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山隧道选线研究
2020-03-01彭勇
彭勇
摘要:廖山隧道为山区高速公路复杂岩溶隧道,濒临水库且为单下坡,施工与运营风险极高,在选线研究时须正确认知隧址区的水文地质环境。文章介绍了该隧道的初设选线设计方案与施工图路线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岩溶;高速公路;廖山隧道;选线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纵深推进,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制约,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难度越来越大。山区岩溶地区高速公路选线还常伴有采空区、压矿、瓦斯隧道、濒临水库等特殊状况,要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受控因素众多的条件下,高质量地完成施工图选线工作,难度很大。笔者在某岩溶复杂地区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贯彻了地质、环保、安全选线的思路,通过对沿线地质、环境等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廖山隧道选线进行了深入研究。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沿临江河爬升穿越庙子坪隧道进入龙池镇境内,结合前期研究,需要在龙池镇设龙池互通和龙池服务区,该段高程约为820m。根据路线总体走向,路线需要下降到高程约为720m的大为镇并设大为互通,廖山隧道地处两个互通中间。该段总体路线方案见图1。
廖山隧道环境极其复杂,隧址区出露易溶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及砂泥岩夹层等,其溶蚀性存在较大差异。岩溶洼地、岩溶漏斗弱发育,落水洞、溶沟、溶槽较发育。隧道附近有一座龙池湖水库,湖面长约1550m,宽约350m,海拔800m。龙池湖东边存在深厚层软基,最深达43.5m,该软基具有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不均匀性特点,且承载力低、强度低。龙池湖周边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罗山煤矿、桃源煤矿、八一煤矿、莲花光银石膏矿和大沟石膏矿等,存在大量的采空区,压覆矿产与采空区叠加给选线带来很大的挑战。
2 初设路线方案
2.1 初设路线情况
初步设计针对该段整体情况复杂的特点,拟采用廖山隧道避开龙池场镇和八一煤矿、石膏矿的K线和沿龙池湖布设并从龙池场镇南侧边缘通过的E线进行研究,如图2所示。[KH-*1]
E线采用以桥梁换隧道的方案,对龙池镇的影响大。同时,根据采空区专项调查,八一煤矿采空标高为416~1020m,线路从采空区上通过,主要采用桥梁方式,影响长度达1.2km,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将K线作为初设推荐方案,纵断面图见图3,并布设了龙池半互通(兼服务区)。
2.2 初设路线特点
笔者开展廖山隧道选线研究时,认真分析了初设推薦路线,主要有两大优点:
(1)路线里程较短。
(2)廖山隧道长度相对较短,左右洞平均长2985m。
但初设方案七大缺点更值得重视:
(1)廖山隧道为单下坡隧道,进洞口的水库,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该岩溶区隧道在施工时,是否会将龙池湖疏干难以判定,施工、运营、环保风险极高。
(2)初设隧道设计标高受地下水影响很大。根据图4所示初设物探成果,隧道进口至K30+900(初设桩号)位于垂直渗流带上,隧道K30+900~K31+780(初设桩号)段位于水平径流带附近,其余段位于垂直渗流与水平径流交替变化带附近。
(3)隧道路线从莲花光银石膏矿和大沟石膏矿边上通过,钻探结果提示,石膏矿区的地下水有较强的腐蚀性,隧道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4)隧道路线下穿大沟石膏矿的主井巷道,两者高差仅10m,施工期间难以确保安全。
(5)隧道在K31+000(初设桩号)白岩沟附近可能存在岩溶管道(廖山内的地下水流入龙池湖中),隧洞施工中若揭露岩溶管道,线路高程已位于龙池湖水面以下,存在湖水倒灌和截断岩溶通道的可能性。
(6)隧道出口段存在约100m的覆盖层,又位于浅埋段,地质条件差,造价高。
(7)由于隧道轴线的确定,导致龙池互通兼服务区设置在深厚层软基上,软基处理面积大,服务区和收费站房屋基础条件差,工程费用高。
3 施工图设计路线方案
3.1 施工图路线平面情况
面对廖山隧道极其复杂的地质情况,无论是从地质选线(深厚层软基、岩溶隧道)、环保选线(若疏干龙池湖),还是安全选线(地下水、地表水倒灌)的角度考虑,都必须另辟蹊径,选择更优的路线方案。
施工图选线具体思路是:首先从大体走向上往西北方向,即初设论述过的E线方案,但受龙池湖、龙池镇和采空区影响,实施可能性小。最终选线的大体走向只能往东南方向。其次,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把龙池互通和龙池服务区合建给施工图线位选择增加了难度,将两者分开建设可使线位选择更加从容。最后,选线感观上应尽可能远离龙池湖并依山布设,以避开龙池湖对隧道的影响和减少软基处理工程量。
