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监测和修复相关问题的探究
2020-03-02刘聪
刘 聪
河北华清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引言
企业项目开发遇到的场地性质不一,目前比较常见的为污染场地。这样的区域会对人体、周边环境和建设项目产生之间或是间接的影响,并且经常有很多有害物质,如垃圾填埋场、加油站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规模的扩大,如化工这样的企业面临着搬迁的可能性,随之需要处理场地中的有害污染物。下文将对污染场地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2 污染场地土壤的概述
2.1 污染场地的含义
污染场地指的是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有毒有害的物品在被运输、存储、使用等过程中危害相关场地,被危害的场地就是所说的污染场地。污染场地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不仅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危害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
2.2 污染场地的成因
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造成土壤污染情况随之加剧,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工业排放核对污染的不恰当处理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同时国家对污染场地的管理对其土壤产生了污染。加之,相关立法部门不重视环境监管,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目标,随意性特别大。同时,缺少足够的资金。处理应对土壤污染需要大量的费用,但土壤污染还具有滞后性,这需要足够的资金做保障,才能保证应对污染工作的有序开展。除此之外,有关部门的规划不科学,没有完整的土壤数据库,这造成在监管土壤污染工作中没有能够依据的资料,无法实现统一的规划。上述这些原因导致土壤污染,当前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抓紧开展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
2.3 污染场地的特点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污染场地,且类型多种多样,同时分布范围广,并且污染程度不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污染场地还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性。调查发现,不同时期、阶段污染场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从空间上来看,某种程度上来说污染场地呈现出地域性。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说,污染场地都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这为监测和修复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场地土壤污染的概述
3.1 土壤污染危害性分析
土壤污染会产生经济损失。例如,重金属污染造成粮食产生降低1000多万吨。农药、致病菌、有机污染物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蔬菜、粮食中的重金属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有些地区的水果重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与此同时,土壤污染还会威胁人体健康。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在人类、植物、动物中积聚,造成人类患上癌症或是其他疾病。另外,重金属是一种化学物质,长时间存留在土壤中,并且越积越多,若是超出土壤的容量,那么土壤中便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环境和动物产生严重的损害。
3.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的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超标严重,如汞、铅等。重金属污染来源很多,如杀虫剂、污水灌溉、空气污染、化肥等。例如,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因为这些东西中有很多有害物质,沉淀在土壤中,最后出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同时,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元素。土壤中的重金属在其中不能移动,雨水也不能把其带走,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也不能降解重金属,这导致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物在食物链的影响下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4 污染场地的监控技术和监测方法的分析
4.1 场地污染勘测和监控技术应用
采用场地污染勘测和监控技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使用该项技术需要和传统的场地调查方式相结合,而且这是基础。
第二,主要是提升污染源的修复效率。
第三,最大限度地降低修复费用。
一个项目使用一种新型的勘察监测模式往往在开始的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若是重视技术员工的能力培训,能够搜集到现场污染源的动态数据,这能够降低后期的人工成本。现阶段,我国污染场地的污染物类型多样,并且很多没有被监控发现,更别说修复了。所以,相关单位部门要以土壤中污染程度为基础,勘测场地,确定出污染场地,最终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比如,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其实现量化分析,然后展开风险评估,按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进行。
污染场地勘测可选用生物测试技术依据规范《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以土壤中污染程度是否超过阈值为依据,采购相配套的技术设备;对污染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需要依据技术规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进行化学测定,然后采用相应地修复治理措施。例如,利用传统的采控采药技术,结合现场实际勘察、风险评估,最终获取污染源的复杂化学特性、综合污染特性等重要参数,然后依据这些参数制定修复方案。除此之外,勘测污染场地还需要综合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土壤监测等,从而得到综合介质参数。
