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20-03-01刘英侠史晓婷

经济师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明环境

●刘英侠 史晓婷

“生态兴则国家兴,生态衰则国家衰。”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人类社会从生态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人因自然而生,对自然的伤害定会最终伤及人类自身,这一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要更好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形成生态文明理念,达成生态保护共识,鉴古知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类劳动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强调尊重自然与生命,仁爱万物等,在对待自然的观点上,两种生态文明思想虽然在具体的内容上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基本观点上有一致性。

(一)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

早在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认识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周太子晋在劝其父壅塞谷水时提出“不毁高山、不填沼泽、不堵江河、不决湖泊”②的人与自然相处准则。先秦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要节制人类的欲望,人类应遵循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长的规律,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汉代道家认为自然界本身是天然的生态家园,提出了“生态和谐观”,认为天地自然能与人间万物和谐共存,人应该遵循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宋明理学从人文的角度关注宇宙万物,提倡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深厚内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深邃的生态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自然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支配自然又要服从自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按客观规律办事。③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传播要摆脱“水土不服”的情况,也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与中国生态发展及思想相融合,做到“入乡随俗”,才能很好地被中国人民接受、采纳并用于指导具体问题,与此同时,其自身也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传播并被中国人民接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重要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生态的发展做了良好的开端;改革开放之后到党的十八大之前,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沿着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道路,进一步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解决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不懈探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而又内容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西生态思想的共同主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所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在自然生态方面始终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因此形成了诸如和合精神等优秀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内在地蕴含着其生态思想的中国化,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也体现了丰富的和谐理念,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具有唯物主义特性,这使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包含着对人类美好生存状态的追求,在为民、为自然、为社会发展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同时,良好的生态文明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中国经济、生态发展现状,以时代为背景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环境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体现着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担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重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时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能做到遵循自然规律,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问题。历届领导人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加之了解中国历史及国情,在此基础上继承、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可以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有效解决中国生态问题。

(一)改革开放前的实践

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就到过陕北张家畔以及延安等地,大力倡导、广泛号召当地百姓大力植树造林,并于1944年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口号。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植树造林取得一定成效。在重视林业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倡议,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1967年,在《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批示“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④,提倡重视林业、保护林业。在兴修水利方面,1943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要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民众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一化三改”总路线促进了共和国的新生,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工业经济,但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代价,出现了污染问题,重工业发展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农村的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如化肥的使用造成土地污染、南方森林被过度利用、杀虫剂的使用造成水稻产量危机等等。但是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是在集中生产方面,此时的生态建设侧重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调控资源等搞好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和环境的活动,所以生态建设问题不是很突出。

1972年中国代表团参与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我国政府在正视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问题后,在1973年8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⑤。这些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举措,为后续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的实践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生态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气候变暖、生物多样化减少、大气污染严重、土壤退化、森林危机、毒害物质污染等等,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危机。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百姓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与此相伴的却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党立足国情与国际环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国外生态建设经验,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法律法规,探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系统生态治理思想,并为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1.生态建设思想初步发展时期。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标志着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发展不能过度损害植被,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在人口数量、质量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提出加强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发挥人力资源在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能源消耗方面,提倡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水电资源、沼气资源以及核电站,转变能源消费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环境的考虑与保护,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经济增长,要维护、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要建立在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建立在不影响后代发展的基础上,并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各种推动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活动及国际保护公约和协定,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2.生态思想上升为国家战略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变得十分尖锐,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在此情况下,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首先,在水资源使用方面,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思想,优化水资源的管理与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土地使用方面,加强土地资源的使用制度改革,平衡人口与土地的改革;在资源利用方面,坚持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发展层面对生态建设进行统筹考虑。

其次,指出要从节约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关系、合理消费、增强干部群众环保意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五个方面做工作,鼓励全党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环境保护,从战略角度进行理论创新,开拓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视野。

