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东北“家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2020-03-01张丽娟宋喜坤
张丽娟 宋喜坤
摘 要: “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显的中国文化,当代“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文化有重要影响。现今,从物质到精神的“家”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样变相地影响了当代“家文化”。早婚、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网络文化侵袭等社会问题造成了當代东北家庭“家文化”的失语。继承家传文化、重建优良家风、学习传统文化即是目的也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长幼有序、家教得法、礼教得体、勇于担当、积极上进、教忠扬孝的先进“家文化”。
关键词:“家文化” 内涵 传承困境 应对策略
“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蕴含于整个中国文化。所谓“家文化”,狭义上讲,指的是“家族”“家庭”的文化,涵盖家训、家规、家教、家学等内容。广义上看,“家文化”可以外延至群体、企业、民族、国家,这些文化都可以称为“家文化”。本文所探讨的是狭义的“家文化”。“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显的中国文化,当代“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文化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当代经济和科技的急速发展,“家文化”的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转变为“经济依靠与精神寄托的家”a。“家”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进而使“家文化”也随之变化。
一、“家”与“家文化”
中国古代,对于“家”所赋予的涵义较广,但总体上是物质的,代指实物。
金文“家”字从 “宀”从“豕”;凡祭,士以羊豕,古者庶士庶人无庙,祭于寝(亦食居之所,故从宀),陈豕(已熟者)于屋下也。小篆家:从“宀”,豭省(省豭右叚)声,本义作“居”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乃人所居屋,故从“宀”。徐灏氏以为“家从豕者,人家皆有畜豕也,曲礼曰:‘问庶人之富数畜(以豕代众畜)以对。”严章福氏以为家“所以从豕者,非犬豕之豕,乃古人亥字,亥为豕与豕同,集韵‘亥古作豕;豕下云‘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像裹子咳咳之形。按礼云:‘男有室女有家,亥为一男一女而生子,非家而何?此其所以从豕(讹亥为豕)之故也”b。
从上文可以看出,“家”是平民祭祀之地,居所为家、共同生活者谓家、夫妻互称谓家、有专门学问者称之家、尊老人为家、学派为家、门阀为家、店肆为家、土地为家、所饲养禽畜谓家、所居地区为家、居所有特征之物(如老树)为家等不一而足。除了物质层面的家以外,“家”也有家园、故园等精神层面的含义。可见,“家”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涵义极广。
在中国,家庭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因此形成了丰富的“家文化”。这种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所谓“家文化”:
是以“家”(包括家庭、家族)为核心,以家居、家业、家财、家庭典藏书籍物品等为物质基础,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本人际关系纽带,以传承沿袭个人与家庭家族成员之间及个人与家庭家族之外人员之间多方约定形成的家法、家规、家训、家庭契约、习俗等为其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养老抚幼、齐家兴国、和谐族邦等为人生要务和价值取向,以敬祖崇德、奉孝守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律己助人等为基本精神,并将上述内容和精神泛化拓展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c
中国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家庭和家族的组织结构、权力配置、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d。中国的“家文化”历史悠久,“五四”之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家文化”体系。“五四”期间,以儒学为中心的“家文化”受到很大冲击,封建的“家庭”被摧毁,旧的“家文化”也被“净化”。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家文化”开始与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并轨。大家族解体,成为单一化的扁平组织结构的家庭。父母慈、子女孝、尊老爱幼、夫妻互敬互爱的家庭美德,成为“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家文化”的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东北“家文化”传承的失语
东北地区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区域,因在山海关之外,常被称为“关外”,这里居住着汉族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如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主要以渔猎为主,所以文化也主要是渔猎文化。事实上,东北文化起源是非常早的,远在公元四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渤海文化,后来,陆陆续续到辽金文化,直到清朝,由于大批犯人、家属及吴三桂当年的士兵被充军“宁古塔”以北,这才使得本土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得以融合。20世纪初,山东,河北的大批灾民“闯关东”涌入东北,这些都加速了东北文化移民化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在多种文化交融的时候,由于俄国和日本相继侵略过东北,又为东北文化中增添了殖民文化的烙印。所有的这些,“促进了南北文化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创造了独特的开发、流动和包容的文化模式”e。严格来讲,东北文化属于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非精英文化。
