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范式思维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新变化

2020-03-02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范式经济学全球化

金 碚

内容提要: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在学术范式上,以新范式思维认识和应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甚至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中,引入包含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个维度的域观范式,可以从多维度观察和认识现实,这也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增加理论上的指导力和理论对实践的阐释力,应遵循微观—宏观—域观范式思维来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提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发展中国经济学,探索进行经济学范式的重大创新。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路口,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各国经济学者们基于一定的思维方式和学术范式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甚至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人所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心中的世界”,观察世界的范式思维,决定了所形成的认识图景。

一、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

按照对经济全球化的一般理解,当前的世界经济呈现为如下的基本态势:

第一,全球化的趋势仍在继续,不可抗拒,总体态势依然强劲。美国政府的决策层并非如一些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已经转向保守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取向。实际上,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经济活动的取向仍旧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各国决策层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绝非人力所能逆转。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类发展史表明,除了工业化,尚未有第二条道路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研究表明,在人类几千年发展史中,在工业化之前的漫长时期,以人均收入计算的经济增长率大概仅为0.02%,这是一个“基本常态”。而200多年前开始的工业化进程,使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7%,更好的时候达到了8%~9%,甚至可以实现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而当工业化完成后,经济增长率就会显著下降,即使一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和被认为经济结构很“先进”的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仍旧出现了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如果期望经济增长,就要有第二、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人们普遍相信的一个假说是: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仍旧有可能实现比较高的增长率。然而,现实经济尚未提供充分的证据。例如,目前被认为最符合产业结构“先进”标准和技术进步设想的国家是德国,但其经济增长率大概也只维持在1%~2%的水平。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5%左右,已经算是非常优异的表现了。因此现阶段只能认为,追求经济增长必然要进行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必然逻辑是会导致全球化,如果全球化受阻,工业化就必然受阻。至于工业化之后的发展道路和演进趋势,现在我们尚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这就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大全景。

但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工业化不是全球同步的过程,它的现实过程并不符合微观经济学所描述的场景,而是表现为一种域观现象,即先在局部地区形成增长极,然后向其他地方扩散,比如增长极最早出现在西欧、北欧、北美,然后是东亚。在工业化推进的大趋势下,虽然保护主义也曾在一些国家出现,但在这个时代大潮中终难成势。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必然前途是经济全球化,要不断地寻找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的地区,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的领域和空间。

第二,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态势跟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的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需要依靠战争和领土占领来拓展一体化空间,即工业化的宗主国占领殖民地,然后对殖民地进行改造。这样的工业化不可避免会导致战争和灾难,全球化成为带血的过程。为此,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思维与传统欧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改变为让各个殖民地实现民族自决,在主权上独立,而在经济上门户开放,然后形成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市场。这套思维构造的底层逻辑就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而宏观经济的本质是货币关系,必要时主要采用货币手段及财政工具进行经济调控。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就是以这个微观—宏观范式观察世界,所看到的经济全球化图景就是这个范式承诺下“心中的世界”。一直到中国崛起,才开启了另一种经济全球化过程时代,人们突然发现,现实的世界同以往那个“心中的世界”可能很不相同了。2001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俱乐部。在最初的15年过渡期,政府可以进行较多的干预和补贴,保护幼稚产业,制定较高关税,知识产权相关制度较为宽松,逐渐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极,不仅成就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在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过渡期之后出现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在于双方对世界的看法不同,美国认为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中国的许多做法不符合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规则,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切优惠待遇都得取消。中国则强调自己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应该享受WTO规则所允许的各种优惠待遇。同时,中国也表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进一步扩大开放,体制和政策体系都将向着更加接近WTO自由贸易规则的方向进行调整。所以,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推动改革开放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过,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而是触及到了以往的全球化思维底层逻辑的深刻问题。

