英雄。

人们拥向他的微博,赞颂他,却发现他也不过是平凡而不起眼的普通医生,他本无意于成为英雄,只是民众需要英雄。

东北大男孩

1985年,李文亮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2004年,这个东北大男孩考上了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跟武汉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自己觉得,报考这门专业,是图个稳定。7年的临床医学读完后,不知何故,他南下到了厦门,成为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眼科医生。他的微博,零零碎碎地记录着这段苦中作乐的日子。

他是个普通的眼科医生,他常在微博打卡下班,有时是深夜10点,他常语气傲娇:“人家下班了。”这个自称,偶尔也会切换成“小爷”。他吐槽上班的苦与累,还总结出一条定律:如果下班了,手机还有90%的电,说明今天很悲催。但从某些文字里,也能看出他的尽职。一则简短的日常记录里,他这样写—

病人:这么晚了,你们还没吃饭吧?我:为病人服务最重要,吃饭算什么?

他复制各种段子、动图、碎碎念,以吐槽作乐。他是个吃货,认为只有全身心投入地把鸡蛋灌饼送入消化系统,才是对饼最大的尊重。他抵御不住垃圾食品的诱惑,偶尔出入台球室、游戏厅。他喜欢厦门的BRT,也怀念武汉的汤包、周黑鸭、热干面。

医技检查部门的黄鹭萍在朋友圈回忆那时的他,是个“腼腆、憨厚、可爱、善良的小胖子”。黄鹭萍时不时会拿他开玩笑:“白大褂都快要被你撑破了,你还整天聊吃的……”这时李文亮会害羞得脸红。

与李文亮同时进厦门眼科中心的徐静静对媒体回忆道,李文亮深受患者的喜欢。他细心,耐心,常常带着笑脸,又热衷公益服务,无论老人和孩子都对他倍感信任。

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世界末日到来了,他写到:“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也许就联系不到我了,因为我要去拯救地球了。”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在他去世后,这条微博被挖掘出来,转发超过30万。

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世界末日到来了,他寫到:“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也许就联系不到我了,因为我要去拯救地球了。”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在他去世后,这条微博被挖掘出来,转发超过30万。

他以为自己跟武汉这座城市已经缘尽,但偶尔想起,心里还是不踏实,武汉一直在他心里。在厦门工作了两年,他发了一篇短文,诉说自己对武汉的依恋。这位东北大男孩藏着一些细腻的情感。

微博上,他对厦门最后的定位,停在了2014年2月。据厦门眼科中心的同事说,他是为了武汉的女友,辞去了那份工作,回到了武汉。女友是湖北人,他也笃定了在武汉长期发展的打算。回到武汉后,他们很快就结了婚。

那段碎碎念的日子也结束了。2014年至2016年间,他极少发微博。微博风格也为之大变,从一个男孩的碎碎念,变成一个数码狂魔、抽奖机器。但几年下来,他只中过一次奖:一盒湿巾。狗头是他使用频率最高的表情包。他还转发过泳装秀。

网友们发现,原来这是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医生。

朋友圈里,他成了一个爱秀恩爱的丈夫、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他写下过浪漫的句子,诸如:“我想和你互相浪费,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公开资料里,除了2015年武汉市中心医院官网曾公布他入选该院第三季文明职工外,只有一条地方媒体报道,那是2018年,李文亮接诊了一位聋哑患者,怀疑眼部有问题,李文亮医生细心为她做了诊断,并安排手术,手术前,麻醉医生却意外发现女孩舌头有舌瘤。为了便利患者,也减去二次手术之苦,李文亮和同事们把两个手术一起做了。

除此以外,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某种程度上,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的5年里,李文亮也是普通平凡的。直到他作为“造谣者”“吹哨人”以及“受感染医生”,匿名出现在《北京青年报》的报道里。

“造谣者”李文亮

2019年12月30日17时48分,李文亮在武汉大学临床04级的同学群里说, “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急诊科隔离”。李文亮看到了一份病人的检测报告,显示检出SARS冠状病毒高置信度阳性指标,为了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他发出了警告信息,让他们注意防护。

不过,出于谨慎,他对自己的发言作了修正“,是冠状病毒,具体还在分型”,并强调了不要外传。他知道,发布这类信息隐含风险。

一时间,微博上广传武汉出现病毒。不过,12月31日中午,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面向社会作了情况通报:尚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武汉市公安局2020年1月1日通报称,日前一些关于“武汉病毒性肺炎”的不实信息在网络流传,公安部门对此进行了调查,8人因散布不实信息,被警方依法处理。

