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中的有序”
——感性认知下的理性思维色彩设计
2020-03-01李能建
李能建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对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表现中,有形则必然有色。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感性的认知下,采用理性的思维对色彩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无序的形与色之中展现有序的内容。
1 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理性思维是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的重要特征。理性思维的运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从色彩设计的角度来讲,设计师的设计都需要表达一些特定的内容,传递一定的信息。因此,任何情况下,在设计元素的安排、色彩的搭配方面,都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如果没有有序的逻辑思维作为基础,全屏感性创造的设计作品将会变得复杂、无序、无内容,让作者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这样的设计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任何设计更需要理性思维作为基础。因此,在艺术设计时,需要在色彩方面使用逻辑思维,通过推理、验算等一系列方法,可以很好的掌握相应的色彩规律以及色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更好的掌握当下市场的审美特点。基于此,所完成的色彩设计作品,将能够很好的避免人们感官带来的误差。所以,在艺术设计中有效应用理性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生理层面的色彩理论
从人们对世界进行感知的角度来讲,色彩是自然存在的,而同时也是人们给予的定义。在艺术领域,色彩体系的构建,是由人们肉眼感知,然后进行类别换分,再赋予其名字、代号的过程。随着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对色彩的分类越来越精细,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人们的生理感官之上。总体来说,关于色彩的生理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视觉适应性。人们在观察世界的时候,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眼会自动调节,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光线、色彩。视觉的适应性主要包括明暗适应以及色差适应,这是人眼的特性。
其二,色彩恒定性。在人们观察颜色的时候,色彩会令人主观地保持其延续性,这便是色彩的恒定性特征。比如,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射下,虽然一些物体的色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人眼依然可以很好的适应灯光的变化,进而可以有效辨别物体。
其三,色彩的错觉。从艺术及色彩专业理论的角度来讲,人们看到全色相才能够在视觉方面得到满足。如果眼睛没有识别到全色相,此时眼睛和大脑会自动调节,将所缺的色彩加入视觉补偿。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关于色彩的错觉现象,具体又包括同时性和视觉残像的两种效果。比如,人在长时间看纯白色版面中的一点绿色色块,然后闭上眼睛的时候会看到绿色残像。而同时性主要是指在同一位置将两种色彩靠近,将会形成更为明显的视觉效果。比如,将紫色、黄色并排放置,会显得两种颜色都更为突出,这是因为紫、黄两色为互补色。
其四,色彩认知度。关于色彩的认知度,主要是指在特定的背景环境中,色彩可以被人眼辨别的程度。而影响辨别程度的因素当中,颜色的明度是影响最大的,后续以此为色相和纯度。
3 感性认知下的理性思维色彩设计
1)加强实践,色彩融入理性思维。这些年来,我国各地区教育机构、设计行业都在逐步重视对色彩设计的深入研究,其关键在于加强实践工作。从设计教学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色立体讲授过程中,教师习惯性通过对照图为学生进行色立体讲解,导致学习者的感受不深。并且,这样的学习过程,几乎都是依靠学生视觉感受带来的感性思维,而无法真正做到在设计中融入理性思维。为此,教学者、学习者都应当重视实践的作用,在实际的色立体研究实践中,了解不同色彩的特点、产生的视觉感受以及色彩搭配的规律和技巧。就设计行业从业者而言,应当更多将色彩设计的学习和应用带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大量的模拟实践,总结相关行业中色彩设计的规律。比如,在餐饮行业的平面设计工作中,部分设计师会认为大量堆砌暖色调,会引起人们的食欲。但事实上,这样的景象会让人产生油腻、热量高的不良感受。而通过大量不同色彩元素的搭配,并通过自身感受以及市场反馈两个角度,可以发现以暖色为主、冷色点缀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相关食品的食欲,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健康方面的基本诉求,另外还可以营造更为高级、有品质的感受。显然,基于这种理性思维而完成的色彩设计作品,很好的满足了现代餐饮行业营销宣传和客户经营的所有需求。
2)分组讨论,聚焦理性色彩设计。任何时候,色彩设计的目的是让受众获得良好的观感效果,同时达到传递相关信息的目的。而不同的人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色彩的感知是有差异性的。所以,在色彩设计的学习和相关工作过程中,都应当重视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就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教学的角度来讲,单靠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受,很容易导致其在色彩认知及设计中被感性思维占据主导,导致其仅仅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去进行色彩设计。而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对相关色彩设计作品的感受。关于感性体验的交流分享越多,学生将跟更能在色彩设计中加入理性思维。
比如,在设计深圳市吉祥物的课题当中,教师让同学们就色彩设计板块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首先就想到代表中国的红色、黄色,也有部分同学提出了一些注入粉黛、玉石蓝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应当从深圳这座城市的特点出发,选择充满希望、有活力的蓝色、黄色。此时,教师让同学们就三种思路进行投票,然后按照投票将同学分为三个小组,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共同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得出三幅作品。然后,教师在学校艺术展中将这三幅作品进行展览,号召全校师生进行投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采用清新、充满朝气的蓝色与有活力的黄色搭配的作品人气最高。
最后,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对这个课题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让同学们意识到在色彩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设计目的和作品的受众。城市吉祥物应当代表一个城市的典型特征和精神,深圳作为我国十分年轻但发展极快的城市,中国传统色的应用,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法对该吉祥物和深圳市产生关联感受。同时,在深圳市一些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中,稍显传统的色彩搭配,与这座城市的环境、人文特征不符。通过这样的课题活动以及大量的讨论总结,同学们很好的意识到了在色彩设计中加入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对其未来发展十分有益。
4 感性与理性色彩设计的交融思维
在社会、历史的进步中,人们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在共同发生着作用。在当下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审美追求的提高、自我认知的提升,都意味着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协调性更为出色。在艺术设计环节中,设计师应当基于理性思维在充分考虑设计目的、受众特点的基础上,做好色彩的基本选型和分析,再从自身及目标受众的感性角度,为色彩搭配赋予感情,让受众的心理及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5 结语
人类的发展,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也是感性和理性思维不断交融的过程。在当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追求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专业教学还是相关从业者,都应当深刻认识到色彩设计中融入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讨论,全面提高自身在设计中的理性思考能力。基于此,再通过自身对审美的理解,以及对设计作品目标受众特点的考虑,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进行有机融合,进而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满足人们审美追求以及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色彩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