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伦理意蕴
2020-03-02权麟春
权麟春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在伦理学领域,尊重是一个重要德目。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该词的频率较高,但有时由于不懂得尊重的实质内涵从而会面临一些困惑,比如,什么样的对象值得我们尊重?我们应该尊重什么样的行为?怎么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尊重?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伦理维度予以研究和回应。
一、尊重的伦理探源
(一)尊重的中国伦理思想探源
从词源角度来看,在《说文解字》中,尊的本义是一种酒器,与祭祀有关,引申为尊贵、尊奉、推崇等义;而重则释义为“重、厚也。厚,斯重矣。引申之为郑重、重叠之意”(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页。。而尊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三层含义:一是尊敬或敬重,比如尊重老人,相互尊重;二是重视并严肃地对待,比如尊重历史、尊重生命;三是庄重之意,比如,请你放尊重一些(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24页。。
尊重的思想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代先民遵循“敬授民时”准则,他们按照时序敬奉上天,对上天虔诚尊奉。尧舜时代强调的“敬顺昊天”,也关系到农耕大事,它的现实功用也是“敬授民时”,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3)王宁:《中国文化概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西周为了维护王室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朝统治者利用婚姻广泛与异姓贵族建立稳定的血缘关系,在此基础上自然形成“亲亲”思想,由于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在“亲亲”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尊尊”思想,使人们懂得人有等级之分、尊卑之别,从而更好地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制。统治者认为,民众只要各安其位,按照自己的地位和等级行事,国家就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长治久安。同时西周社会也强调礼与敬的理念。“敬是周初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由敬而重视彝,由彝而扩大到礼。因礼与敬的关系,是经过了彝的观念的转手,所以敬与礼的关系,至春秋时代而始明显地说了出来”(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页。。礼与敬的关系密切,不敬,礼就不能落实,国家就会混乱。“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5)《左传·僖公十一年》。《孟子·滕文公上》曾提出五伦的思想:“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是礼的基本构成,是中国伦理的范型,体现着互惠互动的双向伦理关系。个体只有在人伦秩序中安伦尽分,才能维护社会的整体和谐。儒家重视对礼的伦理提升,建构了个体的身、家、国、天下的伦理系统,以实现伦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伦理化(6)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225页。。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但也十分重视敬。《论语》中提及“敬”的地方达25处之多,孔子把“敬”的思想贯穿到祭祀、政务、修身、孝道、人际交往、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其一,孔子主张敬天地鬼神,敬天命,强调对天地鬼神及天命的虔诚与尊敬。他曾说:“敬鬼神而远之”(7)《论语·雍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8)《论语·颜渊》。。其二,孔子强调对待事情和自己的职位要敬,为人要敬,以敬的态度待人,以敬修养自身。“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9)《论语·子路》。。孔子曾讲君子要有九思,其中有一思就是“事思敬”(10)《论语·季氏》。。同时他还强调“修己以敬”(11)《论语·宪问》。,还曾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2)《论语·公冶长》。。其三,孔子主张孝敬父母,不违逆长辈的意愿。他强调对父母的孝且敬,认为只养不敬,则与禽兽无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3)《论语·为政》。因此,在孔子看来敬是一种重要的德性,是一个人修身的起点。
礼的精神实质是敬。《礼记》开篇就直接论述了“毋不敬”,可见敬的重要性。《左传·成公十三年》也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因此人懂得礼,就会尊敬别人,这是人的立身之本。礼仪、礼节、礼容是礼这一规范的外在表现,虽然强调的是礼对人的外在行为的要求,但同样也蕴含着敬的德性。正如唐君毅所说:“使人生命之由始至终,皆存在于人之礼让尊敬之精神之所环绕中,而如为此人之礼让尊敬之精神之光辉,所照耀而滋泽;同时于礼之仪节中,见有天地人与其德之在此表现;于是在极平常之礼之仪节中,即见有至高明至广大之义,存乎其中。”(14)《唐君毅全集》卷15,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114页。
在家庭伦理关系中,敬与孝紧密相联,孝离不开敬,孝离开敬则无所谓孝;在社会伦理关系中,敬与仁紧密相联,敬不仅是仁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实现仁的重要手段。《礼记·儒行》说:“敬慎者,仁之地也。”仁的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仁者爱人,从消极方面而言,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方面而言,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论从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来看,仁都蕴含着对人的尊敬与尊重,否则就根本做不到“立人”“达人”,反而会把“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从而伤害他人的利益与尊严。可见,敬是仁之要义,对人爱,对人敬,这是个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要以敬的态度修养并完善自我,以培养自己的仁德。宋代思想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敬的思想,强调敬的功夫,认为“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15)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10页。。敬是成仁的根本,通过敬的修养功夫可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朱熹认为,敬有三层含义:第一,敬有畏的意思,“敬只是一个畏字”(16)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11页。。畏表达的是一种对待事物的谨慎的道德态度,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只有内心存有一份畏惧之心,才能真正地敬畏天命、敬畏天理、敬畏人事,才能收敛自身的不当之欲与不安之心。第二,敬需要持之以恒的道德自觉,内心要去掉人欲杂念,行为合乎礼义要求。第三,敬是修身的主要功夫,是立身之道。以敬的功夫涵养心性,以义规范外在的行为,将敬与义相结合,才能复现人的道德本性。
