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类型观众讲解词的编写
2020-03-01郑芳
郑 芳
(辽沈战役纪念馆,辽宁 锦州 121001)
讲解词是讲解人员进行讲解的基本依据,是做好讲解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教育效果。走进博物馆的观众由于存在差异,因此参观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博物馆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观众,编撰几套程度深浅不同、内容各有侧重的讲解词。切实观众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讲解词更能体现博物馆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1 不同类型观众讲解词的总体要求
不同类型观众,由于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思维方式、参观方式、要求都不同,讲解词编写的要求自然也有所区别,而不能千篇一律、万人同稿。
1.1 讲解词的总体构思
编写讲解词首先要从解读展览大纲和方案开始,这里的解读与写作一般观众讲解词时的解读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解读展览大纲和方案的关键是要把握其主题立意,这样不论为哪种人群编写讲解词,都能抓住核心和本质。解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从展品中提炼出说明主题的内涵。为了把握好讲解现场氛围,解读展览方案时还要仔细体味展览的总体基调。
1.2 不同类型观众讲解词的篇章结构
针对不同类型观众编写讲解词,首先要从篇章结构上构思,大体上可以按以下结构来构思:
1)经院式结构。适合较高文化、身份、年龄的观众,注重学术内涵。结构单刀直人,而对难点,可以较为深入,省去一些基本知识,重点介绍新成果、新进展,直接面对一些难点、症结、争议 问题。
2)通用式结构。适合中等文化层次观众,注重照顾更宽泛的受众面。结构平衡均匀,繁简适中,对展览大纲和方案的呼应最充分,基本按照大纲的次序编写。
3)描经式结构。适合较低文化层次观众,篇章结构可以简单一点儿,适当增强展览中所含的故事悄节,着重点出展览要点及其启示意义。
4)讨论式结构。适合较高文化、中等身份和年龄的观众。可以多穿插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并可相互启发,不急于得出统一结论。
5)点染式结构。适合行色匆匆的旅游者、惜时如金的高层人士。减少理论探讨,重点突出展览要点。
综上可知,一般来说,为少年儿童编写的讲解词结构要求简明清晰,为行色匆匆的旅游者编写的讲解词采用点染式结构,为学术界人群编写的讲解词主要适用经院式结构,为大学生编写的讲解词更适用讨论式结构。
2 不同类型观众讲解词编写的具体要求
2.1 不同观众讲解词的内容把握
一个展览的讲解词,应该依据展览本身内容参酌不同观众而变化。不同观众讲解词的内容首先依据观众知识结构而确定。不同观众讲解词的内容必须把握详略、连贯性、重点等方面。
1)把握详略。是不同观众讲解词编写的难点之一,要根据不同观众来决定。对学习研究型观众,要尽量详细,对缺乏耐受力的少年儿童观众,要适当简略。
2)把握连贯性,对于不同观众讲解词的编写来说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因为观众不同、要求不同,怎样在求得变化、适当取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连贯性是难点之一,如果为追求简略而使内容变得支离破碎,是不可取的。
3)把握重点。也是不同观众讲解词编写的难点之一,要根据观众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来决定讲解词的侧重点,不能如流水账一样没有起伏、一成不变。
2.2 不同观众讲解词的语言风格
不同观众讲解词的语言风格也要求随观众身份及特点而变化,例如,生动性、知识性是为少年儿童编写讲解词的重要要求;精确性、学术性是为学术界观众编写讲解词的重要要求;细腻性、详尽性是为时间充裕且对展览感兴趣的观众编写讲解词的重要要求;深刻性、启发性是为学习研究型观众编写讲解词的重要要求。充满活力是青年观众讲解词的主要特征:明亮、高亢是军人观众讲解词的主要特征,为老年知识型观众编写的讲解词要求注重流畅性、典雅性和节奏感。
3 不同类型观众讲解词的编写要领
为不同类型观众编写讲解词,要从观众的不同年龄、文化和身份等方面去把握其参观目的、需求和方式,以便写出适合不同类型观众的讲解词。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因人施讲,二是知识性与生动性的结合,三是繁简适度,四是语言通俗流畅。
3.1 不同年龄观众讲解词的编写
不同年龄众讲解词的主要区别表现在长度、难度、深度等方面,在内容篇幅上应有多少、长短的区别,在选材上应有难易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上更要有深浅的区别,在总体风格的把握上应有不同的 基调。
1)高年龄观众讲解词。对于高年龄观众来说,讲解词的内容要精,靠幅适当短一些,因为他们体力较弱,不能承受长时间听讲的强度。他们的听力也相对较差,所以讲解词要用朗朗上口的“开口呼”语言,多用敬语。对这类观众,最忌讳的是用说教方式编写讲解词,而要多用征询、讨论、客观说明的方式。