若是污染场地有完整的资料,那么相关单位需要准确了解明确该场地的区域,如场地污染源中部分样点为高浓度,则就生态毒性展开分析,对污染物质的生物风险进行估量。技术工作者要明白掌握采样点的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扩散路径。若是污染场地没有太多的资料的话,相关单位需要实地进行全面调查,断定污染程度比较高的区域,需要多设定采样点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化学测试明确污染源的化学成分。
4.2 污染场地的监测方法及点位布置方式
对于检测污染场地的土壤工作,我国有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因此技术工作者在了解调查土壤时,务必依相应地标准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相关单位需引起高度关注的是,依照上面论述的标准,土壤中污染物总量不能超过环境质量等级3级。
另外,土壤污染源监测方法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中制定的检测项目类别规范、样点采集布设方式;土壤污染源的实验分析样品制定及分析结果表征、特性评价等都需要符合标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此完成整个土壤污染源调查流程。布置污染场地的点位,要以污染物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合理布置,另外还需结合相关单位本身具备的实验设备仪器。例如,监测场地地下水污染,对于把控严格的区域,需要恰当地提高水污染检测技术应用标准,此时可适用于水环境监测规范标准。
5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在土壤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为重金属污染,比例高达80%以上,因此对于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的修复,实际上是主要针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三种修复技术,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5.1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运用物理技术从土壤中把勿让介质分离出来。通常而言,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有热力学修复技术、玻璃化修复技术、物理分离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和固化/填埋修复技术等,其中热力学修复技术使用的频率最大。物理修复技术的主要优势为:周期短,能够解决任何污染物,缺点为工程量非常大,这造成成本费用昂贵。
5.2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运用化学手段对污染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破坏,如使其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最终实现污染物浓度下降的效果。一般来说,该项技术主要有化学氧化技术、化学淋洗技术、化学改良技术、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技术各电动修复技术等。相比较于物理修复技术,该技术出现的时间早,其中化学改良技术中的固化—稳定化技术最常用,并且该技术被美国环保署称为处理有毒有害废物的最佳技术。
5.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为有机物和有机污染物共同进行代谢,有机污染物得到分解,我国广泛采用的是微生物修复技术。近年来,我国利用有机胂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现阶段,正在将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别的现场修复工程进行移植、嫁接技术,还有微生物修复设备,从而实现微生物技术工程化的应用。
5.4 利用工程控制技术进行修复
有关人员采用人为手段,借助工程进行控制,如建设封存阻隔系统,能够将污染物封存和阻隔,这样有利于防止污染物的转移。该项技术的优势很多,技术比较成熟,费用较低且建设周期不长,能够广泛运用到控制工作中,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5.5 利用自然衰减技术进行修复
污染场地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场地被污染以后,还是能够借助自身能量进行自我调节,这样污染场地里的浓度会降低,此时不需要依靠外部的力量就能够实现场地的修复。任何一个污染场地其内部的污染物都会自然衰减,但是由于随污染场地的类型不一样,其内部的污染控制程度也表现出不同。但是利用自然衰减技术存在着一个缺点,就是周期比较长。
6 土壤修复管理措施
处理污染场地的土壤问题除采用有关修复技术以后,还需要做好土壤的修复管理工作。
第一,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立法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针对性强的监督管理制度,并提前做好监管工作,要求企业必须上报真实的企业的有关信息,同时环境监管工作必须做好调查评估工作,评估污染或是受到污染的地方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
第二,做好地下水的修复工作。如果地下水污染没有处理好的话,会致使土壤污染,这时候常常会忽略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所以要地下水的治理,建立相应地修复制度,真正为人类服务。
第三,建立健全场地修复管理体系,主管部门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地法律体系,这样能够实现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工作的规范化。
第四,完善污染修复审批制度,对于审批和验收工作一定要严格,并且严格依据标准规范修复工作,拟定合适的、科学的审批方法,实现各项工作的完善化。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污染场地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大其检测和修复工作,准确了解账务污染场地的土壤情况,建立完善的修复体系,并且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从而全面提升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