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萌鸟——黄腹山雀

2020-03-02潘春华

中国畜牧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繁殖期山雀鸟类

文│潘春华

黄腹山雀属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是我国一种特有的小型鸟类,体长约10厘米左右,嘴甚短。雄鸟头和上背黑色,脸颊和后颈各具一醒目的白色块斑;下背、腰呈亮蓝灰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翅斑,飞羽暗褐色,羽缘灰绿色;尾呈黑色,外侧一对尾羽大部白色;颏至上胸兜黑色,下胸至尾下覆羽黄色。雌鸟上体灰绿色,颏、喉、颊和耳羽灰白色,其余下体呈淡黄绿色。因无论是雄鸟还是雌鸟的腹部覆羽皆呈现非常显眼的黄色,故名“黄腹山雀”。

黄腹山雀虽然看起来较为普通,其体型与人们常见的麻雀相似,长相也可以说是寒鸦比凤凰。但是黄腹山雀也有自己的特点,起码它们圆鼓鼓的体态看起来比较萌,而且萌得特别可爱,肚腹黄得别致,惹人喜爱,同时又爱采食花朵及其种子,因此便有许多俗名,如“采花鸟”“采花儿”“黄豆崽”“黄点儿”“黄肚点儿”,等等。

由于黄腹山雀的生存非常依赖各种植被,所以它们最理想的生存栖息地是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区森林。此外,还会在一些平原人工林区、次生林或者是林缘疏林灌丛地带活动。总之,凡是植被茂密的地方,越有利于它们隐匿自己的身影,很多公园及小区都可以见到这种萌鸟。

黄腹山雀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它们常常会和其他差不多大小的小鸟集成小群在林子里面游荡,俗称“鸟浪”。鸟种多的时候,什么灰眶雀鹛、棕头雅雀、红头穗鹛、斑翅朱雀、灰蓝山雀之类,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你的附近,简直是目不暇接,几分钟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在野外看到这类小鸟的时候,需要留心一下是否有其他鸟种混在其中。在笔者家乡南山森林公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黄腹山雀在林间穿梭,有时候它们也常常会到地面来寻找食物;附近的小水沟中,可以欣赏到它们或单独或成群饮水及沐浴的场景;冬天,一片蜡梅林则是欣赏黄腹山雀采食花朵及蜡梅果实的佳地。

黄腹山雀是一种留鸟,繁殖能力强,繁殖期在每年的4~6月。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地衣及细软的草叶、草茎等材料构成,内垫以兽毛等,每窝产卵5~7枚,孵化幼鸟的成活率较高。

黄腹山雀主要以蝗虫、蝼蛄、蛾子、蝴蝶、天牛、草蜢、七星瓢虫等直翅目、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几十种常见的昆虫为食,偶尔也吃花朵和植物果实等,捕捉森林害虫和农业害虫绝对是一把好手,历来有“森林医生”及“农业生产保卫者”之美誉。黄腹山雀物种的存在,无疑对生态以及农业生产有着较大的意义。

黄腹山雀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时候常成10~30只的群体,在高大的阔叶树或针叶树上,有时也与其他鸟类混群。多数时候在树枝间跳跃穿梭,或在树冠间飞来飞去,频频发出“嗞、嗞、嗞”的叫声。其鸣叫声似灰蓝山雀,复杂的高音嘁嘁喳喳鸣叫声极似责骂声。在城市中,由于黄腹山雀的叫声相对微弱,常常会被车水马龙声所掩盖。在树林中,有时候会听到林子里面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动静不小,以为是啄木鸟在抓虫子。仔细一看,原来却是黄腹山雀觅食时在敲击树枝发出的声响!冬天的时候,这些小鸟衔着蜡梅的果实敲击树干,那声音更响亮,没点经验还真容易错当成啄木鸟。

黄腹山雀这种看似无比柔弱的鸟类,竟然属于典型的无危物种,而且神奇的是在千万年的繁衍过程中并没有其他亚种的分化,隶属于国家“三有动物”保护行列。该物种已列入中国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有一首《护生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这首诗被民间广为传诵,后面修改成了谚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其实许多鸟类的繁殖期并不在“三春”,三春的鸟儿不能打,其他季节的鸟儿同样也不能伤害。

猜你喜欢

繁殖期山雀鸟类
如果我的朋友来自稀奇古怪星球
善于学习的鸟类
迁徙苍鹭繁殖期及种群发展趋势预测方法探讨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甘肃盐池湾斑头雁繁殖期觅食地选择研究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家有什么好
鸟类
圈养白化孟加拉虎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杜鹃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