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终南山》的艺术特点
2020-03-01焦健
摘 要:王维《终南山》一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唐诗艺术的精髓。这首诗在错综、蕴藉、生动这三个艺术特点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关键词:《终南山》 错综 蕴藉 生动
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唐诗艺术的精髓。就诗歌的艺术特点来说,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一、错综
《终南山》全诗仅八句,但其中错综变化的要素甚多,最为显著的当属情景空间的错综变化。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两句总写终南山之大。“太乙”乃终南山代称,而“天都”则有两层意思:第一,天空。《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在这里,“天都”为天空之意。第二,帝王的都城。终南山就在长安附近,若说此处以“天都”二字代指长安,亦合情理。所以,借“天都”的含义,诗人写出了两层意思:一是终南山很高,不高不足以接近天空;二是终南山很尊贵,这是沾染了天子之气的缘故。“连山接海隅”中,“连山”是实写,“接海隅”则是虚写。“连山”写出终南山众多山峰连绵不绝之形貌,“接海隅”则意味着在诗人视野之内无法尽览终南山全景,且其山峦的绵延有无穷无尽之势,只有绵延到海边这样的绝地才能尽之,这一句诗人又写出了终南山的辽阔。总的来看,首联中以十个字写出了终南山的崇高、尊贵、辽阔。紧承首联的壮阔之景,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转写游山所见,笔下景物由大变小。白云之所以会“回望合”,是因诗人从白云中走出;青霭之所以会“入看无”,是因诗人向青霭中走去。不难看出,白云之开合,青霭之有无,皆为游山之人移步换形之所见,故所描绘的云雾青霭也只在方寸之间伴随着游人开合。清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中引吴汝纶语,(“青霭”句后)“壮阔之中而写景复极细腻”,点出了此联中景物由大转小的艺术特征。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则再次将所写对象扩大。第一,我国古代占星家将天球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分为十二部分,称为十二次;又将沿黄赤道带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个天区,称为二十八宿;并将十二次和二十八宿分别与地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因此,“分野”的基础是大地。而阴晴则是由天上的云雨所决定的,所以“阴晴”的发生点是天空。颈联虽写终南山,但将其与“分野”“阴晴”联系在了一起,似乎其每一座山峰、每一处丘壑都与天地息息相关。第二,天下分野只有十二个,但过终南山中峰,“分野”会发生改变。同一种天气覆盖的土地很广阔,但终南山众多山壑之间天气竟会不同。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分野二句言其大”,正是看到了其中的阔大处。末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两句再由大转小。前句写游山之人,后句写山中樵夫。这两句写游山所见,本应承颔联“回望合”“入看无”而来,但作者却在之前以“分野”“阴晴”之句异峰突起,造成了缩放剧烈的视觉效果。
除情景空间错综变化之外,《终南山》还注重景物和人物的错综变化: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景,末联写人,二者交错进行。另外,《终南山》的气势也是错综变化的:首联写壮阔的终南山全景,气势偏强;颔联写缥缈云雾之间的人物,气势转弱;颈联回到大景的摹画,气势再起;末联写诗人欲宿,遂向樵夫问路,气势又转弱。此等气势上的强弱变化,亦有错综之美。
二、蕴藉
在诗歌中,蕴藉指语言上的含蓄不露,多用暗示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以不写为写。王维作诗本就语多蕴藉,《终南山》一篇尤是。对于终南山形貌,诗中多用暗示来表现。如前所说,“近天都”暗示终南山乃名胜,并言其高。“连山接海隅”暗示终南山山势阔大,绵延不绝。除这两句以外,“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也对终南山的山势有所暗示,既然游人能回望白云,进入青霭,这便说明山道已入云端。山道尚且如此,山巅之高更是不言而喻了。王夫之曾在《姜斋诗话》中说:“有大景,有小景……‘青霭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实际上,“传神”的实质即在于诗人描写“青霭”这样的“小景”时,巧妙运用暗示来体现终南山这样的“大景”之雄阔。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两句则暗示终南山所占地域辽阔,以至于分野至中峰而变,各山壑的阴晴都不一样。末联写诗人向樵夫询问宿处,却也对终南山内部形貌有所暗示。王夫之认为:“‘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阔荒远可知。”(《姜斋诗话》)沈德潜也认为:“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集》)的确,按常理,欲寻宿处,沿途询问即可,“隔水问樵夫”正说明山路上人迹罕至,作者好不容易看见远处有人,不惜隔水呼唤,这暗示出山中空旷荒远。另外,常人游山一日足矣,而诗人在山中盘桓整日仍无法走出终南山,只能于山中寻找宿处,这再次暗示出山中的寥廓。