(一)东北“家文化”特征
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东北“家文化”,在保有与传统“家文化”共有特征外,也呈现出自己独有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家文化”观念淡薄。东北地区的家庭构成主要以本土少数民族土著家庭和外来移民汉族家庭为构成,其中汉族家庭为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少数民族群落开始走出山林、离开渔猎场所到国家指定地点定居。历史传承下来的部落文化和家庭文化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渐被汉文化的“家文化”同化,固有的“家文化”传承下来较少。而以移民和闯关东为主的汉民族家庭,遥远的迁徙使他们和关内的家族失去联系,少小离家对“家文化”的承续较少,导致了这些移民家庭“家文化”链条的断裂。即使有的家庭有自己的“家文化”,其家规、家训、家学也都不系统,至于家族谱系、家族祠堂等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女性的家庭地位较高。同关内家庭相比,东北家庭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本土少数民族如鄂温克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女性在族中有一定地位。此外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是萨满神教,而萨满多为女性。这种女权表现在汉族家庭中也表现明显,甚至是女性当家,是真正的掌柜。东北文化中也是这样,如在萨满神舞中,大神是女性,二神是男性;二人转表演中男性为丑女性为正,东北秧歌中男性也以女性为中心。所以在东北“家文化”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较高。
第三,崇尚暴力的比重较大。同以“礼”“教”为核心的儒家中原“家文化”相比,东北“家文化”则更崇尚暴力。受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加之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背景塑造了东北人男人孔武彪悍,甚至粗野的性格。东北人性格豪爽、大方、粗犷、好强、尚武、斗狠,有“东北虎”之称。在东北的“家文化”中提倡武力解决邻里、家庭问题。夫妻之间、兄弟之间、邻里之间一言不合便动手。老辈口耳相传下来的训导是“小子要横,丫头要浪”和“宁养贼子使人怕,不养苶子使人骂”f。这种对暴力的崇尚成分在东北“家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东北家文化传承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家文化”的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来就淡薄且不成系统的东北“家文化”在代际传承中却面临着断裂的困境,处在失语的境地。当代东北家庭主要以“70后”与“80后”为主,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使“家文化”传承面临一系列问题:几代长辈围绕独生子女,原有的家规因独苗而被忽视;独生子女被惯养而不敬长辈,传统的孝道将遗失;家长的越界包办使下一代失去自立能力;子女成年离家后造成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等。当然,上述问题当代各个地区都有,是共性的问题。然而在“家文化”本就不发达的东北,加之计划生育的执行较南方更彻底,尤其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公务员或者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家庭,这种“家文化”传承的困境就愈加明显。当下许多年轻人不知敬老、不知族姓起源、不会排辈份、不会家传手艺、家庭观念淡漠、对传统文化茫然等都是“家文化”传承断裂的表现。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一个人最早所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教便是一个家庭“家文化”的表现形式。礼失而求诸野。然而在东北,尤其是在农村,基本的家教都难以传承,更无论传统的礼教了。农村的独生子女在十七八就结婚,早婚后马上分家,即使不分家年富力强的父母也退居幕后由孩子当家。于是本不繁荣、系统的家文化又面临重新建构。接下来因为经济压力,新婚的小夫妻又远出打工,父母成为空巢老人,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孩子的教育被转嫁给爷爷奶奶,传承链条被撕裂,“家文化”变成了隔代传承。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多是失败的,很多孩子过早辍学在家。社会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困惑使很多孩子将目光转向网络,而网络文化、文学的异大陆、异文化往往被孩子们错误地当成中国传统文化。长此以往,小而言之是“家文化”的失承;大而言之,中国人都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认为“端午节”“火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归属韩国,那么中国还有什么文化可言。
三、东北“家文化”传承的策略
早婚、分家、外出打工、独生子女、空巢老人、儿童留守、过早辍学、网络文化侵袭等社会问题造成了当代东北家庭“家文化”的失语,是当代东北“家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尴尬困境。如何构建适应当代和谐社会发展且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在经济发达的社會文化中凸显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多元文化交融的中国“家文化”,显得重要而迫切。面对这种困境,全面宣传深刻理解“家文化”含义及“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家文化”—群组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文化链条,发展地方经济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举措都是解决东北“家文化”传承困境的策略。
首先,正确理解“家文化”的含义,认识到构建健康、和谐的“家文化”的重要性。
