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大型有蹄类种群数量调查与分析
2020-03-01卢琳琳石永红
卢琳琳,王 巍,李 叶,蔡 平,石永红,勇 军,尹 峰
(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 100714;2.北京山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青海省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缘[1],东部多沙漠,中、西部多沼泽,全县大体可以分为山地和平原两部分。属温带荒漠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干燥炎热[2],年平均降水量201.9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901.9mm[3]。都兰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国际知名的国际狩猎场,动物资源丰富[4],具备技术相关人员、科研调查基础条件充分,对其动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较多。2005年都兰县有岩羊100 000只,其中仅巴隆和沟里乡2乡就有30 000只岩羊;2006年都兰县拥有岩羊20 000只[5]。
Richard B.Harris(1)Richard B.Harris.Wild ungulates survey,spring 2008 Dulan International Hunting Area,Qinghai,China.2008.采用直接观察记录法在2008年春季的16天野外调查中记录了都兰县沟里乡和巴隆乡地区存有岩羊6 392~6 688只;白唇鹿55只。在巴隆乡观测到的结果中岩羊种群数量是最多的,共发现62群;但总数量以阿拉克湖区域为最多,共2 913只。沟里、巴隆和阿拉克湖的最高群规模数分别为373,176和397群。白唇鹿种群仅集中在巴隆乡。
1 研究区概况
都兰县介于东经95°34′~99°40′北纬35°20′~37°22′之间[1]。深居内陆,地处高原,东西长310km,南北宽180km,跨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山脉两大单元地貌,总土地面积为4.53万km2[2],约占青海省土地面积的6.5%。地势西低而北、东、南渐高,构成了都兰县壮观多姿的地形地貌。北、东、南山地海拔3 500m以上,中西部盆地海拔2 675~3 100m。东部多沙漠,中、西部多沼泽,全县大体可以分为山地和平原两部分。
2 调查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在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和沟里乡,选择岩羊(Pseudoisnayaur)、白唇鹿(Gervusalbirostris)、马鹿(Cervuselaphus)、盘羊(Argalisheep)、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等5种代表性的高原鹿科、羊亚科、羚羊亚科动物,进行了的种群状况调查。采用传统样线法(距离取样法)进行种群监测,通过目视寻找动物和利用无人机辅助搜索动物群,发现目标动物后计数并利用GPS和地图定位位置和标记地点,然后绘制动物群的所在位置。限于当地的复杂环境和气候条件,乘坐汽车进行数量统计时,车速为20~30km/h,每次行进长度50~100km。运用大疆四轴无人机(大疆悟2+禅思X4S云台+禅思X5S云台/松下Lumix 14-42镜头)和长焦镜头(佳能5DⅢ+428+1.4/2.0增距镜)进行视频和照片拍摄,以及内业对照片和视频进行性别辨别和二次修正[6-7]。栖息地调查主要是通过制作表格,设置相关环境因子参数,通过不同区域的野外样方调查来获取不同种类野生动物各自在采食生境、卧栖生境等方面的栖息地信息。
野外数据收集后进行电子化录入,采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避免重复计数,本次调查中密度是根据具体地区分别计算得出的,确保符合当地实际的种群密度,更加准确地推断差异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群数量