第三,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逻辑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缺乏现实性的。经济全球化确实是市场一体化过程,而美国所理解的一体化,按照微观—宏观的范式,意味着所有国家的经济体同质化,即作为竞争主体的各国企业达到同质化,彼此完全一样,实行私有制,独立自主并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公平竞争,没有国家的政策偏袒,通过自由市场竞争最终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就是在于,美国认为企业应当是私有的,不能有国家干预,各国门户开放,要做到零关税、零补贴。按他们的理解,市场竞争只能是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不能让美国的企业同中国政府的财政部竞争。如果中国做不到,就要实行制裁,例如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涉及了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实际上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市场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参加一体化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就一定会变成完全的同质化。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的同质化经济。即便是欧洲,作为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都没有条件实现同质化,以至于出现了英国脱欧的情况。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制度演进过程,因此不可能将所有的民族变成相同的经济体。当前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达成的共识也仅针对扩大开放领域、减少贸易逆差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较浅层的问题。进一步的开放涉及金融领域,而继续发展下去,是否可以开放文化、传媒等领域等?特别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包括国有企业的存在都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吗?意见的分歧是非常深刻的。不过,美国也已开始认识到,中美经贸关系涉及“不同经济体系的共存”问题,迫使中国与美国同质化,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全球化的根本方向是和而不同。微观经济学中认为的合理是经济主体的同质,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合理是黑格尔所说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现实就是不同质的,和平相处,公平竞争,但是你我不同,尤其体现在文化和制度特征方面,不可能要求各国同质。在经济学的思维框架中,生产函数里面考虑的因素有劳动、资本、土地和技术,但是抽象掉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思想。比如全球化不仅是一体化的过程,它也是一个思想流动的过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接受了流动过来的市场经济思想。思想包括文化和制度,将其纳入生产函数之后,劳动要素就发生了改变。按此逻辑,再观察现实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而非同质的、抽象完美的世界。微观经济学的模式中市场经济类似于一个搅拌机,所有经济主体在市场内竞争,最后的结果是达到匀质状态。但是现实证明没有国家可以通吃世界,各个国家都难以完全改变或消灭彼此,只能共存、共融、共容。人类的进步就体现在对于经济全球化方向和本质的认识进步:战争、占领和改造对方,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过去式。此时需要研究的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中,什么样的经济制度、经济秩序才是合理的或者是现实的?

二、经济学的域观范式思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学主要有两大学术思想的来源:一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范式,以此为基础形成当时叫做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经济学体系;另一个源头就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根据苏联计划经济实践,以及对计划经济的想象,一并构成了这样的一个体系,叫做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具体表现为一种并非以演绎逻辑进行体系抽象的史观范式结构。另外,还有一些跟实际部门相关的学科,比如被称为部门经济的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对外贸易等。这种学术源流不是很深厚,但是与实践直接相结合,是关于经济工作的一些知识汇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学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学术源头是,《资本论》的逻辑范式作为指导思想和范式借鉴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同时再联系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现实的相关理论认识,形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社会主义部分的体系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者也尝试着把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融合进来。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就开始尝试能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里面引入一些西方的现代经济学成就。另一个学术源头就是西方经济学。改革开放之后引入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形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术体系,就体现了中国接受了伴随工业全球化而来的“思想流动”的积极表现。

新古典经济学最显著的思维特征是:判断市场是不是自由,它的核心问题是人是否是充分自由的,并假设存在一个个人具有充分自由的世界,称之为“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在论证有关自由市场、有限政府和道德秩序的过程中,充满了一些乌托邦式的因素。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自由主义的新古典经济学所构想的经济世界,具有“审美”价值,以牛顿力学为隐喻,在想象的绝对空间中推演出一个完美的乌托邦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完全靠单一规律来描绘,是一个人人都完全按经济理性自由行动的一元化世界。但是在高度多元的现实世界中,这一学术范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批评,指出了它的不现实性。但是,在经济学的体系框架中,这一范式至今仍然是很强有力的,似乎没有更可接受的范式思维可以替代它,即使承认它的缺陷,也仍然以它为经济学底层逻辑的假设起点。这样,现实中存在的很多经济现象,由于同这一主流范式相悖,被认为是“反常”“扭曲”“不合理”,而在构建精致的模型时将其视为“干扰因素”而排除。但事实却是,这些所谓的“反常”“扭曲”或“不合理”现象已经在一些领域(域境)中成为了常态,但基于主流范式的固化思维,不仅在经济学研究中得不到体现(认可),而且在现实中总是将其视为“错误”“不合理”而欲除之而后快。一些可以解释现实现象的成果,却被看成是旁门左道,不入学术之流。其实这些所谓“反常”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学主流范式的危机,反而可以给中国的经济学界留出巨大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空间。例如,经济学到底应该怎么样来描绘刻画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具有多样性,那么非同质的主体之间到底如何开展竞争?基于此,可以用经济学的域观范式来弥补主流经济学的缺陷。