“家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范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便是它的传承性”g,对于“家文化”的继承也应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剔除“家文化”中的那些三纲五常、礼教等级、家长专制等封建文化,但不能一味否定,继承其传统优秀的文化精髓。传统观念仍然有许多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这些价值观念在今天这个浮躁的世界更应该被提,并结合当代社会文化和本家族的传统,形成自己的“家文化”。人们通过“家”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他人,从而,中国人的整个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都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上,并通过“家”来表述。h因此,健康的、原生态的“家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文化,对国家文化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要发掘家学传统、家族技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i东北的家庭多为移民后裔,家学虽不甚厚,但在多年的建设中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文化、家风、家训、家规。此外,北方特有的一些如火炕搭建等技艺皆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这些都属于挖掘继承的范畴。要结合自家文化特点,构建健康的“家文化”。这里,“‘家文化泛化了,也就是说,把家、家族的内部结构、身份关系、道德伦理、认知模式、互动行为规则扩展到家和家族以外的各个社会层面,成为支配、调节中国人、组织和社会的思想体系”j。所以,在建设家文化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邻里群组文化、街道组委文化,不断延伸家庭文化的领域在农村建设邻里群组文化,在城市建设街道组委文化。优良的家风、家学不但自家要继承,还要不断的发扬和创新,要“走出家门”,要同其他先进的“家文化”交流,以便不断完善。构建家文化—群组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国家文化为一体的文化链条,建设将小家(家庭)、中家(企业)、大家(国家)融为一体的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再次,政府的正确引导。对上述具体问题和社会现象,要有的放矢,逐一解决。针对外出打工现象,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挽留农民工在本地工作,为家乡建设出力,同时也做到了避免本土劳动力外流和人才外流的发生。对于农村家庭,要鼓励晚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一种家庭文化的产物,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法律。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上,要有自己的家规,不能盲目溺爱。在中国,“家教”受到很大的重视,中国家庭在内部有独特的结构,这就是“长幼有序”。对于“80后”家庭要鼓励生育二胎。教育方面要加大防止学生辍学的力度,学校和家庭携手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要分辨和抵制网络虚假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四、结 语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传承主要以“家”为载体,家学、家文化传承是中国文化传播的继承。家庭文化影响着社会文化,而社会文化又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对传统家文化认真分析总结、改造、升华和继承发扬,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k。当代东北文化虽然芜杂,但其多元的特质也代表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特点。东北的“家文化”虽然不如关内“家文化”系统深厚,但蕴含其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和关东文化基因也在中国“家文化”中独一无二,是中国“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同传统“家文化”中的仁厚、孝道、包容、责任、上进等共同构筑了中国的“家文化”。虽然在当地的传承中,东北“家文化”出现传承的断裂和传承失语的现象,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生育政策的调整,加大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家文化”的重视所施行的一系列举措,东北“家文化”的发展必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ah何丽野:《“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嬗变与展望》,《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b http: //www.360doc.com/content/12/1118/17/1302411_248603339. shtml.
c周尚义:《中国家文化论纲》,《武陵学刊》2017年第7期。
d 王春福等:《论中国家文化的政治遗传密码》,《学术交流》2014年第4期。
e 彭放:《黑龙江文学通史(第一卷)》,黑龙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f 刘军、周树兴:《“放谈”东北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頁。
g 于伟峰等:《传统文化的当代危机与创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
i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 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j 储小平:《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k 韩东飞:《传统家文化的反思与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建设》2014年第7期。
作 者: 张丽娟,文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学,中国现代文学;宋喜坤,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与乡土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