笔者对整个龙池湖段(尤其是廖山隧道)进行了大范围的踏勘和走访调查,基本确定施工图设计拟定的选线思路是合理可行的。由于大沟石膏矿还在生产,下穿其巷道,施工风险和运输风险较高,因此,路线应选择在冲沟的对岸(不在石膏矿侧),且出口位置基岩出露,施工场地开阔。笔者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拟定了施工图路线方案,如图5所示。
3.2 相关专题的支撑性
施工图路线虽然拟定出来了,但鉴于廖山隧道处于岩溶区,受龙池湖的影响极大,仍需要相关专题来支撑施工图线位的合理性,并确定纵断面。根据相关单位做的廖山隧道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成果报告[1]判断如下:
(1)初设隧道正处于水平径流带,若廖山隧道开挖时将会直接受到岩溶突水的威胁。施工图隧道处于岩溶深部滞流带,需加强超前预测和探水措施。
(2)K30+060(施工图桩号)左右的白岩沟可能存在溶蚀通道。该段落岩溶发育程度强烈,岩溶水发育,须注意控制隧道标高与龙池湖标高关系。施工图路线较初设路线更远离龙池湖,导通龙池湖的可能性较初设线路小。
笔者研读廖山隧道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成果报告后,认为施工图线位是成立的,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相关工作。随即,委托相关单位对施工图的隧道轴线进行了物探工作。根据图6所示廖山隧道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成果[2],进一步佐证了笔者的最初设想。
在施工路线平面图确定的前提下,从大为互通落地来考虑,隧道纵断面采用单下坡最合理。考虑到廖山隧道的复杂性,隧道纵断面采用单下坡还是小“人”
[JZ][XCLL34.EPS;%90%90;P][TS(][HT9.H][JZ]图6 施工图廖山隧道物探成果示意图[TS)]
字坡,还需要进一步论证。根据《峨汉高速公路廖山隧道岩溶水文及隧道涌突水危险性专项评估》[3]判断如下:
(1)白岩沟段岩溶仅在表层70m以内发育,深部岩溶弱发育,初设线路紧邻龙池湖,且比龙池湖正常蓄水位低,初设方案存在龙池湖水倒灌的风险。现调整后,则不存在湖水倒灌的风险。
(2)莲花村学堂湾一线存在“地下水分水岭”(如图7所示),主要含水层为须家河组的砂泥岩。该地下分水岭的存在阻止了龙池湖水流入廖山隧道出口方向。
3.3 施工图纵断面确定
笔者结合上述专题,在纵断面拉坡时将对应地下岩溶管道附近设置竖曲线变坡点,按照“地下水分水岭”以前的设计高程,在高于龙池湖面高程的位置确定施工图的纵断面(如图8所示),并要求隧道进口方向掘进只能至竖曲线位置,其余改由出口方向掘进。
3.4 工程规模对比
笔者将廖山隧道段选线前后的主要工程规模进行了对比(见表1),除路线里程有所增加外,工程规模整体有所降低,施工图设计更加环保、安全。
3.5 施工图线路特点
笔者认为,施工图选线过程中,通过专题成果支撑,进一步完善了路线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适当延长路线,尽可能远离龙池湖,同时进一步优化纵断面,减小龙池湖的潜在影响。
(2)施工图上跨岩溶管道,较初设下穿的施工风险和运营风险要低。
(3)避免了与石膏矿巷道的干扰,减轻了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
(4)隧道出口地质条件更好,有利于快速进洞。
(5)减少了深厚层软基的处理。
(6)龙池互通由半互通调整为全互通,服务功能更加全面。将互通收费站及管理用房置于龙池湖东面的“孤包”上,地质条件更好。
3.6 廖山隧道施工进展情况
廖山隧道于2017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进口端已掘进到指定位置,成功迈过了岩溶管道;出口端掘进仅余500m,预计2020年隧道贯通。通过现场反馈来看,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大的突水突泥情况,进展顺利,相邻的龙池湖水位没有变化,达到了预期目标。
4 结语
笔者认为对于岩溶复杂地区的公路隧道轴线选择,必须多方案多层次去研究,把区域环境因素纳入统筹考虑,分清主次以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工程施工和运营风险以及环保问题。设计要始终对不良地质存敬畏之心,应通过大量的专题成果逐渐夯实选线工作,这也是一个“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施工图阶段廖山隧道(K29+290~K32+450)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成果报告[R].2017.
[2]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工程廖山隧道工程物探勘察报告[R].2016.
[3]四川省地質矿产勘查开发局九〇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峨汉高速公路廖山隧道岩溶水文及隧道涌突水危险性专项评估[R].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