对“域”的刻画可以抽象为三个主要维度。第一个维度为经济理性。经济理性在经济学、管理学中抽象为工具理性,假设人都是趋利避害,进一步将“趋利”抽象成追求和积累财富,再进一步将作为存量的收入充分简化为作为流量的收入,这样收入或利润最大化就成为衡量经济理性的维度。但是,应该看到仅仅这个维度是难以刻画真正的人类理性或行为取向的。因而,需要有第二个维度即价值文化。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即具有不同的想法、行为和倾向,所以经济学不能将其排除于范式框架之外,而经济学如何对其进行清晰刻画,还需要深入研究。第三个维度为制度形态。制度的形成并非是理性所构建,而是历史演化的产物,所以制度也具有多样性。那么,在不同域境中经济秩序有何特点?域际关系的合理秩序是什么样的?制度如何生成和演化?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并成为经济学范式构架中的重要维度。研究价值文化和制度等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而需要进行学科分工;不过,经济学如果仅局限于经济理性这个唯一维度上,实际上就使自己远离现实。经济学归根结底是认识之学和致用之学,因此,多维度观察和认识现实,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以上三个维度观察和认知经济世界,微观—宏观范式就在很大程度上“失灵”了,即难以刻画和把握其研究对象。由于微观—宏观范式仅仅以经济理性为分析维度,所以微观经济学把人的所有行为抽象到工具理性方向,仅仅追逐工具理性的利益目标,即以收入最大化为尺度。但是收入最大化并非人的真实利益,而仅仅是一个工具,即“购买力”;而不同人和不同经济体获取这个“购买力”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目标在本质上就是不同的,尽管可以在工具理性上分析其某些行为,但更需要刻画两者不同的特点与行为取向,还要看他们在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如何进行竞争。最近人们开始重视“竞争中立”的研究,这一概念实际上就已默认了经济主体可以不同(国有企业的存在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常态),但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应当中立(没有偏袒和歧视)。实际上,这个概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学思维的变化,承认经济体系的非匀质性和多样化。传统的微观—宏观经济学的逻辑指向是追求均质空间中均衡状态下的“最大”“最优”化,而域观经济学的逻辑导向是描述多元的域态,发现域际关系的机理。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具有一维的思维倾向,而域观经济学具有多维的思维特征。

三、经济学中国学派的学术逻辑起点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新变化,域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的成果之一,在之后的研究中特别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是用逻辑推演的抽象还是观察现实的方法去构建新的经济学体系?从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开始试图在表述经济学体系的时候,使用的是演绎逻辑的方式,马克思称之为“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即从一定的假定出发,推演形成具有高度逻辑严密性的体系。《资本论》逻辑本身仍旧遵循史观的逻辑,而并非像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那样的逻辑。但是它的表述方式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讲,呈现的是一个逻辑推演的体系。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采用了逻辑演绎方法,即基于所谓的“公理性假设”而进行推演,形成其学术体系。与之相对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主义,其逻辑是基于观察而非假设,比如并不假定人是完全自私的,而是观察人是否真的自私,或者多大程度上是自私的,而大多程度上具有公平意识。

现在很多人的研究倾向于使用一些数学模型方法,发表的一些相关论文也大多采用建模、检验等数理方法,目的是为了体现推演过程的严谨、精致,并认为那才能显示经济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水平。也有不少人批评这样的研究方法,认为不过是用复杂的模型“证明”了不证自明的结论。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承认,那么多的论文还是积累了许多学术成果,丰富了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思想启发性质。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断定,那才是唯一有价值、有“水平”的学术论文。那么,如果将经济学范式拓展为微观—宏观—域观,是否要求必须继承经济学的数量化传统?或者说,是否只有保持经济学分析的这种数量化形式,才能体现学术体系的逻辑严谨和科学性?引入域观范式是否要达到那样的境界才能被学界所接受?简言之,域观经济学研究,是否要以数理化、模型化和逻辑推演的严谨精致作为方向?还是更大程度上体现经济学的史观范式传统的复兴(在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主流之前,经济学是以史观范式主导的,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微观—宏观范式才被称为经济学的主流)。

