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为何总说“我不行”

2020-03-02陈天星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1期
关键词:弹钢琴自卑答题

陈天星

Q 女儿性格自卑,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我告诉她要自信些,女儿却十分委屈:“妈妈,我知道要自信些,可我内心还是自卑啊。”请问如何让孩子自信起来?

A 上面这个问题,是我的一个来访者杨女士的困惑。她的女儿萌萌学习很用功,自己也花费了不少金钱和时间陪女儿补课,但成绩总上不去。杨女士着急又焦虑,于是带萌萌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1

心理学上,自卑的定义是“我对完成某事的估计很低”,低自尊是“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没有能力的,我是不能胜任的”。

从育儿实践上说,自卑和低自尊都会直接影响孩子能力的发挥——明明可以做到,却偏偏不去做,就像一个木偶,父母推他一下就动一下,不愿主动去争取。用古语来形容就是“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

他们之所以行动消极,是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打个比喻:考试答题,自信和高自尊的孩子感觉是在一间明亮的房间内答题,不论会不会做,他们的心情总是积极敞亮的;自卑和低自尊的孩子,就好像在一间漆黑的屋子内答题,即使会做,他们的心情也很压抑灰暗。

也就是说,当孩子开始自卑,就等于自己蒙上双眼,拒绝思考和沟通,内心就处于黑暗之中。时间长了,他们逐渐变得阴郁而痛苦,行动上也越来越消极。

2

心理学上有一种技术,叫“why—what—how”法,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自卑心理,从而帮孩子走出困境。

Why是指在发现孩子问题的当下,父母需要问自己: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现?

What是指父母需要问自己:此时此刻,我想要教会他什么?

How是指父母需要问自己:我该怎么教他,效果才会最好?

学会了运用该方法,当面对孩子问题时,不再重复过去的无效管教模式,而是在“焦虑的此时此刻”停下来,尝试打开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给孩子一种新的体验:他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不必担心被打骂和羞辱,可以自由地说出感受和想法。这时候,孩子的大脑会从害怕受伤害、拒绝沟通的封闭方式,变成渴望学习、双相沟通的开放模式,他们也就会学习吸收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

3

咨询了一段时间后,杨女士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总是重复一种模式,那就是不耐烦、厌恶,甚至生气地指责和命令女儿:“你必须变得自信,你知不知道自卑会给你带来很大损失?妈妈对你这种自卑的心态感到很失望。”她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没有任何有益的改变,相反女儿更加焦虑和自卑了。杨女士觉得有必要反思自己和女儿的沟通方式。

一天,杨女士带女儿外出吃饭,庆祝她钢琴比赛结束。她问女儿这次钢琴比赛有没有信心拿到名次,女儿回答“恐怕不行”。杨女士瞬间感觉怒火往头上蹿,但她努力克制住情绪,继续问:“萌萌,你能不能告诉妈妈,当妈妈问你能不能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为什么你的第一个反应总是‘我不行呢?”

萌萌犹豫了一下说:“妈妈,你知道吗?你每次问我行不行时,我都在想,我要是说了我不行,那么,結果只要有一点点好,我都会很开心。”原来,萌萌选择自卑,是在保护自己不被失望所攻击。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但是,这又是多么悲哀啊,她才是个小学生。

这时候,杨女士继续采用接纳的方式告诉萌萌:“嗯,妈妈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不抱希望的话,那么结果再糟糕你也不会太难过。而且如果结果超过预期,还会很惊喜。”萌萌如释重负,仿佛卸下了心中的千斤重担:“是啊,妈妈,你说的就是我想的。”

之后,杨女士跟女儿聊了很多很多,女儿长期被封起来的心一点点被打开。

慢慢地,萌萌的思维由“我应该”变成了“我想要”,她开始主动要求弹钢琴,因为她认为“弹钢琴可以给我带来更大的快乐”。萌萌的这种转变令人惊喜,她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人,她所做的事不再为了迎合别人的愿望,而是为了自己的内心。

杨女士激动地告诉我:“萌萌现在很少说‘我不行了,更多是‘没问题。”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弹钢琴自卑答题
小兔毛毛弹钢琴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坐在钢琴上的猫
小布丁之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