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视角下英语教育融入红色文化的研究

2020-03-01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红色价值观育人

●黄 娜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穿过历史的洪流,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中华文化传承弘扬始终紧密相连,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提高了肥沃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信息传播飞速化和政治制度多样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层层相融,紧密相连,红色文化所承载的革命性、先进性、发展性和政治性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红色文化蕴涵的红色精神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厚重的力量源泉,筑牢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

(二)学校思政教育结合学科教学的需要

高等教育在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教思政〔2020〕1 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作为世界使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之一,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思政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各个高校正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方式和方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和教学技术的选择等方面主动融入课程思政,明确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大力推进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优化课程设置,选取恰当的教材和内容,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学素材中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提高英语教师思政素养,实现让思政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

(三)英语教育推进学生文化认同的需求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浴血奋战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经受时间考验,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是英语教育取得成果的沃土,它拥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隐性基因。通过英语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有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积极的方式在经济发展、卫生健康、文化传播等方面参与世界活动,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之一,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着重讲解英美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很少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的传播,使得部分学生一味地崇拜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政治体系、文化传承、价值观了解详细,并且十分认同,对于自己则一知半解,部分同学在中西方文化出现对比时,贬低中国文化。因此,在英语教育方面,需要把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敢想敢干、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帮助新时代青年树立远大目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承担历史重任。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红色文化的方法

(一)构建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素养

语言具有丰富的情感价值,不能仅根据使用范围的广泛和使用人数的多少判断大小之分,而应根据其所包含的文化来区分,人们通常认为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越博大精深时,它包含的文化价值就越大。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不仅承载交流沟通的功能,更是传播他国文化的主要桥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除了要更好的发挥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更是要对红色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应慧(2020)指出课程思政构建的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可以将课程思政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始终的策略。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塑造正确政治信仰的重要时期,在英语教学中提炼红色文化的情感价值,要实现以史为鉴、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打牢学生信仰的基石,适应新时代社会对培养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素养的需求。

(二)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整合课程思政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深刻诠释,要发挥红色文化“三全”育人的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与英语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几年,国内关于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代丽华、龚云(2017)从旅游英语的角度,提出构建红色旅游英语资料库,培养红色旅游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孙秀丽(2020)主要探讨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指出教师可以挖掘教材的思政内容,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达到育人的教学目的。

1. 充分挖掘课本已有的红色资源,提炼红色精神。大学英语课程本身具有跨多门学科的性质,教学素材涵盖范围广泛,内容涉及:人文、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等。这些教学素材富含丰富的思政文化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生动、形象地将红色精神与时政热点联系起来,进行深度展示和讨论,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特色,让红色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

2.拓展课本红色文化内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现在大学生正处于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高校在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上更应该及时将教育的着力点由填鸭式、说教式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校教学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善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避免因课本素材由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更新和数量方面不够及时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英语资源,通过使用英语APP 及时接受更多、更新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知识,汲取红色文化蕴涵的精神力量。

3.打造第二课堂,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环境。目前各个高校都在探索在新时代下创新性的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扩大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育人平台延续功能,也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的基地。第二课堂多样的活动类型,丰富的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风采,提高个人素养的舞台,是红色文化育人的天然阵地。

为了吸引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兴趣,提高活动参与率,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通常采用竞赛的形式。英语阅读比赛、写作比赛和口语比赛等,这些帮助学生迅速“沉浸”学习,在参与竞赛的过程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素养,以创新的形式弘扬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力量,将红色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机融合,把红色文化蕴涵的红色精神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之中,建立增强克服困难,树立迎难而上,不怕艰辛的信心。

(三)提高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夯实文化育人基石

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具备的红色文化知识和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杜刚跃、孙瑞娟(2019)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先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这样英语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思想和文化的体现,教师提升个人英语专业素养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学习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文件和理论,避免因缺乏相应知识造成的“文化失语现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更需要寻找合适方式有效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讨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的思考,而不是采用“拿来主义”一味地贬低或是吹捧,让学生在讨论、对比和信息的归纳总结中发现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在学习中形成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红色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