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2020-03-01孙卉
◎孙卉
财务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对所属单位已完成经济活动的数据核算与会计监督,预算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对所属单位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预算分配、考核和控制。两者职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时也有很多关联之处。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对于保证单位财务经济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当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结合所面临的问题
1.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两项工作难以有效对接。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都是关系企事业单位经济运行的重要工作,在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两项工作开展都是相对独立的,两者间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具体来看,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两项工作在开展时间上是存在差异的,预算管理更加注重事前管控,财务会计则主要是进行事后核算与监督,这就造成很多单位不能将两者关联来对待,造成两项工作脱节。同时,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分别由会计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负责,很多单位中这两部门间缺乏有效交流、沟通不畅,这也极大限制了两项工作的结合开展。此外,在相同科目的计算内容上存在差异,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上也缺乏明确界定,也都对两项工作的有效对接造成了阻碍。
2.财务会计工作方式与预算管理实践需求相脱节。
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以丰富的财务数据作为支持,因此,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水平对预算管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工作方式长期缺乏调整创新,本身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各类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环境与所面临的问题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从预算管理的实施角度来看,其需要财务会计工作中对信息进行科学处理,而这恰恰是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方式的薄弱点,这也就限制了财务会计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加之很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方式也较为落后,这就更加影响了两项工作的结合效果。
3.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预算审核把控不到位。
财务会计肩负着财务信息核算与审查监督的重要职能,其中也包括对财务预算信息的审核。但财务会计工作的职能发挥通常在事后环节,在很多单位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缺少有效的事前审核,这也就容易导致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指导事后财务会计核算中才能够被发现,给单位经济运行带来风险。具体来看,一些企事业单位对于预算审核较为依赖事后的财务会计审核,不重视预算环节的事前审核,导致预算管理实施中,缺乏有效的审核控制机制,监督力度十分薄弱,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同时,也有一些单位虽然开展了预算审核工作,但由于审核操作不严格,审核制度不完善,审核过程中缺少充分的研讨,也导致审核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样难以发挥有效的事前管控作用。
二、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路径
1.加强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对接。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两项工作都需要以所在单位财务经济数据为基础,并且两项工作的开展目的也都是为保证单位财务经济运行合理性与安全性,两者的结合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企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实践中,还需要加强两者的有效对接。要对两项工作的内在关联性进行分析,从全周期管控的角度切入,加强财会部门与预算编制部门之间的广泛交流、协作。在预算编制环节中,充分利用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并借鉴财务会计管理中的部分经验,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则要注意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在标准和内容上的一致性和对应性,可以通过与预算编制部门的协调,对科目进行统一设置,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效率。此外,两项工作的有效对接,还需要进一步在工作效率上加强协调,在预算编制上报、审核、执行过程中,财务会计部门应当及时做好分析与反馈工作,对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不合理处,及时作出反馈,并从财会分析角度针对预算方案优化、变更等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促进预算管理的高效开展,也提高单位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突出两项工作结合的优势。
2. 加强财务会计工作模式的创新调整。
针对财务会计工作方式落后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影响,企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工作实践中,还需要结合预算管理有效开展的需要,加强对工作方式的创新调整。具体来看,企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对财务会计工作方式的分析,并通过与预算编制部门的交流,了解其对财务会计信息支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预算会计工作模式,加强财务会计中对信息的科学化处理,优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支的科目设置与归类,提高财务会计核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更全面地反映预算编制的各方面要素。此外,也需要积极引入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更多从财务会计工作中获得的实际数据出发,进行预算编制,减少预算编制中的随意性、主观性,确保预算编制结果的合理性。
3.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严格审核。
预算审核是控制预算编制漏洞的重要手段,要保证预算编制方案的合理性,不仅要依靠财务会计工作的事后审核,还需要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做好事前审核工作。因此,企事业单位应当进一步提高对预算审核的重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落实好预算审核工作,制定完善的预算审核制度,对预算审核操作进行严格的把控,并加强对预算审核结果的充分研讨,全面提高预算审核的监督力度,强化预算管理的效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与财务会计监督的结合,将预算审核与会计审核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对预算编制方案中所存在漏洞的筛查力度,更及时有效地发现预算编制问题,全面保证预算编制到实施过程中的可靠性,发挥财务会计与预算编制两项工作结合开展的协同优势,为所在单位经济活动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对于当代企事业单位而言,无论是财务会计工作还是预算管理工作,都不是完全孤立的,只有加强两项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这就要求各单位必须要全面把握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联系,加强各自职能部门之间的全面协调与沟通,并注重两项工作中的充分协作与信息共享,实现两者的协同共进,逐步提升两项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