对于诗人的游踪,诗中也用到了很多暗示手法。首先,诗人游山这件事本身诗中是没有直接交代的。黄生《唐诗摘抄》评此诗道:“题中无‘游字,结处补其意,然三四句已暗藏针线矣。” 的确,“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是移步换形之句,既然有“回望合”“入看无”这样的感受,那移动的主体自然应该是诗人自己,这就是黄生所说的“三四句暗藏针线”。那么为何诗人行走在终南山的山路上呢?从结尾一句看,“欲投人处宿”说明作者终日行走于无人之地,且未能出山,这样的行为只能解释为隐士畅游于山间,而这也就是黄生所说的“题中无‘游字,结处补其意”。其次,诗人怎么游山,诗中也没有直说,但通过视角的变换暗示出来了。对此张福庆先生曾分析道:“第一联写仰望高山,视点在山下;第二联写山间云雾,视点在山中;第三联写俯瞰群峰,视点在山巅;第四联写流连山水,欲投宿人家,从‘隔水二字,可知视点又移至山下。”由此不难看出,诗人游览的顺序是从山脚到山中,从山中到山巅,从山巅又走到山下。
对于诗人在游山过程中的内心世界,诗中也有暗示。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首联中作者极力写出终南山的崇高、辽远和高贵,这样的景物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杜甫未登泰山之时可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之句,王维何尝不是如此呢?颔联中,诗人移步换形于白云青霭之间,眼前所见皆朦胧缥缈,这又烘托出其超逸出尘的心境和情怀。另外,“回望”的動作暗示出诗人对经过美景的不舍,“入看”的动作则暗示出诗人对前方美景的神往。颈联采取俯瞰视角写终南山全貌,冲淡之中又隐现壮逸之情。末联转写秀丽之景,“欲投人处宿”暗示自己明日还要继续游览,欢欣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隔水问樵夫”一方面体现出诗人欲寻宿处的顾虑,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平易近人的品格。
三、生动
从概念上说,“生动”指的是艺术作品中的景物和人物鲜活动人。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诗与画虽有区别,但对“生动”也有同样的要求,《终南山》一诗在这一点上做得十分出色。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白云、青霭皆为山间缭绕的水气,又怎会因游人的行走而“开合”“有无”?实际上,这正是诗人运用艺术技巧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无生命为有生命的结果。首先是化虚为实。白云中诗人每向前一步,眼前的景物便更确切了一些,从常理上说,这是由诗人的移动造成的,而他却将原因归于眼前的白云“开”了,仿佛自己进入一扇大门之中。回望之时,身后本来确切的景物模糊不见,作者又将其归因于身后的白云“合”了,仿佛身后这扇大门又关闭了。如此一来,诗人每一次前进和回望,都带动一次白云的开合。后句亦作如是观,青霭本虚幻,介于有无之间,但诗人借自身移动时变换的视觉效果界定出青霭的“有无”。不难看出,这两句诗将自然中的云霭实体化了。其次是化静为动。从自然规律来说,白云和青霭基本都是静止而弥散开的,但诗人从自身的主观感受出发,将自己的移动转嫁到云霭的“开合”“有无”之上,在诗境中造成了云霭流动的效果。再次是化无生命为有生命。白云和青霭本为自然现象,和人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在这两句中,白云因作者前行而开,因作者回望而合。青霭因作者外观而有,因作者入看而无。诗人用文字造成了观察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为白云和青霭注入了生命力,仿佛它们有心与诗人为乐,亲切融洽。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诗人运用诗歌艺术技巧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无生命为有生命,颔联才如此生动。而末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两句,也运用暗示的手段将画面生动化了。从诗人的角度看,若只是“问樵夫”,则无法明确诗人是如何问的。诗人在问答双方之间插入“水”,读者便可以想象到作者隔水招手的形貌、大声呼唤的声音,整个情境立刻鲜活了起来。从樵夫的角度看也很生动,首先“樵夫”的意象本身就暗含了其形貌特征——戴着斗笠,穿着麻衣,腰插斧头,担着木柴。其次,作者巧妙地藏住了樵夫的回答,以“问”结束全诗,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霍松林先生分析此句道:“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这也是“生动”的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 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108.
[2] 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08.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王维诗歌艺术特征的现代阐释”(项目编号:2019KY1148);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项目“王维诗歌中‘文与‘质的均衡之美”(项目编号:KYB201801)
作 者: 焦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及研究。
编 辑: 趙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