3.科学发展观思想提出时期。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解释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理念和规划中,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生态建设思想,在环境战略上、经济手段上、法律规范上、生态环境管理上的各项具体活动全面展开。

4.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基于对历史经验、生态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的科学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位置,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应对生态建设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强国目标之一。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深了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认识,使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也随之变得更加开阔明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且人依靠自然界生存,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坚持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大文明成果,生态环境的衰退会导致人类文明的衰退,在我国,经济中心偏东、偏南,很大程度上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有关,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国情,因此,我们的社会实践要符合自然规律,要在自然能够承担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

(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陷入矛盾,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力发展重工业,导致雾霾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问题也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而一些自然风光好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搞好生态,满足人们对绿水蓝天的期盼,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自然风光好的地方合理利用优质的环境资源,转换发展方式,让资源变成资产,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可以致富的金山银山。

(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引导绿色发展方式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创新绿色技术,完善关于促进绿色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序退出一大批高污染产业,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定并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推动光伏、风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发展规划、电力系统、建筑设计等联系,加快石油天然气发展,大力发展利用清洁、安全、绿色、低碳、环保的能源。在引导绿色生活方式上,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参与绿色志愿活动,鼓励人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树立绿色生活、共建共享的理念,履行好作为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享受绿色生活方式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四)健全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

严格的法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严格的法治作为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法制建设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发挥法治在生态建设领域的约束力,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在生态保护问题上越雷池的,要按法律给予严厉的处罚。其次,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厉追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顾人民生态需求、破坏生态环境的人的责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为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促进了人类在生态问题上达成共识,促进了理论研究的进展,促进了生态治理体系的发展,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涌现出新论断,生态思想在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逐渐系统化。

(一)坚持自然生态、和谐社会以及人文环境建设相结合

在城市,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充分考虑生态因素,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协调城市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将城市人口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在农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要聚焦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构筑和谐的生态治理体系,助推乡村生态经济建设。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绿色的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推进乡村文化发展,加强生态思想宣传,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乡民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其次,乡村文化存在一定的保守和落后成分,要想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就要在弘扬乡村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多元文化,形成具有现代化的乡村文化环境;最后,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监管力度,积极整治农村环境,限制“三污”的排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置,引导乡民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等等。

(二)始终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创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特征之一,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中指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以及生活资料的来源都是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价值理念,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进行保护和发展。

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公共资源,是造福人民的宝贵资源,不能走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路,要积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挖掘自然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将水资源干净、农产品绿色安全、空气清新、土地肥沃等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大大减少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种损失,缓解因生态污染造成的社会矛盾,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三)始终强化生态环境的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环境监督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因此,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首先就必须增强环境监察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给予各地方和相关部门的环境监察部门独立的地位,便于其正常有效展开工作。其次,要扩大监察部门的职能范围,在环境监督的同时还要加强预防,尽量避免只依赖事后监督,应当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入手,确定环境监测标准,并在这三个方面都严格遵守监测标准,使环境监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最后,要明确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协调有效的环境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可以实施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增强环境问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关于环境管理制度规范的落实,包括在关于污染排放量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环境污染评估等方面的制度,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环境监督工作,同时环保部门要根据我国生态建设有关法律加强环境污染监督管理,严格执法。

(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其中,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善自然环境,并满足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的需求,在生态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让人们群众共享生态建设发展成果。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就有关于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要真正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就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管理,为人民提供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生态建设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在促进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要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增加信息公开度,开拓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管理的渠道,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积极参与到环境监督、环境问题的决策中来。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基本国情与国际生态环境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相结合,借鉴国外生态建设经验和成果,积极展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并阐述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探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历程,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促进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P167

②王广.传统中国那些人与自然相交的礼俗[EB/OL].http://www.sohu.com/a/209862219_198184

③杨少武,梁旭辉.习近平生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3):6-10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⑤梅献中.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政策的演进与启示[J].南海法学,2018,2(06):32-43

⑥张雅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明环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请文明演绎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漫说文明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环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