因此,尊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德目,与我国古代的“敬”“礼”“仁”“孝”“义”等德目密切相关。尊重既是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礼的精髓,又是成仁的重要环节。
(二)尊重的西方伦理思想探源
“尊重”英文为“respect”“honoring”,不同的单词有不同的含义,即使是同一个单词,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柏拉图认为,尊重(respect)就是对所有处于权威地位的人所尽的义务(17)《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3页。。霍布斯认为,高度评价一个人就是尊重(honoring)(18)[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4页。。对一个人的高度评价,在理性上存在认同,在情感上表达着喜爱,因此内心充满着对被评价者的敬意,其实就是对他的尊重。康德在大多数场合认为尊重(Achtung;respect/reverence)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他曾说:“对道德法则的敬重(19)周志华:《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不同版本的康德著作中译本有不同的中文翻译,韩水法等教授把“Achtung”翻译为“敬重”(reverence),而苗力田教授却翻译为“尊重”(respect)。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一种情感时“Achtung”翻译为“敬重”或“敬畏”,指的是实践内涵和影响时,“Achtung”翻译为“尊重”。阿利森(H.E.Allison)等把康德的“Achtung”翻译为在现代更具普遍性和包容性的“respect”即尊重之意。(尊重)是一种情感,它产生于理智的根据,并且这种情感是我们完全先天地认识的唯一情感,而其必然性我们也能洞见到。”(20)⑥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0、85页。“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唯一而同时无可置疑的道德动力,并且这种情感除了仅仅出于这个根据的客体之外就不指向任何客体。在理性的判断之中,道德法则首先客观地和直接地决定意志;而自由,其因果性只能是由法则决定的,恰恰就在于如下一点:它将一切禀好,从而将对人本身的尊重限制在遵守其纯粹法则的条件之上。”⑥康德认为人的本质特征是理性,人在理性基础上自我立法,确立道德法则,同时形成尊重道德法则的情感,这一情感推动人们按道德法则而行动。“尊重(Achtung)虽然是一种情感,不过不是由外因作用而引起的情感,而是通过理性概念自己产生出来的情感。这种尊重只是一种使我的意志服从于规律的意识”(21)⑧⑨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7、17、47页。。“尊重一个人,更确切地说只是尊重规律,如诚实的规律等等,这个人在这方面给人们树立了榜样。由于人们认为发展自己的才能是责任,所以一个有才能的人,就是这一规律的榜样、标本,人们就对他表示尊重”⑧。“尊重就是对那比爱好更中意,更重要得多的东西价值的崇敬”⑨。康德认为尊重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建立在对于道德法则和规律尊重的基础上,从而产生对遵守道德法则的人的敬重。当然,这个道德法则康德有不同的表述,有时他也表述为:人是目的,人不是手段。“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把人当成目的,在社会关系中就会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私欲或个人利益而利用对方,把对方当成自身私欲或个人利益满足的手段,因此,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是对人最大的尊重。“如果尊重的理由具有一种绝对特质的话,我们最好是能够使用对目的自身的解释来激发这种特质”(22)[英]约瑟夫·拉兹:《价值、尊重和依系》,蔡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35页。。
罗宾·狄龙在《斯坦福哲学百科辞典》中对尊重的界定是:一般而言,尊重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从某种角度、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对客体作出回应(23)④ 周志华:《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序言1—2页。。这个界定涵盖了把尊重定义为一种情感、一种义务或者一个原则等三种方法路径,因为这都体现着主体对客体作出的一种回应。卡尔·克拉劳则对尊重这样描述:如果X认为Y具有某种能力或性格特征,这种能力或特征从道德的或非道德的评价视角来看是好的,同时如果X以某种方式对Y具有这种能力或特征作出反应,那么X尊重Y(24)Carl F.Cranor.Toward a Theory of Respect for Persons.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75,(12).。尊重的主体是理性的人,是能够作出反应、能够表达情感的人,并且可以作出一定的积极的价值评价。因此,尊重的主体必定是人,只有人才能够作为尊重的主体,才具有伦理学意义。尊重的客体是尊重所指称的对象,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人、人的创造物或相关物以及自然物本身。比如,尊重隐私、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规律、尊重法则等,这些尊重的对象最终还是属于人为的产物或者是属于人的社会角色、地位等相关物。但是尊重自然则是要尊重自然万物及自然界运行的客观规律,自然不是人的创造物,也不是人的附属物,而是与人类共生共荣的具有平等地位的客观存在物,人类其实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就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25)[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任何生命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具有内在的善,都值得尊重。因此,维持、促进、实现生命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善的行为;而任何压制、伤害、毁灭生命的行为都是消极的恶的行为,都必须制止。所以,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自然规律,这才是真正地尊重自然。
二、尊重的伦理价值
尊重是一种美德,是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特别强调尊重的重要性,指出:“我们承诺敬重生命与尊严、敬重独特性与多样性,以使每一个人都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毫无例外”;“我们必须培养相互的尊重和关照,以求达到合理的利益之平衡,而不应仅仅考虑无限的力量和难免的争斗”;“要彼此尊重、相亲相爱”④。因此,在当今社会,尊重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尊重的经济伦理价值