第二,将域观范式引入经济学体系后,其学术起点是什么?任何学术研究都要使用逻辑抽象方法,学科体系都有其起点,通常就是其所做的假设,这是整个学术大厦的基石。马克思经济学的起点是基于劳动二重性的商品二重性,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起点是经济人假说。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过于简单,而且并非“公理性”。我们提出域观范式,就是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同质和非匀质的。这是一个更为现实的学术假设,比经济人假设更具有公理性,因为没有人可以否定世界的异质性和非匀质性。例如,如果没有域观范式假设(或承诺),经济学就不能解释什么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研究经济学的人认为,全世界只会有一套经济学,如果有两个经济学那就不是科学了。问题是,科学就只能是一元论吗?将经济学完全归之于自然科学的范式框架,已经受到包括西方经济学家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而且,现代自然科学也并非固守一元论范式的思维框架。按照域观范式的思维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域质域态特性,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乃至欧洲经济也都有其域质域态特性,各种域态都可以共存。人类世界即使走向“大同”,也是“和而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少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讲不否定美国,不否定欧洲,也不否定阿拉伯国家等,都有各自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这么多国家永远也不可能变成完全一样的经济体。既然我们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观察和认识世界,那么,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经济学底层逻辑的起点应是什么呢?这是引入域观范式后,需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

第三,在经济学上如何刻画“域”这个概念?域可以是区域、领域、场域、群域、网域等,因而在学术上可以分成各种域类。经济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自然科学的思维。现在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从思想渊源来讲是以牛顿力学为隐喻基础的。而域观范式的隐喻更加接近达尔文的进化论,即经济世界并非趋向于“优化”“极化”,而是高低各类种群都存在,适者生存,不断演化。在现实中,不同的地区经济,生存着不同的企业群体,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统称为“域”。将经济学的范式承诺从宏微观的视角向其他更宽视野拓展,也就是引入域观视角,实际上也就是从简单的逻辑抽象这一端,向更为具象的方向移动,在之前的范式框架中加入新的维度,从而更好地契合现实,更好地观察和描述现实。这样,从浑然一体的现实情境中,不仅抽取一些物质质态,而且抽取一些非物质质态,来作为识别和研究对象,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分类。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认识图像,从而形成不同学科的学术范式。学科之间互相分工,经济学也是其中的一个学科门类。经济学本身还可以继续细分,形成不同的分支学科,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经济体和解决行为,以及经济现象的各种不同的质态。可见,当经济学引入域观范式后,如何刻画被观察的研究对象的质态,就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只有可以识别域质域态,才可能深入研究经济现实。

第四,关于世界工业化前途的问题。工业化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本质,工业化必然导致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过程继续演进,域际关系就成为一个重大研究问题。过去人们认为,工业化和全球化会导致世界经济的同质化(称为“西方化”)。而现实却是,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趋向于形成与发达国家(西方国家)相同的经济形态。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国与国之间在价值文化,还有制度形态方面,仍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并没有发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之后,各国的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也趋同的情况。相反,各国的域态特征差异并不会趋于收敛。

因此,根据当前这个社会现实,WTO就不得不进行改革。这个改革的深层含义就是,从前的经济学范式所设想的世界,已经与现实世界存在着重大的矛盾。经济学研究学者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经济是由具有不同域观特性的国家组成的非匀质空间。传统的经济学主流范式所设想的那样一个匀质的、自由贸易的世界,只不过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已。自由贸易的全球经济空间永远都是和而不同,各国之间不可能形成所谓百国一体。在各个国家域态不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更好的域际相通,域际交往,才是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这种情况下怎么实现世界工业化的继续推进?怎么实现全球化?实现更大福利?今后的WTO规则下,具有不同域质域态的各国国家怎样互通、互利、互容?怎样竞争与合作?异质化多样化的世界怎样实现经济一体化?这些都是要思考和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四、经济学中国学派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客观上讲,不是一个狭义的学术流派,而是一个很庞大的学派群体,是一个学术“域”,而且是域中有域,可以再细分成不同的分支。中国经济和经济学家对现实经济的参与性远远大于西方经济学。可以看到:中国学科分类中的经济学门类的一级、二级、三级学科非常庞大,而且有不断拓展的趋势。不过,从现阶段的学术研究状况来看,中国的经济学远不如西方经济学做得那么精致化、形式化和数理化,整体来说,学术水平还不高。因此,需要努力往高水平方向走。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现有范式撰写论文,发表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也不失为一种途经。

