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指导办好高职教育
2020-03-01姚方元贺智慧
●姚方元 贺智慧
2019 年2 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 条”)指出职业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技能型人才。要办好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倾听群众对教育的呼声和诉求,让人民群众因教育而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高职教育近年来已成为新时代的热点,发展迅速。但由于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在高职教育中慢慢凸显出求学者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新矛盾。聚焦新问题,针对新矛盾,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职教发展观,才能探究出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出路,也是每一个职教人应该认真思考的全新课题。
一、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深刻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以人民为中心”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2018 年9 月,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中的第六条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基于人民立场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有完整的主体结构和丰富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人民作为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信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进一步深化其理论与实践内涵。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主阵地。2019 年已有15 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同时,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九大报告中对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在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今天,必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其一,高职教育发展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就是高职学子从千家万户中来,服务到千家万户中去,教育内容从千家万企中来,到服务千家万企中去,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高职教育,教育评价要以人民满意为价值取向。其二,高职教育发展需服务国家发展需要和国际战略。高职教育是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途径。高职教育必须真正服务国家发展需要,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时对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应遵循国际化价值导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进行对话。其三,高职教育发展需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肩负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的多重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可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30 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可谓发展迅猛,其招生人数与在校生人数,几乎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9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2%,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增幅达到76.2%,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接近60%,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②。尽管高职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1.高职教育质量建设相对滞后,社会认同率不高。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如此需要职业教育,但大多数家长和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质量不高。高职生源质量明显低于本科院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办学质量不高。高职院校的楼宇建设、文化载体建设、科研经费、科研设备、教育教学实训设备等质量建设也相对滞后。此外,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社会基层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比较低,社会上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制约。加之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其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人们对高职教育产生鄙薄认识,这是全国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高职发展规模扩张迅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规模扩张很快。但高职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分离及市场供需不平衡、不协调,高职院校培养的不一定是市场需要的技能人才,导致就业问题日趋严峻。高职毕业生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无疑是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最大呼声。去年国家要求高职院校扩招100 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明两年扩招200 万,这的确给高职院校带来发展利好,使招生人数达到历史新高。但在就业方面,高职教育面临资源“摊薄”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就业资源。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高职教育就业更加严峻。
3.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动力不足。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本应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盈利组织,一般不会主动投资职业教育,可能只对短期内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或技能人才感兴趣。而作为社会经济中最大群体的中小型企业更是由于资金和资源的欠缺,无力或不愿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这就导致企业生产与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相互分离,互相脱节,一些高职院校虽然进行了校企合作但是仅仅满足于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简单需要,并没有把产学研真正地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当前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存在“一头热”“两张皮”“独角戏”等现象,合作层次较浅,形式单一,内容过于简单。
4.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教育公平还任重道远。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首先要彰显教育公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教育公平发展,要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事实上,高职教育的主要生源大多是来自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高职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紧密相关,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高职教育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专业结构不合理。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不可回避的是,教育公平依然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最大痛点之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5.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单一,“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特征。要培养一流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需要有一流的应用型、实践性师资。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大多从高校硕士毕业,直接进高职院校执教,没有进入企业和岗位进行培训,综合性大学的工科毕业生,他们是按照传统的工程师模式培养出来的,没有受过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教育,在专业上与职业教育的要求上有较大差距。因此他们的教育背景较为单一,从普通高校到高职院校,导致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实践中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职教育的具体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职教20 条”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转变社会观念,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双高计划”的主旋律。目前,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导致高职教育发展困难。要转变这一观念,各级政府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对高职教育中表现优异和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其比例应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当。正如“职教20 条”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就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作出过一系列的论述,为其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和路径指引。此外,还要加大对社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和知名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及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为高职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尽快使高职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③。
2.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提高就业率。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好、学生素质好、就业质量好、社会评价好的“五好”教育。要实现“五好”,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和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认识,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就业率的路径与方法,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要做到这一点,各高职院校应重视自身的内涵发展,应侧重优化专业设置,使其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声誉。高职院校应下沉到各目标就业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哪些专业的需求量大,及各专业应开设哪些课程对学生未来就业有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修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建设对接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构建专业群,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尽可能使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与企业需求保持同向同行。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是高职院校免费的活广告,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报考。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专业设置上大胆改革创新,打破原有专业和院系的限制,办出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此外,还可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未来成为行业的专家,打造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④。
3.探索产教深度融合途径,凸显政府联系纽带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主要表现仅为企业给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让高职学生参与较简单的工作,一般不会涉及技术攻关、工艺流程改进等方面,高职院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和管理咨询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都应该努力探索深度合作途径,把高职院校的优质人力资源与行业企业所亟需的人才进行紧密衔接,设立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凸显政府联系纽带作用。政府要发挥自身优势,出台专门的政策管理条例和保障机制,建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从制度、实施内容和步骤进行完整的设计和考核,激励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2019 年,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从国家层面对如何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进行顶层设计。政府还需强化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充当“红娘”的意识,构建起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交流的平台,适时与高职院校沟通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人才需求的数量和标准、技术难题和管理困境,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解决问题⑤。政府还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对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和实用型技术推广能力等进行相应的扶持,以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企业也可从与高职院校合作之中,得到实际效益,才能让产学研深度合作成为可能。
4.高职教育侧重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家庭,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也与社会经济一样,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较快,而其它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较慢,大城市高职教育体系较完善,而乡村和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不太成熟,办学质量较低。为此,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把人才培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校党委要强调贫困学生帮扶和学生心理工作。我们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增特色,通过深化高职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激活教育发展活力来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教育资源,解决好城乡、区域、校际差距问题,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向基层覆盖,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家庭倾斜,使高职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受教育者,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
5.拓宽教师来源渠道,聘请行业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教师需求量大,市场不能及时提供既有技术水平、管理技能,又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高职院校师资大多是来自高校硕士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现场实践经验,在理论水平方面比不上博士,在管理技能和经验方面比不上企业一线管理者。因此,无法给行业企业带来有建设性和有价值的工作。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了送教师到一线企业参加现场实践活动,但大多流于形式,实际收效不大。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求教学内容符合真实环境,教学过程应无缝对接企业生产过程。要改变该现状,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多聘请一些行业企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可以给高职学生带来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实际工作技能,可更有针对性地对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还可发挥他们的专业权威和实践经验,服务不同专业学生,使其能及时了解行业企业文化与需求,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⑥。
注释:
①刘剑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发展观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时代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20(4)
②2019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EB/OL].高职高专教育网 https://www.tech.net.cn/news/show- 66629.html,2019- 06- 25
③柳海霞,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6 月
④吴军箭,徐中利.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⑤吴兆春,李晓明.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4(1)
⑥吕燕霖.职业教育改革视域下福建高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现状与对策[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