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17》:共同体意识如何形成?
2020-03-02徐英瑾
徐英瑾
电影界盛事美国奥斯卡颁奖落幕,本来获奖期望很高的战争大片《1917》却只拿了个不痛不痒的“最佳摄影奖”。《1917》的潜台词是“团结”。虽然片子里的大多数镜头是从英军士兵斯科菲尔德(以下简称“小斯”)一人的双眼出发的,而且,整个故事也围绕着他的战斗经历展开的,但是观众却时刻能从电影的点滴细节里感受到英军上下那种超越阶层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把大奖给《1917》,说明现在的好莱坞评委们的确不那么喜欢团结友爱的价值观了。
电影的情节其实并不复杂。小斯与好友布雷克,乃是1917年西线的最普通的英军兵哥二枚,名副其实的“小厮”是也。二人在午睡后突然接到上峰指令,要将命令人肉快递到九英里外的友军手里,以免友军中了德军的埋伏。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情报缺,如何“使命必达”,成了这两位年轻士兵的最大考验。倒霉的布雷克在任务途中还被一个恩将仇报的德军俘虏给捅死了,只剩下小斯孤零零一人,心怀拯救1600条友军生命的信念,在充满敌军的村镇与战壕中玩命穿梭。最后,军令终于送到,友军上校看了军令后,立即叫停了一场刚刚开始,但依然还来得及收场的进攻,大批士兵的生命也得以挽救。
这部电影所引发的准哲学思考是:若一个士兵,在战友牺牲,缺乏组织后援的情况下单独执行任务,他真的是一个人在作战吗?电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譬如,在好友布雷克阵亡后,快丢魂的小斯又偶遇了另外一群其他部队的友军。友军军官本无帮助小斯之责,却出于袍泽之谊,对他嘘寒问暖,还让他搭了一段顺风车。另外,在德军占领的小镇潜伏时,不知名的当地法国女郎也帮助小斯清洗了伤口,并给他指了路。老实说,从纯物质的意义上看,这些帮助的意义可能都不大。譬如,友军虽让斯科菲尔德搭了顺风车,其实卡车没走几里地就因为桥梁崩坏走不了了;而那位帮了小斯的法国女郎,也从小斯那里弄到了不少罐头与牛奶,让他有点小“亏本”。但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不仅仅在于物质援助,更是在于对于“信任”这一机制的夯实。小斯无疑是信任任何一个穿了英军军服的友军,无论他的战前身份如何,因为小斯相信:所有的英军,不论阶层,不论军衔,不论部队番号,都属于同样的一个精神共同体。同样的,小斯也信任何一个说法语的当地人,不论他是男是女,因为他相信:法国与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确是盟友,法国需要英国,正如英国需要法国一样。很明显的是,小斯的信任得到了回报,因为别人也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给予了他鼓励与关怀。最后,也正是基于这种正向的精神激励机制的作用,小斯心中的“小宇宙”得到爆发,并在极为急促的时间内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小斯的肉身的能力虽然肯定是有限的,但是他却从他所扎根的共同体的精神之土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由此提高了自己肉身能力的上限。
然而,此類精神共同体的形成,乃是有两个重要的条件的:其一,你所信任的人的确会按照你所信任的方式行事;第二,共同体是有边界的,如作为小斯的敌人的德军就处在其“共同体”的边界之外。从这个角度看,共同体可以是超阶层的,但却不是岁月静好派所设想的那样,是以“吃饭K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别忘了,充满爱心的小斯,手里端的是一条上了刺刀的李恩菲尔德式步枪,他不会在射杀任何一名德军时感到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