尊重各经济要素的内在价值,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范畴中有两个最核心要素:一个是人,即劳动者;另一个是物,即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这也是最重要的经济要素。不论是人还是物,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都值得我们尊重。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及劳动成果、节约生产资料、爱惜生产工具等,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同样,按经济规律办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产权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要尊重伦理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为经济实体同时又是伦理实体,以利益为中心的经济问题实质上就是伦理问题,伦理道德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经济运行的有力杠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促使社会成员克服见利忘义的心理,自觉履行道德责任,从而促进经济与道德的协调发展。
(二)尊重的政治伦理价值
在政治建设领域,一定要尊重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其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矢志不渝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崇高的理想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它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一个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本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尊重这“三大规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循环论”“历史终结论”和“英雄史观”等错误思潮的充分揭露和有力回应。尊重在政治伦理层面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法,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尊重的文化伦理价值
尊重世界上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世界各国平等地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才能呈现出世界丰富多彩的样态。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11—513页。。尊重和包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极吸取世界文明优秀成果,既不文化自傲,又不文化自卑,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和凸显,文化兴盛决定国运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尊重人、理解人、包容人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进步。新时代应该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切实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四)尊重的社会伦理价值
现代社会,社会治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是社会和谐之本,是人民的幸福线,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之需要。改善民生,客观上要求尊重民众的各项权益。教育方面要尊重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学生,促进教育公平。就业方面要尊重每一个人生存、生活的权利,让每个人拥有体面生活的尊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尊重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尊重劳动,因为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尊重敬业精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忠诚,因为忠于职守,诚信待人,会使社会更加和谐。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兜底作用,尊重全社会成员的生存、生活需要,完善全社会成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统筹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体系,尊重老年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关爱。住房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关乎每一个人住有所居的大事,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底线要求,是民生头等大事,也是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所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贫困人口群体权益的重视和尊重。尊重人民健康和食品安全权益,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吃得放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体现。
(五)尊重的生态文明伦理价值
尊重的经济伦理价值、政治伦理价值、文化伦理价值、社会伦理价值,主要落脚点是尊重人、尊重人的实践、尊重人的活动规律,而尊重的生态文明伦理价值的落脚点则是尊重大自然。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旨在把人当作目的,尊重人的尊严,重视人的权益,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尊重自然是对尊重人的拓展,将尊重的对象由人拓展到大自然,实际上也是对人的德性的重要考量。尊重的生态文明伦理价值在于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羁绊,走出独断和狂妄的迷雾,充分认识到人类的有限性,保持一颗尊重、敬畏的心灵,始终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华文明历来尊重自然,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27)《荀子·天论》。,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尊重自然,要求人们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并且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尊重自然,要求人们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深刻认识到人是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员,人不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条件,人类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尊重自然,要求人们懂得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尊重一切物种及其生命,生命对于任何生物而言都只有一次,死而不能复生,它们无论如何都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尊重一切物种的独特价值,在维持生态链的运转与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中都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自然界更加和谐有序、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尊重的伦理实现路径
