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依托自贸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对策建议

2020-03-02杨陈静

决策咨询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陆泸州开放型

◆杨陈静

内陆开放新高地本质上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内涵在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战略的国内制度支撑和着力点,承担着改革创新前沿阵地的重任。泸州依托自贸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不仅是政治任务,民生保障,更是发展机遇。针对当前平台单一、通道不畅、产业疲弱、制度不优的难题,建议聚力功能拓展,高起点打造内陆开放平台高地;聚力效率提升,高标准打造内陆开放通道高地;聚力产能升级,高质量打造内陆开放产业高地;聚力环境优化,高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制度高地。

一、泸州依托自贸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主要问题

尽管自贸区落地泸州,但挂牌成立较晚、起步阶段扩权赋能还需强化,承接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的国家事权不多,部分试验任务缺少业态支撑;口岸能级亟待提升,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等平台尚在争创;南向通道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东向长江航道(泸渝段)等级偏低,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健全,服务周边能力有待提升;外向型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外贸结构单一,加工贸易较少,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尚处培育阶段,引领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潜能亟待进一步挖掘。总体而言,在开放型平台搭建、开放型通道建设、开放型产业升级、开放型制度调整方面仍存诸多困难和问题,因而,自贸区“头雁”引领带动作用未能尽效发挥,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任重道远。

(一)开放平台缺乏,功能较为单一

目前来看,自贸区对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仍缺乏有力的平台功能支撑。信息化服务平台(如政务服务、市场监管、跨境投融资、股权产权交易、多式联运、国际贸易等)、功能性平台(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家开放口岸、跨境电商综试区等)、综合性平台亟待搭建。例如,《总体方案》中7条涉及海关特殊监管区试验任务中,就有5条未能启动;跨境电商综试区也因缺乏基础条件,未能争创成功。

(二)开放通道不畅,缺乏流量支撑

目前而言,泸州交通条件总体受限,不通高铁的同时也没有通往境外(地区)的航线。即便在基本满足进出口需求、姑且稳定运行的开放通道中,直联通道也不多,且几乎所有通道均需中转,其中,东向水运通道(主要为长江航道)整治仍在进行,南向铁路通道绕行严重。另外,泸州进出口流量本就偏小,加之重庆、成都、青白江、宜宾等对腹地物流的分流日趋严重,已有通道虽测试开行,但也难保长期稳定。

(三)开放产业疲弱,引领带动乏力

泸州市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695亿元、增长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4.7亿元、增长5.9%。泸州市白酒、化工、机械、能源四大传统产业与进出口贸易关联度较低,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航空航天、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全市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7%,低于全国(33.6%)、全省(12.4%)的平均水平。全市没有超过5000万美元的生产型进出口企业,出口加工贸易企业仅有2家。龙头企业主体缺乏、优势产业难以汇聚成力。

(四)开放制度不优,保障面窄力弱

目前来看,泸州自贸区战略服务功能正常发挥所需的政策制度供需缺口较大,尤其是涉及知识产权保护、跨境交易结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口岸开放功能、跨境电商等多个对外开放领域的政策、权限难以适应完成《总体方案》试验任务的要求,难以与自贸区探索对接自由贸易规则相匹配,因而制约着泸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

二、泸州依托自贸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对策建议

开放高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难度系数大。当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率先谋划、率先布局、率先开放,抢抓新一轮改革开放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作用,变内陆地理位置绝对劣势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比较优势,切实服务开放、积极带动开放、主动引领开放,将泸州建设成为与全球开放式产业、开放式创新链条深度相融的内陆开放平台高地、通道高地、产业高地、制度高地。

(一)聚力功能拓展,高起点打造内陆开放平台高地

平台是区域开放发展的功能载体,高效的平台才能促进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的进行并形成有力的业态支撑。当前自贸区应从以下方面着力,务实打造内陆开放平台高地样板:一是聚焦口岸枢纽与门户功能提升,形成以大宗商品贸易集散(如粮食)为主的水运口岸为核心、以中高端产品或服务(如进口药品、冰鲜)分拨为主的航空口岸为辅助、以“铁水”联运为未来进出往来拓展方向的功能规划布局。二是聚焦产业承接与培育功能提升,突出水运港口和进出口物流、仓储、加工承接特征以推进综保区建设;突出人才、科技、金融服务特征以推进开放型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突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招大引强与扶弱济贫相结合特征以推进产业合作平台(如国别产业园区等)建设等。

(二)聚力效率提升,高标准打造内陆开放通道高地

交通物流的延展性和便捷性有利于加强泸州港口经济腹地运营水平和对外开放联系。因此,必须集合“水公铁空”优势,加强骨干路网建设,推进省域、市域等互联互通,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同重庆、武汉、南京等沿江口岸合作,加快改善川江段航道条件,畅通东向黄金水道。加快泸州二环路、泸州长江六桥等项目建设,增强各城市组团交通通达和集疏能力。在现有“一环六射一横”调整路网基础上,加快叙永-威信、泸州-永川、G8515南泸渝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一环八射一横”格局。稳定运行“泸蓉欧”快铁,加强同北向中俄蒙经济走廊、西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加快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永-毕节)、渝昆高铁、泸遵高铁等项目建设,推进与川南经济区、滇东黔北互联互通,打通南向经云南接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接入东南亚通道,稳定经广东接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泸粤港”铁海联运通道,促进成渝经济区和南桂昆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区协同开放。依托现有航线,拓展云龙机场国内航线,加快开通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航线,推进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三)聚力产能升级,高质量打造内陆开放产业高地