李文亮并不清楚自己是不是8名“造谣者”之一。反正12月31日这天,他被医院监察科要求写一份对于不实信息外传的反思,不过,这项院内警告一直没有出来。1月3日上午,他第一次去派出所签了一份训诫书,而当时警方传唤并通报“造谣者”的时间,均早于这个时间点。

签下那份训诫书,他说他是想让这件事赶快过去,从派出所出来后,他还放松了些,毕竟没有被拘留。

但李文亮坚持认为,自己不属于传谣,而是在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如果当时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或许不会有今天的疫情暴发。”

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在同学群里发布的病毒检测报告,是我们医院同事发给我的,报告显示是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做的检测,7人被感染的数字,也是同事告诉我的。”

李文亮坚持认为,自己不属于传谣,而是在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如果当时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或许不会有今天的疫情暴发。”

尽管外传的消息让李文亮有些生气,但出于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考虑,他也很快释然了。他的同学中,有很多同为医生者,他们相信李文亮。据报道,正是因为李文亮的警示,他们从那时开始做防护,开始囤N95口罩,上班时也开始穿防护服。那时知道的人不多,口罩还很好买。正是这一批物资在疫情暴发之初保护了一些医生,也在之后物资短缺之时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所以他真的救了很多人。”

患者李文亮

李文亮自己却没能躲开病毒的攻击。

训诫书对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特别的影响,他仍在正常工作。1月8日,他接诊了一个82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当时正常的患者,第二天发热了,CT结果显示病毒性肺炎,接着又排除了常见的病毒感染,各项指标符合不明原因肺炎。与此同时,患者女儿开始发热,李文亮也在病人转走第二天开始发热,这时,他开始戴N95口罩进行防护,但已经晚了。

而到了1月11日,在武汉卫健委6天后的新通报中,不明原因肺炎已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

随后同科室的同事出现感染症状。三四天后,李文亮的父母也被感染。显然,“明显存在人传人”。

在今日头条上,他回顾了自己的病情,出于感染肺炎的顾虑,他当天(1月10日)就进行了自我隔离,住在了酒店里,家里有5岁的儿子,还有尚在孕期的妻子。12日下午,他住进了眼科的病房,14日转入呼吸科的隔离病房。此时,烧渐渐退了,他觉得有希望了。但16日之后,形势急转直下。

根据武汉市中心医院一位护士对《凤凰周刊》的回忆,躺在病床上的李文亮发烧很严重,经常都是39.6℃、39.7℃,打针用药都没用,而且呼吸困难。严重的时候,表情痛苦,上气不接下气,面色紫绀,需要戴上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疗期间,李文亮很痛苦。平时李文亮是很活跃,现在他不怎么说话,也没再发过朋友圈。

这位护士在自述中说:“我看得出来,他每天非常沮丧,有时甚至感觉他失去了信心。后来一天,他病情恶化,要转到4楼的重症隔离病房,是我送他上去的,还给他送去了午餐。”

护士对他说,“有时间来看你。”但李文亮却说,“你们不要来看我,免得传染给你们。”

李文亮说他做过两次核酸检测,第一次没有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核酸检测为阴性,但病情依然很重。2月1日,第三次检测结果出来,“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并附上了一个他用得最多的表情包—狗头。

但这期间,李文亮还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情况严重时,他已经没法跟记者们语音交流,只能努力打字。

众多采访中,他坚持一个想法,康复以后,还要上一线的,现在疫情还在扩散,他不想当逃兵。此外,他还说: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不同意利用公权力过分干预。

众多采访中,他坚持一个想法,康复以后,还要上一线的,现在疫情还在扩散,他不想当逃兵。此外,他还说: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不同意利用公权力过分干预。而他也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英雄,只是个普通人。

几天之后的2月6日21时30分,多家媒体开始发出李文亮病逝的消息,正式的消息在2月7日凌晨3时48分由武汉市中心医院发布,经全力抢救无效,李文亮医生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财新》的采访中,他说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至于“吹哨人”“预警者”这样的称号,他自称不敢当,只是提醒同学,“没想那么多”。

猜你喜欢

李文亮厦门武汉
厦门正新
李文亮医生留下的思考
李文亮:最早预警疫情的“吹哨人”
武汉加油
李文亮
决战武汉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前駐長崎中国総領事 李文亮氏 中国人墓地の清掃に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