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干预价值

2020-03-0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2期
关键词:溶栓脑梗死静脉

徐 娟

(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600)

急性脑梗死,属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起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需尽快救治。早期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1]。但是,早期静脉溶栓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可能出现并发症[2]。故此,本文笔者选择2019年1月~2月收治的468例患者且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探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价值,报道如下[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月收治的4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一组234例。对照组:129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龄32-75岁,平均(54.92±5.12)岁。研究组:1 3 3例男性,1 0 1例女性;年龄31~78岁[5],平均(55.12±4.7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早期静脉溶栓治疗[7],对照组配合给予常规护理,观察血压与血糖,遵照医嘱用药,留意病情变化。研究组配合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溶栓前护理。护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8],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向患者介绍静脉溶栓的目的及操作,耐心回答患者问题,消除负性情绪。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药物过敏史,重点了解阿替普酶的过敏情况[9],检查凝血功能,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血压,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20 mmHg时需及时通知医生[10]。(2)溶栓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借助静脉匀速泵,泵入静脉溶栓药物,起始药量1分钟内推注10%[11],其余药量在1小时内泵入。溶栓治疗时,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查看有无颅内出血等情况,观察皮疹与发热状态,查看有无药液外渗,间隔15分钟[12],评估1次神经功能。(3)溶栓后护理。溶栓治疗后,叮嘱患者多休息,协助进行日常运动,定期评估神经功能,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留意呼吸改变与通孔等,防止再次出血。若是发现水肿、头痛、呕吐等表现,及时报告医生[13]。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得分越高提示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x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4]。

2 结 果

2.1 并发症

研究组2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0.85%(2/234);对照组9例出血,5例灌注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5.98%(14/234)[15]。比较发现,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52±2.92)分,高于对照组(90.91±3.11)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合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式,融合小组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的优点,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护理的各个方面都将护理程序作为框架,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结合医院护理现状,制定护理计划,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3]。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将整个护理流程划分为溶栓前、溶栓时与溶栓后3个阶段,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的身心状态与护理需求[16],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保证溶栓治疗顺利完成,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总之,综合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猜你喜欢

溶栓脑梗死静脉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