2)中等年龄观众讲解词。中等年龄观众心智成熟,适应能力强,要求相对宽泛,针对他们的讲解词可以采用经典写法,即依照大纲和方案,遵循常规讲述的标准写法。这个年龄段的观众情况复杂,各种文化层次、身份层次的人都有,不能强求一律,需要参照不同情况来写。单从年龄层次说,他们的耐受力强,注意力集中,可以接受较长篇幅、较深的内容,可以采用讨论式讲解。
3)低年龄观众讲解词。低年龄观众一般不会有很高的文化和身份层次,适宜采用讲故事、启发式的讲解词。由于其年龄特点,体力较弱,讲解词长度也不宜太长,由于其理解力较弱,讲解词内容要浅显。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
3.2 不同文化层次观众讲解词的编写
讲解深度是为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编写讲解词所要掌握的第一因素,也是所有讲解词编写当中最核心的问题。这是因为展览本身是文化,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接受文化的难易,以文化程度为关键。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编写讲解词要从知识性、生动性、耐受性等方面去把握其不同需求。
1)较高文化层次观众讲解词的编写。文化层次较高的观众对于通俗性并不特别苛求,他们讲求的是学术性和正确性。因此,针对他们的讲解词起点要高,一开头就要把立意建立在回答观众不了解、不理解的问题上,甚至是一些具有挑役性的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在整个讲解词中,注意随着问题的逐步回答带出相关内容,又由相关内容解答观众的疑问,整个讲解可以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中完成。
2)中等文化层次观众讲解词的编写。中等文化层次观众各种要求都比较平衡一般也不苛刻。针对他们的讲解词一般要求采用经典写法,虽然看起来似乎比较容易写,实际上并不容易写,难点就在于“经典”。这类讲解词的写法是对编写者学术功力和文字功底的考验。它要求最大限变地用最经典的叙述、最精彩的文字、最精确的提法、最恰当的方式写出展览的精华。通俗地说就是“教科书”的写法,但实际上对于文采的要求已经超过了教科书。
3)初等文化层次观众讲解词的翁写。这里所说的初等文化层次观众,实际上就是能够接受展览的最低文化层次观众。针对这类观众的需求特点,讲解词必须用最深入浅出的、最通俗易懂的、最生动活泼的写法来编写。从形式上说,建议采用“讲故事”的写法。编写这类讲解词,要设法从所有的展览内容中分别捉炼出一个个小故事,连缀起来,完成整个內容讲解。通过这些放事,结合展览、展品,就让低文化层次观众从故事中接受了内容,又从展品中印证了故事,这比讲很多道理要容易接受。
3.3 不同身份观众讲解词的编写
对于不同身份观众编写讲解词必须首先掌握其参观目的、不同的参观时间、不同的参观方式和接受方式,因此,对不同身份观众讲解词的编写,要考虑采用不同的交流、互动、讲述、表达方式,各类讲解词的篇幅和语言表达也是不同的。
1)较高身份观众。这类观众往往是由于公务、外交礼节、陪同重要客人等参加展览活动,他们一般时间较紧,观看匆忙。较高身份观众有身份顾忌,一般不会随意走动和发表言论。出于礼貌,他们通常会主动听讲,挑重要的展品适当观看,很少有十分仔细观看的,除非恰巧是真正的行家、酷爱者。这类观众参观路线严格,口径不能随意,但讲解词不能刻板,要更加灵话,直奔主题,挑选最精华的内容进行介绍。语言要更加口语化,以内容精彩取胜而不以文字取胜。
2)中等身份观众。这类观众参观目的比较多样,他们多为爱好者、学习研究者、旅游者等,往往自主性较强。中等身份观众时间相对宽裕,观看相对仔细,所花时间较长,他们众身份顾忌较少,听看各半,有时听,有时不听,有时会随意走动,针对这类观众的讲解词,语言要适当宽松,可断可连,内在逻辑严谨而言语富有弹性,即使有停顿,也可以重新连接上。不能严格限制他们的参观方式和参观路线,而要通过内容和内在逻辑吸引他们,有时采用讨论式讲解吸引他们。
3)普通身份观众往往是被动参观者,或由于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或旅游休闲,或偶然路过等。因此,他们对于展览期望及要求均较低。普通身份观众时间富裕,但不会长时间仔细参观,缺乏长时间听讲的耐受力,时间一长就会分心甚至相互干扰,这类观众一旦分心就可能难以收拢。对这类观众的讲解词要采用点染式写法。从观众所不了解而又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挖掘其中的兴奋点,再使这些兴奋点相互衔接,最终完成整个展览的讲解,对一些必须表达而又可能枯燥、严肃的话题,要在兴奋点上适时点出,但不宜过多铺陈。
4 结语
在实际生活中,各种年龄、文化、身份观众是交叉混杂在一起的。例如一个高年龄的观众,可以是高文化,也可以是中低文化;可以是较高身份,也可以是中等身份或普通身份,以此类推。各类型观众交叉的情况如何解决呢?每个展览不可能编写几十种讲解词。解决的办法是根据各类型观众各自的特征,有机地融合起来写,绝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在具体写作中,可以根据特定展览内容设定目标观众群,然后按主要观众人群特佂编写几种不同类型观众的讲解词,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灵活掌握,自由运用。