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岑巩县:“三社联动”提升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

2020-03-02舒选勇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三社联动易地社工

舒选勇 杨 寻

今年以来,岑巩县大坪镇同心社区“三社联动”作为省级改革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社区“三留守”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为改革试点,推动社区需求与社会组织、精准专业服务无缝衔接,激发社区活力,推动社区治理工作改革创新,为全省全州“三社联动”机制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认同度,促进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提升其城市融入的内生动力。岑巩县为有效实现社区治理整体联动,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力促形成资源共享、共同推动、相互促进的局面,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途径,开启“618”服务模式。

该县构建好“六驾马车”,让“三社联动”项目“接地气”,找到深化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年初以来,岑巩县党政部门、社区“两委”、社会组织、社工联合开展项目实施研讨分析,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充分利用社区社会组织,找准居民需求,组建社区功能委员会,建立起社区1+1互联网平台,强化联动协调机制,打造党政部门+社区“两委”+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功能委员会+互联网平台“六驾马车”服务模式。

该县搭建好“一个平台”,紧紧围绕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要求,持续做好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后半篇文章”。完善社区“两委”班子,选强配齐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形成了支部引领共建和谐社区的工作格局。同时抓实网络化管理体系。设立警务室、综治中心、调解室、法律服务站,配齐社区保安、楼栋长共24人,确保治安防控立体化。聚焦搬迁群众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配套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幼儿园、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室、四点半课堂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了社区群众生活有保障。

该县联建好“八个服务”。围绕提升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共治”机制,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特殊人群为重点,结合实际,激发社区活力,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多元服务供给,努力在就业扶持、教育培训、文化活动、健康养老、社会救助、法制宣传、心理咨询、社区环境“八个方面”强化服务,进一步增进社区群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目前,开展各类服务1100余次。

猜你喜欢

三社联动易地社工
青春社工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探索苏北特色农村社区的建设新路
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发展探析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