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斡尔族乌钦

2020-03-02

剧作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曲调唱腔

■ 高 源

达斡尔族是源于黑龙江流域的游牧渔猎民族,现在主要聚居于松嫩平原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有四万多人口,其语言系蒙古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达斡尔族在历史上骁勇善战,并且能歌善舞,乌钦是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它与赫哲族的伊玛堪、鄂伦春族的摩苏昆,被称为黑龙江少数民族三大说唱艺术。乌钦在历史上传播广泛、影响深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钦借自满语,是清朝时期由达斡尔族文人用满文或蒙古文,采取韵文诗或散文诗的形式创作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乌钦曲目相当丰富,传统曲目有短、中、长篇之别。说唱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神话故事、童话和传说等等。

传统的乌钦由单人说唱,没有乐器伴奏。后来,有的乌钦艺人用“华昌斯”(四胡)自拉自唱。乌钦说唱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一人说唱或自拉自唱。乌钦唱腔所用的曲调与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和群众性歌舞哈库麦勒中演唱的民间歌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曲调是与扎恩达勒和哈库麦勒共同拥有的。

乌钦的唱腔由许多支曲调构成,但在传统曲目的具体运用中,这些曲调既不成套也不联缀,而是每篇曲目从头至尾仅用一支曲调,依据演唱内容及唱词的需要变化着反复叠唱。乌钦说唱的曲调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段小唱型、长篇叙事歌型、吟诵调型。这三种类型的曲调一般不能相互混用。

小段小唱型所演唱的故事内容单一、篇幅短小,多为童话题材,如《小兔求饶》《母鹿别情》等。曲调朴实而简单,曲体规整而紧凑,有的甚至是个单句子。演唱中基本没有说白,完全靠单支曲调一气呵成。

长篇叙事歌型通常是演唱长篇故事的,其中《少郎与岱夫》《德莫日根》等曲目各有专用曲调,而《口迪哥哥》则通用一般民歌的曲调。这种类型的乌钦很少一唱到底,经常采用的是唱一段说一段的形式。

吟诵调型的曲调为乌钦所独有,其似说非说、似唱非唱的特征明显不同于前两者,因而成为乌钦唱腔中具有代表性的主体部分。许多传统的长篇曲目,如《三国的故事》和《诗人李太白》等固定要用这种类型的曲调演唱。吟诵是指带有一定的音调朗诵出来的诗词,这样的音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与达斡尔族其他民间音乐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吟诵调型的乌钦可以囊括乌钦说唱的四种表现手段,即说的、唱的、又说又唱的、似说似唱的。

同样作为民间口头说唱艺术,乌钦较之赫哲族的伊玛堪和鄂伦春族的摩苏昆,除了语言和音乐完全不同,还有两个重要区别。一是文人参与乌钦脚本创作;二是乌钦更注重创新。这两点是紧密联系的。乌钦在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虽然年代久远基本定型,但并非陈陈相因、一成不变,而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在脚本的题材、意蕴、艺术表现和艺人的说唱技艺等方面都是如此。

乌钦创新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少郎与岱夫》。这部文人创作的乌钦脚本,在题材上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樊篱,积极表现达斡尔族的现代生活,创造性地创作出一部惊心动魄的现代英雄史诗。该作品取材于民国14 年至16 年,发生在达斡尔族居住地齐齐哈尔郊区罕伯岱村,由少郎和岱夫兄弟领导农民起义的事迹。在思想意蕴上,凸显反抗封建压迫、争取民主自由的主题,从而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此外,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突破和创新,如故事情节立主脑、减头绪,脉络清晰、情节紧凑,且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感饱满、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语言通俗易懂、简洁凝练、生动形象,并且含有哲理。这部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在达斡尔族家喻户晓,作为乌钦的代表性作品,像内蒙古的长篇故事《嘎达梅林》一样,铭刻在达斡尔族群众的心灵深处。

乌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用四胡伴奏的抒情唱段是乌钦的审美核心。其唱腔音乐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高亢激越,像奔流不息的嫩江一样宽广而清澈,如松嫩大平原一般辽阔而苍茫,如同这里的万里蓝天,高远而深邃。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曲调唱腔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布谷鸟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达斡尔族民歌进入当地高校课堂的形式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