尊重是伦理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品质自觉地以特定方式对伦理客体作出的积极回应和肯定评价,从而予以充分认同和高度称赞,并践行相应的行为。美国学者史蒂芬·达尔沃在《尊重的两种类型》中提出,尊重可分为承认性尊重和评价性尊重两种类型(28)Stephen L.Darwall.Two Kinds of Respect.Ethics(Vol.88,No.1),1977,(10).。在达尔沃看来,承认性尊重是指对某事物的某一个特征给予考虑,并在行动中对这个特征予以承认。比如尊重法律,由于法律的地位、作用、效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在行动时对法律的这些事实要予以考量和承认。评价性尊重是指对象具有值得尊重的优秀之处,给予和应当给予积极评价的道德品质。比如尊重德高望重者,这些人品德高尚,具有一定的声望,是大家公认的楷模,值得大家学习并受到尊敬。由于尊重涉及到许多因素,不同的学者对尊重有不同的分类。达尔沃把尊重分为这两种类型有他自己的考虑,但承认性尊重的承认与评价性尊重的评价不能截然分开,尊重同时包含着承认和评价这两个要素。所以,尊重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尊重的内涵,不论什么类型的尊重,最终都必须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尊重德性,也才能使尊重伦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道德力量。
(一)尊重的伦理实现机制
尊重有其内在的实现机制。一般情况下,从伦理主体的角度来看,尊重的实现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或四个环节:承认其价值、作出积极评价、发自内心遵从与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第一,尊重的伦理主体对客体对象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掌握详细的资料,通过审慎的思考和全面的考量,过滤掉个人主观的偏好和私利,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客观公正地承认客体对象的价值。“对我们来说,尊重,顾名思义,就是承认意志原理是一个法则,也就是承认它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意志,而不管它是否符合我们的嗜好”(29)[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7页。。对于某人或某事物表现出冷漠或者毫不在意,就失去了尊重的前提。因此,尊重在承认客体对象的价值之前,不论是其目的性价值还是工具性价值,就要对客体对象予以重视和关照,同时要作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第二,在承认客体对象价值的基础上对客体对象给予肯定性的认同,作出积极的评价。给予评价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获得客体对象的全部知识和所有资料,而是在特定情境中关切该对象的相关事实和价值所在,因为任何评价都会带有强烈的主体性,受到评价主体立场、观点、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评价主体对于同一个客体对象会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价,甚至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但这些因素都不是不能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的理由,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尊重客观事实,使其符合人或事物的客观性内容,真正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旦人们开始互相评价,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了尊重的概念”(3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尊重是在承认客观对象价值的基础上,对这一对象的赏识、赞誉、钦佩、敬重,并给予中肯的、积极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作出评价应该将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有机结合,切勿将两者机械割裂,尤其注意不能简单地只看重效果从而进行片面评价。
第三,发自内心遵从是指遵照自己的内心,在心灵深处对客体对象油然而生敬意。这种崇高的伦理精神感召着伦理主体,使之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态度,并在实际行动上学习、效仿,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伦理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同时,在伦理主体的内心深处引起触动,渴望提升自我,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反省自身,有着遵从客体对象的强烈愿望,从而指明了践行尊重德性的方向。
第四,尊重不仅仅是一种认识上的理性观念,也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一种积极情感,更重要的是最终要把这种德性落实到人们的实际行动上,从而真正发挥其道德力量。尊重首先是一种关于自身与他者关系的道德认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道德情感,在这种道德情感驱动下,道德主体能够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行动中的障碍,抑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始终如一自觉自愿地履行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义务。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例举过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他认为尊重一个人就意味着“服从”“馈于厚礼”“尽心为人谋福利”“在任何便宜事情上对人退让”“颂扬、推崇或称道其福祉”“以尊敬的态度说话或谦恭有礼地对人”“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同意别人的意见”等多方面的义务(3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5—66页。。伦理主体按照尊重德性的一般要求,以实际行动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其尊重他人或尊重自然的义务,不仅培养了自身的道德素质,而且彰显了尊重德性的道德力量。
