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舞蹈的写意性
2020-03-02董树贵
■ 董树贵
舞蹈是用身体来完成动作的艺术形式,通过各种有节奏的动作来表现思想和传达感情。早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劳动,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用这种有节奏、有音乐、有律动的形式来求偶、祭祀、运动、社交和表现礼仪,渐渐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进入现代社会,艺术家用舞蹈的旋转、跳跃、翻腾等技巧来再现生活和表达情趣,因而舞蹈是传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由于舞蹈语汇的抽象性,使得舞蹈更擅长渲染情感而拙于叙事,在舞台表现上更注重通过舞者的“象”表现作品的“意”,因此写意性是舞蹈最吸引人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一、舞蹈的以意象形
“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意”与“象”的关系。“象”指形象,“意”指思想情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舞蹈用自身的肢体语汇和包含舞蹈在内的舞台上的多种艺术手段共同营造的丰富形象来传达主题意义,并且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关系,展现戏剧情节或表达作品情感等。舞蹈的表意语汇是肢体的动作,很多行动未必形似,但求达意。舞者虚拟的表演与中国写意画相似,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比如古典舞蹈中的水袖舞,用“风摆”“双举”“反掌”“搭肘”等技巧舞得水袖忽急忽缓、忽刚忽柔,袖随人动,表达人物大起大落的心情。千变万化的水袖展示了舞蹈艺术的写意风格。舞蹈的“意”可以传达丰富的含义,其抽象和多义的特质赋予舞蹈“象外之象”的无穷魅力。
二、舞蹈的以虚就实
写意与“写实”相对,是舞者忽略外在真实性,强调内在精神实质的一种创作手法。它原指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画法,在舞蹈领域艺术家也将这种美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作者不着眼于详尽如实地再现现实生活,而是着重以简带繁,以虚就实地表现物象神韵和主观情感。这种方法源于中国传统艺术“神似”“虚静”等意境的追求,在中国戏曲中多有展现。舞蹈动作无不在节奏和韵律中,但有时节奏的停顿造就动作舞姿的暂停,恰恰营造了舞蹈的空灵之姿,与激烈的节奏形成对比,塑造出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舞台空间的利用也可造就虚实结合的艺术魅力。分区设计空白和聚焦同时呈现在舞台上,可以体现出中国画留白写意的精髓,展现空灵美的意境,为舞蹈增添了余味袅袅。
三、舞蹈的以境传神
以境传神是中国传统艺术与古典美学相结合的必然。袁禾说:“舞蹈语言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象形取意和虚拟象征。”可见舞蹈与生俱来的“抽象性”与“虚拟性”通过写意发挥出来,而发挥的途径就是“造境”,创造一个可意会、可感悟、可想象的空间。舞蹈意象的创造可以借自然之境抒发内心情感,可以借物象之境营造意象,可以借虚拟之境创造内心视像,可以借道具之境创造意象,可以借意象之境造“象外之象”。比如舞蹈《高山流水》将自然之境物化为人,以阳刚沉稳的男子象征雄伟敦厚的山,以婀娜柔美的女子象征清丽奔涌的水,以“化实为虚”的方法将客观景物的美赋予到人的身上,引导观众欣赏。这种写意手法充实和丰富了作品的审美意境。
中国舞蹈的写意性是对中国古代舞蹈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中国戏曲、书画等传统艺术的延伸,也是中国舞蹈独有的审美特色。它与舞蹈的社会性、虚拟性和意象性等共同构成中国舞蹈的基本属性。写意性是中国艺术精神“意会”的根源。《系辞传》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可见 “立象以尽意”的核心就是写意性。写意性实际上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以戏曲为基础的中国舞蹈吸收了多方面的养分成长起来,但是要想屹立在世界舞坛还要充分发挥民族性,展现出中国舞蹈的活力和特色。想将中国精神传播到全世界就要挖掘和发扬写意性特色,创作出更多更写意更具中国特色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