春季共观察到白唇鹿476~493只,岩羊8 377~8 692 只,盘羊26只,马鹿82只,藏原羚458只;夏季共观察到岩羊1 289只;冬季共观察到371~387只白唇鹿、7 004~7 412只岩羊。
1) 岩羊。岩羊种群在10年间,无论在种群数量上还是在密度上都有稳定的增长,大约在30%左右。其中最小种群规模有所扩大,最大种群规模有所缩小。究其原因,可能是盗猎或人类干扰等外部压力,变小所致。沟里乡放牧压力大于巴隆乡,种群的规模也比较大。
研究区内岩羊的种群密度6.88只/km2,是世界范围内岩羊分布区种群密度最高的分布区[8-13]。种群密度升高的确切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可能是盗猎的减少和围栏总长度、高度的显著增长。近些年,岩羊、白唇鹿等有蹄类动物,会错开牧民入场轮牧的时间,提前设法穿过围栏,进入牧草质量优良的区域开始“抢食”,尤其在低海拔的冬季草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围栏持续设置和增长,人为地增强了空间异质性,改变了的采食地环境和食物质量,导致岩羊和白唇鹿种群数量和密度大幅增加。对照美国在判定大角羊(Oviscanadensis)种群是否稳定的指标之一,就是幼体(2龄以下)与雌体的比率超过30∶100[14];夏勒[15]认为,岩羊的幼雌比的正常范围在(26~40)∶100之间,而都兰县的为39.5∶100。资料显示,岩羊在不同的地域雄雌性比差距很大,低的13∶100,或高达70∶100,都兰县为21.5∶100。这2项指标表明,都兰县的岩羊种群处于一个比较乐观的状态。
2) 白唇鹿。白唇鹿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6],其在进化和动物地理区系上极为特殊,是高原特化物种。调查发现,白唇鹿种群数量增加了900%。冬季傍晚白唇鹿往往下到海拔3 000m左右,在牧民的冬草场和村子附近采食清晨回到海拔4 000m的山顶休息;春季家畜在低海拔冬草场放牧时,白唇鹿在高一点海拔采食。调查还表明围栏内封育蓄积的优质草场变成白唇鹿的采食基地,白唇鹿的整体数量和密度都有显著的增长。但和岩羊相反,白唇鹿的小规模种群在减少,大规模种群在增长。夏季白唇鹿的活动分布区域海拔明显偏高,遇见率大为降低。
3) 马鹿。马鹿10年间数量增长较快,遇见率提高256%,仅次于白唇鹿。和10年前相比,最大种群群规模变大,最小种群规模变小。由于马鹿多依靠麻柳等小灌木,其采食迁徙范围有限(多以灌丛地带为中心活动),无论是总体数量和分布区域远小于白唇鹿。
4) 盘羊。盘羊种群数量大幅减少,且分布地区相对于10年前有极大变化,最大种群和最小种群规模都在缩小,种群密度更是急剧减低。由于盘羊采食量是家羊或岩羊的4倍,需要山势平缓、优质的草场。一是红水川一线为集体草场,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已经不适宜盘羊生存;二是沟里乡草场和山势虽适宜,但平缓地势上的围栏对盘羊形成阻隔。美国大角羊的最大威胁来源于疾病,主要病原体是来自家畜肺炎感染造成死亡[17]。都兰的盘羊是否受到传染性疫病的威胁,目前尚不清楚,但随着家畜存栏的增多,交通的便利等因素,疫病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
5) 藏原羚。本次对藏原羚只进行计数调查,冬季共观测到藏原羚458只。由于前期资料较少,无法进行年际间对比分析。雌雄比例较为合理。分群季节中,发现比例较大的雄性群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顶或山梁地带,而同时期的雌性群往往带羔于海拔较低且平坦开阔的岸边草地或平滩。这些区域都有围栏阻隔,对其移动构成阻碍,家畜放牧往往与其有较大的干扰和食物资源竞争。
3.2 栖息地
1) 白唇鹿冬季采食地与卧栖地在植被高度、植被盖度、隐蔽级等差异不显著。在海拔高度、坡度、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植物种数和雪深等差异极显著,雪盖差异显著,坡位差异极显著,坡向和地貌类型差异显著。冬季,白唇鹿卧栖地的选择更偏爱海拔更高,坡度更陡,距离道路和居民点更远,植物种类更多,雪覆盖更浅,雪盖度更低的阳坡,山体中位的高山草原缓坡及碎石陡坡的生境。春季,白唇鹿采食地与卧栖地在坡度、隐蔽级、植被盖度、距水源距离、植物种数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海拔高度、距最近家畜距离、距道路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等差异极显著;植被高度差异显著。坡位、坡向和地貌类型差异极显著。白唇鹿在春季对卧栖地的选择而言,其采食地的选择更偏爱海拔更低,植被高度更低,距离道路、居民点和最近家畜距离更近的半阴半阳坡,中下位的高山草甸、草原缓坡生境。
