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民族化发展路径分析
2020-03-02迟源
■ 迟源
小提琴是西方常见的弦乐乐器,早在十五世纪在欧洲已经广泛盛行。十七世纪,随着清朝解除海禁,这一西方舶来品进入中国宫廷,以丰满悠扬的乐音受到青睐,但也仅是小范围演奏。新中国成立后,小提琴在作品创作和演奏风格上都展现出爱国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以后小提琴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开始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民的审美能力和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长。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各种小提琴比赛和活动推动了小提琴创作、教育和演奏技法的成长,人们有意识地将西方技巧进行中国化和本土化的改良,这种改良就是民族化的过程。小提琴的民族化,即艺术家在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本民族的艺术技巧、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来展现生活和表达思想的创作实践,当然呈现的作品也要具备浓郁的民族风格。比如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堪称小提琴作品民族化的典范。小提琴民族化发展有以下几种路径。
一、小提琴创作题材民族化
小提琴艺术立足民族、走向世界的前提是拥有大量具备民族韵味的作品。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为小提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沃土。小提琴在发展初期还在因循西方的老路,但很快艺术家们从丰富绚烂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到养分,创作出适合中国审美品位的作品。古老悠远而又丰富繁多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戏曲宝库是小提琴取材的一大源泉。比如马思聪在创作《内蒙古组曲》时,就融入了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回不过头》的曲调。李四光将民族文化精神作为创作核心,他的《行路难》开启了中国小提琴独奏的先河,同时期的作品创作也大多来自于民族小调。在内容题材上从民族音乐中挖掘素材和灵感,是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必然路径,是将小提琴的艺术魅力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二、小提琴创作风格民族化
二十世纪之前,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提琴的创作和表演都是以西方的音乐理论为基础,用西方技巧来表达东方的认知和审美感受。二十世纪初司徒梦岩将广东民间音乐和小提琴创作相结合,创作出《双声恨》,让小提琴演奏具有中国特色,成为小提琴本土化、民族化的正式开端。可见音乐风格和地理环境、民族宗教、风俗文化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以西方传统音乐技巧为基础,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是小提琴迅速发展繁盛的方法。从《梁祝》到《海峡情思》,从《金蛇狂舞》到《江河水》,都可以看到创作风格的民族化,这些音乐的重点段落结构和旋律的灵感都根植于中国民族音乐,音乐框架和韵律上都体现了民族化的风格,因此更加能够表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贴近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三、小提琴演奏技巧民族化
小提琴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演奏技巧上。在表演方面,小提琴也没有照搬西方的全部艺术方法,在吸取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方法的基础上,丰富和创新了小提琴的演奏艺术技巧。中国民乐中的滑音、抹音、双音、揉弦等技巧运用在相应的小提琴曲中,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比如马思聪在演奏《摇篮曲》中的抒情段落时,运用了同指换把的滑音技术,产生了如泣如诉的乐音。这在西方演奏中是很少见的,建立了音与音之间的情感联系,使音乐语言更富表现力,既体现了小提琴的音色之美,又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韵味。再如《喜相逢》中用顿音、跳弓的方法模拟口笛等技巧都大大地丰富了小提琴民族化演奏的表现力。
小提琴是交响乐队中的“首席”,有“音乐皇后”的美称,在演奏中起着榜首与领衔的艺术作用。小提琴的民族化发展符合文化艺术发展的内部要求和必然规律,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坚持小提琴创作演奏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展现社会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也是让小提琴浸染民族风韵伫立于世界舞台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