产业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为此必须:一是抢抓开放型产业发展机遇。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抢抓国际国内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充分挖掘泸州在区域市场、基础条件、优质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开放型经济向全球价值链延伸。加强贸易强市建设,加快外贸出口优化升级,依托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以及装备制造、现代医药、食品饮料等先进制造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扩大“泸州造”产品出口。强化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促进体系,积极构建大交通、大物流、大商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关联经济和产业链经济,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推动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发展要素向泸州汇聚。二是延伸开放型产业链条。深入学习研究和把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变化趋势,找准本地区、本行业开放型产业链条环节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逐步构建起支撑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产业链条。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开放型产业对接,引进一批融入度强、成长性好的产业和企业,做大经济体量,推动形成内陆与沿海产业链条互动新格局。加快优化全市各县区(园区)开放型产业布局,实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建立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产业体系。依据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推进航空制造、生物医药、智能终端、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出口加工等生产开放型产业发展,构建全市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运输、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和人才创新服务等各链条相互衔接、协同发展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开放型产业改革创新区。根据各县区、各园区比较优势、配套基础、发展潜力和产业链条,统筹抓好改革创新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推动制度对接、平台共享,实行特色化、差异化、错位式发展。将自贸区作为推进“全域自贸”建设的核心引领区,将龙马潭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域自贸”建设的同步实施区,将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和泸州空港产业园区作为“全域自贸”建设的联动发展区并建成彰显区域特色的开放型产业园区。江阳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等县区要着力建设“全域自贸”协同发展区,全面提升开放型产业规模和质量。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突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欧班列沿线、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重点区域,推动建设中欧(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德、中澳、中国-东盟等国别产业园区,高水平打造东南亚协同开放馆。加强市内飞地园区建设,探索与东部发达地区共建跨区域经贸合作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经开区、工业园区升级培育。

(四)聚力环境优化,高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制度高地

按照《总体方案》试验任务、区域发展、全域自贸要求,不断总结制度创新经验、汲取先行先试地区创新成果,在服务区域开放发展过程中,推进开放制度体系建设。一是推进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对标国家战略、国际规则、营商环境等指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把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作为改革的基础性工程,重点包括政务服务、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增强政府资源整合能力。把推进主动服务型制度体系建设作为改革的引领性工程,在“放”方面,深化“最多跑一次”“证照分离”“六多合一”“行政许可确认制”等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主动减、主动放;在“管”方面,深化信息化监管、“双随机”监管、集成化监管、信用监管改革,形成化繁为简、公平公正、从严惩处的监管体制;在“服”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细分领域差异化服务、服务性功能集约集成服务,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的体验。二是推进以“关港贸”高效集成服务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改革。以整体提升货物贸易全链条效率为目标,对口岸通关、港口物流、贸易服务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个别+协同”制度创新设计,实现个别与整体的高效协同。在口岸通关方面,重点针对通关费用减免、关税征管、通关手续办理效率、通关查验效率、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便利化服务等领域,深入推进“零费用”口岸、汇总征税、“三个一”“三互”、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制度,探索应对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货物贸易过程中制度障碍的措施。在港口物流方面,重点针对港口作业效率、港口信息化管理、港口服务能力、航运物流效率、多式联运物流效率等方面改革。在贸易服务方面,重点针对物流供应链服务、航运金融服务开展业态资源整合式创新,建设航运物流交易平台。在“关港贸”整体协同改革方面,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商检海事内部系统、港口信息化系统为基础,以长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口岸关检多方协同服务平台为纽带,把口岸查验通关、港口物流、公铁水运输企业和货代、报关行等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形成货物从离开生产厂房-在途运输-报关报检-港口运输配置-在途运输-到达目的地的全链条信息通路,实现各交互环节信息对称、资源匹配、效率最优,整体提升货物贸易效率水平。建设进出口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开发进出口贸易政策和规则咨询、最优流程代办、贸易供需信息对接、贸易培训培育等多元化服务,对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保姆式”能力提升服务。三是推进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创新。以“精准金融”为抓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精准金融”带动泸州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推动跨境人民币集中运营管理、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资金跨境流通工具有效运行,主动提供“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跨境金融服务,提升区域实体企业境外融资能力。建立对区域企业境内外上市的培训服务、上市咨询代办服务、境外上市便利化服务等机制,加强与国内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合作,提升证券市场服务内陆实体企业的作用,推动周边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和引进融资租赁、基金、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等金融业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培育天府股权联合交易中心、天府商品交易所等地方交易平台分支机构,为片区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转让、产品交易等的便利化服务。四是对接新贸易规则变化探索推进投资和贸易改革创新。结合川南临港片区开放层级、开放权限的实际,探素在人力资源集聚、知识产权保护、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举措,全面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管理模式,探索创新对接机制。通过成效卓著的制度变革,营造良好的营商法制环境,进而将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新一轮城市升级的发展驱动力、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内陆泸州开放型
泸州老窖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泸州油纸伞
开放型应用问题变式训练教学的策略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内陆移民(外二首)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