但是,如果只此一条学术途径,或者大多数经济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都挤在这一条路上,就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经济学越来越脱离实际,而在观察研究现实时,只得放弃经济学方法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经济学可以遵循史观—微观—宏观—域观范式思维来进行理论研究,并进行方法拓展,则可以开阔经济学的眼界,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开辟出更大的一片天地,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经济学的独特之路。如果这样,经济学中国学派主要可以向以下三个方向着力。

第一,通过实践提炼理论。中国拥有总数接近世界20%的人口数量,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努力摆脱贫困,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为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工业化版图和人类发展的面貌。中国几千年文明所形成的价值体系和社会文化,使得中国经济无论是微观主体,还是宏观态势,都具有十分显著的特色。中国经济的域观状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多元性。如何分析和解释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中国经济学的的理论建设,进行学术创新,做出跟中国的伟大实践相匹配的中国学问。

在一般国家,包括那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家能够发挥其社会性影响力的方式是很有限的。而在中国的域境条件下,情况很不一样。如果经济学界有一些很好的意见,就可以通过红头文件机制,即形成各级政府的文件内容,来影响经济实践。中国经济体系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它可能契约机制确实比西方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要弱,但是各个层级的党政部门,通过红头文件的形成、传达和执行系统,所形成的一种作用机制,可以产生很强大的信息能量。这就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它可以接收信息,选择信息,传递给各个执行主体,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和资源调配能力。所以在中国这样的域观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可能更有条件成为一门具有实践作用力的学问。仅仅依据传统的微观—宏观经济学范式做出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经济学家必须用域观范式来观察和研究现实,才可能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更加贴近现实,更有实践的可行性。

第二,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发展中国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理性范式为基础,假定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经济理性是每个人做出经济决策的唯一人性因素。而马克思对人性的假定却不是这样的,他认为人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不是抽象的人,人的行为也不是追求这种抽象算计的最大化,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采取的行动。这也就是说,经济行为是具有域观特征或者商域特征的行为,因此经济现象大都表现为域观现象,而不是抽象的微观或宏观现象。相比较之下,马克思的理论更具有思辨性的特征,把人的行为特征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定义,这也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基础。因此,中国经济学可以结合马克思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加上中国社会文化特征(制度也可以被视为广义的社会文化),来观察和研究经济和经济学问题。

第三,探索进行经济学范式的重大创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正发生着百年未有之巨变,不仅是中国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也走到了范式创新或范式转换的关头。经济学如果不进行范式的创新,已经难以解释很多现实的重大经济现象,而且使得对世界重大问题缺乏共识基础,可能产生难以沟通的冲突,因为在相互无法理解的范式承诺基础上所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图景。传统经济学假设空间是匀质的,行动着的主体就像是原子,经济原子就是人,引申一点就是各个企业,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着供给、需求、交换关系。如果假定这一切发生在完全竞争的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就能达到均衡,实现福利最大化。这就是传统经济学的逻辑,并且认定这样的世界才是“合理”的。但现在这两个假定都已经不成立了。首先是人的价值观念还有行为方式都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制度形态也具有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又反过来影响或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人的行为,有理性的层面,也有文化习俗层面,也就是说,人并不是抽象的经济原子,而是具有复合特性的行为主体。其次是现在的企业也并非“原子”,而可能是网络、平台或链状实体,也就是说,现实的企业群体是域态的。此外,在现实世界,经济空间也不是匀质的,而是具有相对性,因此假设中的的绝对空间也不成立。总体来说,西方经济学和由西方经济学发展而来的中国经济学(马克思的经济学也是在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都走到了原有范式不能解释现实的境地,所以必须进行范式创新。

总之,要以新的范式思维来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新变化。作为经济学者,主要是要看我们使用的学术工具,我们的学科、学术体系能不能够用来很好地解释这个现实的世界,以至还能够预见未来趋势。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还是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都需要互相交流思想,分享见解,如果有更多感兴趣的学者共同参与,深入探讨这些重要问题,就可以为经济学中国学派的发展做出更多有价值的贡献,掌握更有效的学术工具,以新范式思维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新变化。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已经作者审定,整理人:张杰、邓童谣)

猜你喜欢

范式经济学全球化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简明经济学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全球化陷阱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