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管理问题探讨
2020-03-01王鑫盛
◎王鑫盛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迅速。作为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新载体,农村社区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农村社区管理要充分继承已有的组织和制度遗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基层建设投入,积极培育并完善新型农村社会组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加大国家对农村反哺力度 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但同时中国社会也进入矛盾多发期,这些矛盾成为时代的挑战。城乡矛盾是当前中国社会比较突出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当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保定市农村社区管理的基本现状
1.基本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初期,由于受到资金不足等较多因素的影响,通讯、公路、水电煤等基础性设施条件比城市薄弱很多,因此,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民需求,按照总体战略不断完善。截至2015年底,通电通水、通电话、通路通车、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等“七通”已在保定市农村社区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较好。
2.农民集中居住效果显著。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土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突破点就是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另外,随着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问题的加剧,要求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从而达到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让农民接受城市文明辐射的目的。
3.公共配套设施不容乐观。
保定市农村社区建设虽然较早起步,但近5年内竣工的社区占到80%,其中绝大部分的都是近三年才竣工的,所以这类社区一般都处于郊区或新开发区域,周围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较为落后,也间接的不利于教育、治安、娱乐健身设施等。
二、保定市农村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保定市农村社区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可以看到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社区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尚需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分析论证,社区在管理上仍然依靠以前传统管理手段问题突出,等靠思想比较严重,难以发挥自身积极主动性,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农村社区工作环境较差,难以吸引高学历人才长期留守等等一系列问题
1.缺少对社区管理的统一规划。
在进行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工作中,很少有社区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适合当地居民的整体管理规划,仅仅是依靠上级政府的指导来进行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上级部门拨一下动一下,很少能积极主动的去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2.社区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
农村社区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导致社区在管理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社区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上不足且素质水平普遍不高,人员离完备的管理体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同时当前对社区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缺乏系统培训,许多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达不到新形势的要求。
3.社区管理的协调体系尚未确立。
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涉及多方主体,而多方主体间明确分工协同工作的体系尚未确立。各方主体间往往各自为政,加之有的社区是由原来多个村落合并而来,由于之前的宗族关系纽带作用较为显著,使得拼凑而成的管理机构沟通交流相对较少,仅满足于自己职能的行使。
三、优化保定市农村社区管理的对策
1.加强社区管理系统规划。
有效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基层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管理工作指导作用,为社区管理提供财政保障、高素质人才、基础设施以及加强对社区管理队伍的培训指导力度,进一步规范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管理工作,对农村社区管理效率水平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探索建立基层政府同社区管理层之间的双向评价机制。
2.加强对社区管理队伍建设。
社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社区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区管理的成效。现阶段,保定市区内农村社区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差,系统的针对农村社区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岗中的全方位培训,提升农村社区管理者整体素质,进而提升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3.完善社区自治制度,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基础管理作用,帮助促进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能力建设和规范化,科学制定其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注重社区自治组织同当前农村网格化管理体系衔接工作。建立完善民主管理相应自治规范,探索制定自治规章、居民公约等自治管理规章制度,大力发扬社会道德体系、村风良俗等传统道德约束观念作用。
四、结语
改善农村社区管理机制,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要协同多方力量,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管理,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本地区农村社区的发展。这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工作,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过程中,要大胆创新,走出一条更好、更宽的新路子,实现农村社区群众、社区管理者、乡镇政府、城市建设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