因此,尊重的伦理实现机制涉及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精神活动,也涉及到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因此,尊重的实现也体现为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
(二)尊重的教育与养成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做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善举而获取他人的赞誉时,我们内心里自然生出荣誉感与自豪感;同样,当我们做出不当之举、不宜之事时,我们内心里也会自然生出羞耻、愧疚的感觉,这都是尊重的力量。狂妄自大的人不懂得自尊,目中无人的人总是自傲,想到的都是自己的长处与优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他者,总是认为自己与他者的比较中占有各种优势,这样一方面很难做到尊重他人,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其实也是不自尊的体现,这样不仅不能维护或提升自身的尊严,反而恰恰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失去了为人的尊严。“鄙视中间掺杂着骄傲,尊敬中间掺杂着谦卑”(32)[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1页。。尊重作为一种重要的德性,是人应当具有的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这种始终保持谦虚、敬畏的态度有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
尊重他人、尊重自然都是人们应当具有的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当承担的道德义务,但尊重德性不是先天自动生成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逐步养成的。因此,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培养人们的尊重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要求。
第一,家庭教育是尊重德性养成的基础。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孩子作好表率。教育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长辈、孝敬老人,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教育孩子懂得“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劳作和汗水换来的,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教育孩子懂得尊重自然,绝对不能浪费任何资源,深知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从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懂得“礼”的精髓就是尊重,让孩子从小懂礼貌、有教养,以礼待人;教育孩子懂得诚实守信,这也是尊重人的重要体现,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教育孩子从小懂得与他人合作,合作中要尊重、包容、帮助自己的队友,要通过与队友的友好合作实现共赢,在游戏活动中要懂得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尊重规则,尊重结果。
第二,学校教育是尊重德性养成的关键。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精心引导和培养。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发力,形成育人合力。在尊重德性教育的过程中,大中小学教育内容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教育方法和手段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和接受特点,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不断增强教育效果,真正让学生受益终身。通过尊重养成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师长、尊重同学。老师是培养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引路人和启迪者,每一个人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精心栽培,也离不开同学的陪伴和帮助。通过尊重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尊重纪律。法律、道德、纪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主要规则,它们对于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尊重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崇高的理想,尊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在人生面临重大问题、根本问题时使人作出正确判断和正确选择。“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72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的信仰与追求,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第三,社会教育是尊重德性养成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的根本性转变,民风也在逐渐好转。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诸多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虽然总体上和谐,但仍有诸多冲突与矛盾。尽管原因有很多,但是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理解与尊重,是社会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的原因之一。有些人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在社会交往中,在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口角之争,轻者争吵,重者动手,甚至导致他人受到伤害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些人不懂得尊重、感恩,为了自己的私利可以置法律、道德于不顾,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同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仍有诸多不和谐之处,有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不懂得尊重自然,在他们眼里自然就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客体,人可以主宰自然的一切,可以让自然无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与需求。有的人受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不懂得节约、节制,在生产、生活中浪费严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必须加强社会道德教育,以道德礼义教化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