2) 岩羊冬季采食地与卧栖地在海拔高度、坡度、距居民点距离、植被高度、植物种数和距道路距离等差异不显著;植被盖度、距最近隐蔽物距离、隐蔽级、雪盖和距山顶距离等差异极显著,雪深差异显著,坡位和地貌类型差异不显著,坡向差异显著。岩羊冬季采食地的选择更偏爱植被盖度更高,雪的深度更厚、雪的盖度更大、隐蔽级较低、距山顶距离更远、距最近隐蔽物距离更远的阳坡或半阴半阳坡的生境。春季,岩羊采食地与卧栖地在距居民点距离、植被高度、植物种数等差异不显著;距水源距离、距最近家畜距离、距最近隐蔽物距离、距山顶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隐蔽级等差异极显著,坡位差异显著,坡向差异极显著,地貌类型差异不显著。岩羊春季卧栖地选择更偏爱海拔更高,坡度更小,距水源和山顶更近,距离道路和最近家畜距离更远,隐蔽级更高,植被盖度更低的阳坡,山体中上位的裸岩崖壁生境。
3) 调查发现同域分布的白唇鹿和岩羊,群间距较近,采食生境重叠度高,在食物资源获得方面的竞争较大。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羊亚科和鹿科动物在生理结构上的不同,如白唇鹿适应高原环境而在进化选择上更趋特化。但更多的是由于2个乡在地形地貌和气候上存在差异:沟里乡整体更趋高原山地,平坦开阔,高寒草原发育充分,气候更趋湿润;巴隆乡地形更趋高山谷地,支沟切割强烈,耐寒旱乔木灌木发育充分,气候更趋干燥。白唇鹿有依靠复杂地形逃避敌害的习性,巴隆乡拥有更多的地形优势满足这一习性。
4 结论与建议
1) 和10年前相比,高原有蹄类种群状况有了剧烈变化,调查区域内的岩羊增长约30%,白唇鹿增长900%,马鹿增长约200%,盘羊则下降超过80%。这些数据可为全县大型有蹄类种群数据整理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制定当地野生动物管理规划(计划)奠定基础。
2) 盘羊种群明显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围栏严重限制了采食领域,传统的栖息地又被过度放牧。但需要进一步调查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管理行动。岩羊密度已经达到现有文献中的最高数量水平,但是否可持续,需要进一步调查。当地牧民证实冬季大雪造成岩羊大面积死亡。但对于岩羊的环境容纳量,还需进一步研究。白唇鹿长途迁徙的能力,迫于周边环境压力,可能在某一季节形成局部聚集。对于其生活习性,特别是季节性水平或垂直迁徙的特征和路线尚需进一步调查。
3) 牧民为了生计,已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抵制和防范野生动物的侵入。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具有普遍性,且这种冲突随着野生动物种群的壮大变得频繁。如何平衡野生动物保护和维护牧民的生计,需要在政策层面去实现,特别是如何结合国家实施的扶贫政策。野生动物保险理赔数据揭示了都兰其它区域也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未来可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特别是适合当地情况的管理方案。
4) 本次调查验证了样线调查法适合本地域进行长期监测,并能直观地而快速地发现有蹄动物面临的问题。缺陷在于难以发现像雪豹、猞猁这样隐蔽性较强的猫科动物,可以应用红外线相机监测弥补这方面不足。同时应该进一步探索无人机在有蹄类数量调查中的应用,可以替代国外普遍采用的飞机航测遥感(RS)的方法。
5) 野生动物管理应在保护物种本身的同时,更加关注其所在区域的整体生存环境,特别是对其栖息地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调查发现,岩羊和白唇鹿的采食地和卧息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种类之间会有较强的重叠,特别是在海拔、草地资源质量、隐蔽度、距离干扰源等方面,这意味着同域分布的野生有蹄类之间会在栖息地选择方面产生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